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Cu -Ni-Si合金定位线夹断裂的原因 ,指出应力腐蚀破坏是导致零件失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定位线夹采用螺纹副紧固,安装复杂,检测维修工作量大;铸造成型的无螺栓定位线夹存在内部缺陷多、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设计研制了一种锻造式无螺栓定位线夹,取消了螺纹副,减少了组成零部件数量。该定位线夹具有缺陷少、安装方便、免维护、松脱风险系数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我国高海拔山区以及人员稀少等交通不便地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锥套开裂是应力腐蚀开裂,提出了接触网零件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合理选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整体吊弦在服役过程中在接触线吊弦线夹端的心形环处容易发生吊弦线断丝、断股现象。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微观断口分析、金相组织检测等手段,对整体吊弦的该种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力腐蚀疲劳是导致整体吊弦线发生断丝、断股的主要原因;在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吊弦线铜丝侧表面出现腐蚀坑,随后在交变应力及腐蚀介质的持续作用下发展成为疲劳裂纹源区,最终导致断丝断股。  相似文献   

5.
定位器安装在既有线施工中常因作业时间短、照明不良、工艺水平等影响易发生脱落造成行车事故。本文分析了定位线夹参数、安装工艺要求,列举了常见的事故案例,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5条安装阶段防止定位器脱落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工具塞尺的使用具有较好效果,对既有线接触网改造中定位器安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中发生的定位线夹脱落问题,利用"三对三查"的验收基本方法,分析了从设计、制造、安装、验收、检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锥套式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的结构、受力状态、脱落线夹及接触线受损情况等几方面,分析接触线从线夹中脱落的原因,指出终端锚固线夹与接触线之间的配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接触线从线夹中脱落故障,提出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施工安装及日常巡检维护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隆昌工务器材厂通过近几年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努力,2004年12月31日终于获得了铁道部质检中心颁布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发证目录35种,即:接触线吊弦线夹、承力索吊弦线夹、整体吊弦、横承力索线夹、双横承力索线夹、杵座鞍子、钩头鞍子、悬吊滑轮、定位环线夹、定位线夹、支持器、长支持器、定位器(钢管)、限位定位器、特型定位器、软定位器、  相似文献   

9.
通过螺栓螺纹简化建模和添加预紧力单元实现了接触网定位线夹组合体的强度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得出了螺栓预紧力矩是引起定位线夹破坏的主因,并建议在有关标准中将螺栓预紧力矩限制在25 N·m以下。  相似文献   

10.
接触网下锚端的线索通过终端锚固线夹与绝缘子相连,终端锚固线夹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接触网的安全可靠。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4种冲压式终端锚固线夹框架模型,计算应力应变分布的情况,比选得到较合理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刚性接触网不适用于160 km/h地铁刚性接触网安装要求,依托广州18和22号线项目,分析传统刚性接触网的特点、优势及适用范围,对160 km/h地铁刚性接触网工程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项目通过对刚性接触网的定位线夹、支持装置、吊柱安装方式等进行优化,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通过采取工厂化加工、控制安装精度、细化安装标准等方式,保证新型刚性接触网安装质量,满足160 km/h新型刚性接触网的运行要求。广州18和22号线的成功应用,证明新型刚性接触网结构的可靠性,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片山  信一 《西铁科技》2005,(3):46-4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由接触线、承力索、辅助承力索,供电线,吊弦,吊弦线夹等所构成的架空线路。由承力索上安装的吊弦线夹将接触线悬挂起来。导线可使用各种类型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接触网运行实践的总结,介绍高速铁路接触网PW线安装形式存在的隐患,分析PW线线夹烧损、PW线断线的成因,指出PW线线夹电气当量不足、上跨接触网的弊端,提出PW线架空改电缆、采取绝缘安装方式、补强PW线连接点等多种整治方案,对不同供电方式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刚性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受电弓相互接触实现电能传输。刚性接触网定位线夹刚度值会对弓网动态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弓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本文利用弓网仿真技术对时速120~160km刚性接触网不同跨距时的定位线夹刚度进行研究,根据弓网动态性能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不同仿真工况的计算结果,得出时速120~160 km刚性接触网定位线夹刚度最优取值,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用试验小车调节真实受电弓与接触线形成不同的倾角,检测接触线吊弦线夹、定位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所用锥压抱紧螺栓螺母与受电弓滑板之间的间隙。结果表明,锥压抱紧螺栓螺母与受电弓滑板存在足够的间隙,不会因螺栓过长引起打弓、碰弓事故。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微处理编程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电连接线夹温度监控装置,对电连接线夹处发热情况进行移动监测,通过笔记本电脑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发热部位,对预防接触网电气烧伤事故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集中质量对接触网仿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化铁道弓网动态受流一直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高精度的接触网仿真模型,深入研究弓网的动态受流关系,是解决受流质量一个主要途径和方法.在接触网系统中,安装的定位器、定位管、线夹等零部件形成的荷载会影响接触悬挂的弹性,进而对弓网受流产生影响.此文在建立接触网仿真模型中,把零部件荷载视为集中质点,来研究接触悬挂模型的等效质量,进而研究集中质量对接触网仿真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集中质量的等效质量越大,集中质量处的接触压力越小;反之亦然;列车行驶速度越快,集中质量产生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一直是困扰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难题之一。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测温片、变色漆、可逆式热感应警示帽等来监视电连接线夹处的发热,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处理编程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电连接线夹温度监控装置.对电连接线夹处发热情况进行移动监测,通过笔记本电脑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发热部位,对预防接触网电气烧伤事故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接触网故障检测技术的发展,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可得到接触网定位装置的海量高清图像用于线下故障排查。为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定位线夹区域的结构特征设计定位线夹目标区域的检测算法,并通过实际图像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该算法对于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含噪声等现场实际图像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算法检测准确率达90%以上,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为进一步的缺陷检测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A、B型线夹本体组成的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其钻孔、扩孔、孔口倒角、攻丝是线夹本体锻造成型后的重要机械加工工序。对传统工艺下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线中锚结线夹钻孔工装进行分析,提出另一种新型打孔工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