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国内某地铁线路出现的车辆段和正线钢轨电位限制器(OVPD)频繁动作的问题,搭建了综合考虑正线和段场的回流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正线和段场钢轨电位的传播机理。在某停车场及邻近3个正线车站进行了同步试验,通过对单向导通装置电压、电流以及钢轨电位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供电仿真模型还原了该线路正常运营期间单向导通装置对停车场和正线钢轨电位的影响过程,得出结论: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会恶化段场钢轨电位并导致OVPD动作;段场OVPD分合闸过程中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该过电压会通过单向导通装置传递至正线,进而导致正线车站Ⅰ段甚至Ⅱ段OVPD动作。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地铁为例,基于钢轨绝缘节的老化和单向导通装置频繁导通问题,将车辆段及停车场等效为小电阻接地支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电阻接地支路可使正线钢轨电位最大提升27.2 V,威胁了正线的安全运营。据此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辆段与停车场的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并介绍其控制方法。该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具有辅助列车安全通过绝缘节遏制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杂散电流、评估钢轨绝缘节绝缘性能和测量出入段线钢轨过渡电阻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地铁运营时钢轨电位过高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的问题,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情况下钢轨电位的仿真计算,研究了单向导通装置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对正线钢轨电位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单相导通装置的导通会使正线和车辆段的钢轨电位升高,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闭合会抬高其它较远处区间的钢轨电位。  相似文献   

4.
靳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6):180-182,187
停车场的杂散电流防护一直是地铁工程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大部分地铁停车场主要通过设置绝缘轨缝和单向导通装置隔离回流电流来达到降低杂散电流的目的 .通过对电气化股道车挡前绝缘轨缝的设置、镟轮库设备打火、正线杂散电流对车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地铁场段基地附近的燃气管道上发现强烈干扰的杂散电流。经过反复的现场试验和监测数据分析对比,找出基地出入段线单向导通装置的设计缺陷。根据泄漏电流路径和出入段线钢轨绝缘节的特点,对原系统设备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实现基地与正线钢轨回流双向隔离及导通控制,以隔离杂散电流泄漏路径,将泄漏电流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场杂散电流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定量测试及如何控制的探讨。测定了车场杂散电流的量级,分析得出了车场杂散电流主要来自于正线的结论。探讨了杂散电流及轨回流的控制策略,提出了解决电客车和挂地线打火问题、加强车辆段内杂散电流防护、减少正线杂散泄漏等方面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采取了在段场中安装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本文对某地铁线路咽喉区上、下行单导电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单导中流过的电流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正线泄漏的杂散电流从段场收集,二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两行单导的晶闸管触发并不同步,易形成段场内环流.建议在正线与出入段场之间咽喉区的回流...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连快轨3号线续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介绍大连快轨3号线续建工程的正线轨道设计原则,研究了钢轨的选型和铺设,分别就轨道结构减振与扣件设计、轨枕及道床设计、道岔设计和无缝线路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最后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装置的采用,优化了该工程的正线轨道设计,并强调了轨道施工的整体道床施工和钢轨焊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常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走行轨兼做回流轨存在的问题,以及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目前专用回流轨技术方案发展现状,推荐采用网轨混合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方案。通过对该方案中重点问题的分析,推荐采用专用回流轨和接触网同位置设置电气分段的方案,在牵引供电上网点和回流点处设双极隔离开关;推荐在负极对地之间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作为漏电保护装置;推荐设置绝缘监测装置对各区段的专用回流轨对地绝缘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绝缘薄弱点并清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回流系统中,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为回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参数,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与排流柜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协调。为进一步限制回流系统中的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需对OVPD与排流柜进行综合优化。分析了多区间情况下OVPD与排流柜的投入与退出对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的影响,并提出了OVPD与排流柜综合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走行轨兼作回流轨时,因钢轨对地不能完全绝缘,从而产生杂散电流。以钢轨绝缘为研究目标,通过详细分析国内外杂散电流防护中的各项要求,以及现阶段钢轨绝缘水平和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轨回流方案和钢轨绝缘检测方法。该方案和方法可便捷、准确地测量钢轨的绝缘水平,指导杂散电流防护工作的实施,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或既有线路供电系统改造项目中。  相似文献   

12.
火泥熔接技术近年来在钢轨电气连接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与传统的螺栓连接技术相比,其效果更令人满意。1 传统的连接方法在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中,供电专业牵引网回流电缆与走行轨的连接、均流线与走行轨的连接,传统上均采用钢轨膨胀螺栓连接的技术。信号专业的短路棒与走行轨的连接、道岔区的跳线与走行轨的连接、单轨条回流线与走行轨的连接,也采用钢轨膨胀螺栓连接(见图1)。  相似文献   

13.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停车列检库库前结构钢立柱存在根部腐蚀较为严重的现象,且越靠近正线的立柱,其根部腐蚀越严重。针对杂散电流引起的钢立柱根部电腐蚀情况,对石龙路停车场杂散电流进行相关参数测试,包括出入段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钢立柱流出电流测试、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出入线钢轨绝缘分段处电位测试、停车库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出了导致结构钢立柱腐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杂散电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回流系统主要设备运行特点。分析了回流系统运行中的钢轨电位超标、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以及闭锁和排流柜元件故障等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降低钢轨电位、防止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及闭锁现象,以及避免同时投入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及排流柜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场设置乘降所,并与正线车站间存在运营交路需求的情况,简述了国内车场现状以及多种信号系统方案;通过安全风险分析,剖析相关规范,提出了为车场配置自动列车防护系统的必要性;逐项研究列车在乘降所运营场景,给出信号系统设备配置方案;模拟正常派班列车和乘降所运营交路列车穿插出场,经牵引计算,得出出场时间间隔,验证了乘降所信号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铁物所属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物轨道集团)正式启动京雄城际铁路全部正线钢轨供应。中铁物轨道集团拥有京雄城际铁路全线钢轨集成供应一体化服务代理权,参与供应正线钢轨共计260 km,约3万t,设计采用250 km/h和350 km/h两种材质钢轨。为保证项目建设进度,中铁物轨道集团为京雄城际铁路量身打造物资供应服务方案,制定出集钢轨生产、质监、供应、  相似文献   

17.
武汉北编组站主要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北编组站衔接京广、汉丹、麻武线,是目前既有和在建的亚洲规模最大编组站。结合车流特征,通过对编组站正线位置、车场轴线设置、直通车增减轴方式、折角车流处理等主要方案作了深入探讨,在吸取传统编组站站型优点和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不断优化的运输组织,同时达到降低工程造价、节省用地等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是线路绝缘薄弱环节,而场段附近埋地管线、上盖物业开发相对集中,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目前,场段中为减小杂散电流影响,采取了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但杂散电流问题依然突出。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测试,包括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钢轨电位测试、车辆段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车辆段整体绝缘电阻测试、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土壤电位梯度对比测试等,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正线对车辆段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杂散电流对钢轨和附近管道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车辆段、隧道等特殊区域,单向导通装置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区域的杂散电流。介绍杂散电流和单向导通装置,分析单向导通装置的安装原理,将数据记录仪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大地,测试绝缘节附近的轨地电压,采集单向导通装置电流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车辆段不管是否有车通过都有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存在,这种现象表明在地铁运行中要注意这部分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避开危险电流、高钢轨电压,注意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铁1号线正线区段及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9号弹性曲线尖轨道岔.通过对S700K、ZDJ9、ZYJ型转辙机的技术、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分析,对西安地铁1号线转辙设备及安装装置的选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