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和大数据,构建可实现工程监测、综合预警、可视化、参数反演及实时动态分析等功能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该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可对施工过程中岩土体压力、位移、渗透水压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进行远程无线传输,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借助互联网云平台进行数据共享;监测数据可供IA-BP算法模块、预警预报模块调用,采用IA-BP智能算法对数据库内监测数据进行反演及智能预测分析,并进行单项阈值和IA-BP智能算法综合对比分析,达到工程灾害预警预报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下工程建设中,及时将盾构施工实时数据以网页形式发布到网上,可供用户实时查询,以指导施工。结合宁波矩形盾构施工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远程交互软件研制实践,介绍和分析了盾构施工实时数据远程通信的基础平台、链路结构、通信接口、安全措施、软件功能等技术关键,对类似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隧道塌方对工程的损害,文章依托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工程实例,提出了隧道防塌方实时预警的思路和方法,给出了隧道防塌方预警基准值的确立原则和预警分级标准,开发出了隧道防塌方预警系统(软、硬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软、硬件性能可靠,能适应隧道复杂施工环境;测试仪器数据采集、传输正常;软件系统数据能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实现分级报警。  相似文献   

4.
<正>系统简介智能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快速查询和统计隧道结构信息。监测与预警云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图片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及预警信息发送等服务。该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业务,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监控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观看和接收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间开发中变形监测的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地下空间开发强调信息化施工,在诸多施工监测内容中,结构与环境的变形监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差异沉降、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以及隧道变形等监测新技术进行扼要介绍。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新技术具有精准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实时自动采集与数据的远程传输等共同特点,是未来变形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油气长输管道水平定向钻施工,研发了数据采集及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将钻机施工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远程无线传输,由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工程项目的远程管理,预测后续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长江沿岸淤泥质土分布广泛、厚度大,承压水水位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工程维护施工困难。文章结合南京青奥线梅子洲过江通道接线工程,对深基坑SWM三轴搅拌桩围护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现场试桩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确定了水灰比、水泥用量、下钻速度、提升速度等主要施工工艺参数;并结合现场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SMW工法桩围护结构的位移规律。工程实践表明,SMW工法桩围护结构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支护效果良好,对大型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搅拌桩加固施工对基坑位移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分析搅拌桩加固侧向挤土效应对车站地下墙围护位移变形的影响,提出应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合理规划搅拌桩的施工流程与次序,以减小由于搅拌桩加固引起的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保护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9.
应杰 《山东交通科技》2015,(2):105-108,110
通过对某建筑基坑工程中相关监测数据的收集及实时监控变形量测,分析基坑支撑桩沉降和压顶梁水平位移以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验证了该基坑工程符合施工标准。  相似文献   

10.
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也是基坑施工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咬合桩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中既能支护又能防水,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基坑支护形式。为解决基坑支护咬合桩施工问题,结合南联络通道基坑支护工程的成功实践,从基坑支护咬合桩的布置、施工顺序、导向槽施工、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孔施工、安装钢筋笼、灌注砼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基坑支护咬合桩施工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浙江萧山南门江大桥工程,以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为平台,运用正、倒装相结合的监控计算方法.将结构分析数据与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施工各阶段的受力性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地铁车站施工中洞桩法地下基坑不同于明挖基坑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洞桩法地下基坑施工时空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洞内土方开挖与钢支撑施工的技术措施;并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对洞桩法地下基坑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时空效应原理进行地下基坑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效率的监测信息管理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监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国产GIS组件平台SuperMap Objects,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为应用背景。通过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软件二次开发,研制了具有监测电子地图、数据集工程含义、里程信息表达等特色功能的地铁施工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电子地图制作和编辑以及远程实时监测功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地下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给出了监测信息系统的快速构建方法和流程,并在北京地下直径线、深圳、天津等城市地铁以及公路隧道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与推广。实践证明,本文研制的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地铁施工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当前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规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消防应急设施远程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系列的ARM处理器作为主控CPU,并根据隧道内的消防应急设施类型分别选用相应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数据的监测与采集,通过NB-IoT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实时监测消防应急设施的工作状态,为隧道消防设施的运维工作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以提升隧道的消防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川黔线某滑坡附近的隧道明洞结构,采用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对围岩压力、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进行连续监测。实时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远程数据传输、数据曲线实时显示、监测预警等功能。明洞结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明洞结构覆土完成后,结构内力随着施工荷载的减少及土体的固结,结构受力逐步趋于稳定,结构两侧边墙钢筋及混凝土表现为外侧受拉内侧受压,表明结构受到偏压作用,与实际情况相符。工程案例表明该实时监测系统既能及时掌握结构的受力情况,又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特别适用于运营期隧道明洞结构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广西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开展了花岗岩沟谷相软土的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重点研究了静力触探在划分土层类别、估算地基承载力、不排水抗剪强度、土层变形指标、天然重度和判定塑性状态等方面的应用,总结和筛选了适用于该高速公路软基的触探经验公式,并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得出花岗岩地区典型沟谷相软土地层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与现场荷载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同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归纳了该地区的静力触探经验公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技术的概念、类型和主要架构,讨论了桥梁施工监测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提出了将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到桥梁施工监测系统的设想,完成了系统核心架构的设计工作,并以广西玉林茂江大桥工程为依托,进行了施工现场温度监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桥梁施工监测系统中具有较高的采集精度,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温度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8.
深基坑工程利用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时,周围土体挤出效应不容忽视。结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分析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土体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控制土体挤出变形的合理施工流程。  相似文献   

19.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车站基坑距离明珠线一期宜山路车站、轻轨高架很近,周围民房建筑与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所以对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要求十分苛刻。经过方案论证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混合的围护体系,按照时空效应原理进行施工,并且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两个监测体系,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实时反馈于施工。目前。整个车站基坑本身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都处于受控工作状态,对整个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这些经验能在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究提高临海复杂地质下止水咬合桩一次成型施工工艺,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桩身完整性差和桩身垂直度要求不合格等基坑支护质量通病进行研究。止水咬合桩因其经济效益高、适用场地广和止水效果好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下水丰富环境下深基坑的基坑支护。本文着重总结了止水咬合桩的施工重点,阐述了止水咬合桩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便帮助现场管理人员迅速掌握止水咬合桩的施工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