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适应不同需求层次、多模式有机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已成为服务北京都市圈交通需求的必然抉择。首先分析北京市现状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功能层次以及与城市空间扩展的适配性。按照服务水平和层次多样的出行需求特征,将北京都市圈范围内轨道交通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层次并分析其功能和服务范围。针对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北京市郊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即规划范围应打破行政边界,重视市郊轨道交通对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运能的缓解作用及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以及市郊轨道交通与中心城衔接、既有国铁资源利用、建设时序和投资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结合数控机床在切削加工领域及工业机器人在上下料领域的优势,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PLC、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可实现小规模、多类型、柔性化的生产线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建立,能够完成同类别、多品种的轮毂柔性加工,该生产线的建立为机器人在柔性加工生产线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后续机器人及智能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突发事件救援中存在的部门协调困难、救援方案不适配、救援效率不高等情况,基于案例推理提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应急预案匹配技术。应急预案匹配技术可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适配性,缩短应急救援反应时间,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应急救援系统和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状态下车辆可行换道间隙少、换道时间长,进而导致停车等待、堵塞后续车流等问题,本文基于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之间的交互协同,提出了一种混合自动驾驶场景多换道需求下的主动间隙适配和换道序列规划模型.首先,采用多项式和三角函数分别描述了换道过程中的空间轨迹和速度曲线,得出了换道间隙可行性判别依据.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换道启动可行状态集合,并构建了单个换道请求下的间隙适配和协同换道的最优控制模型.然后,考虑多换道需求,构建了主动间隙适配和换道序列规划模型,对换道序列进行整体优化.最后,设计了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模型可对多换道需求进行时空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降低换道行为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且适用于不同的交通需求,模型可提升24%的道路通过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拟人机器人的集成性与负载能力,对拟人机器人上肢机械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运用CREO软件对拟人机器人上肢各主要关节进行三维模型,并完成虚拟装配.对液压驱动拟人机器人液压驱动系统实现了集成式模块化控制,液压管路布线均匀整齐.基于MATLAB软件对机器人手臂工作空间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机器人手臂末端执行结构的工作空间云图,并采用FluidSIM液压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原理进行建模,验证液压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拟人机机器人上位管理界面,实现了其控制功能,为拟人机器人的设计、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中国机场运营效率现状并为未来如何改进效率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选取运营成本、正式员工数量、登机门数量和跑道长度作为输入变量,运营收入和机场相关业务量作为输出变量,对2001-2005年80家中国大陆机场的效率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了样本机场的总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情况并予以整体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机场总体技术效率较低,尤其是纯技术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较为适中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改善经营、扩张运营规模、优化投入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多层网络(Multilayer Network)是国际研究领域正在兴起的概念,着眼于以不同准则叠加聚合的互补性网络的系统特征和影响力.以全球物流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海运、空运、物流企业组织及国际贸易网络的基础上,借助Gephi分析工具,试图从网络结构特性及节点物流运行能力揭示多层物流网络的复杂性特征,实现网络聚合并运用t-SNE与聚类算法,评估城市发育水平并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物流网络表现出显著的小世界及无标度特性;呈现以“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及南部-亚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级性,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原有生产圆盘类连接轴的工艺,设计了基于Cognex视觉的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将S7-300 PLC、Cognex视觉系统和FANUC机器人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1台机器人同时为铣床和车床2个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通过Profibus总线和Ethernet通讯将PLC技术、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业以太网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机器人的柔性取料能力;目前已应用在企业当中,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支出。  相似文献   

9.
随着港口投资结构多元化、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商转变,“港航合一”成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航运企业投资对码头的影响能够为码头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先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2008–2012 年间的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其次依据投资结构将我国沿海62 个集装箱码头进行分组,最后重点分析投资结构与码头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运营效率普遍高于无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两组码头的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而规模效率相差较大.航运企业参与码头建设经营可以实现自有船舶挂靠自有码头,提升码头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码头的规模效率,有利于码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战略博弈,指出既要体现出预算目标的激励性、约束性,又要保证预算目标的可实现性、合理性,长短期利益有机结合。规模与效益并重。从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眼,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信息机制的三大功能的积极作用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理论构建北京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效率的BCC模型,从投入和产出角度选择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15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计算和评价,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同时,利用岭回归分析构建综合效率与评价指标的回归方程,通过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度大小,找出影响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企业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提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出租车系统中,运营效率对系统投入产出平衡和系统的经济效益等影响很 大. 本文对出租车系统的运营特征做了统计分析并评价了系统的运营效率.根据运营特 征,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运营效率.首先,讨论了变量的选择原则,并确定 了某市出租车系统的模型变量.运用基于 GPS 数据的出租车统计信息构建了 CCR-DEA 模型.应用该模型不仅得到了运营效率,而且给出了非 DEA 有效单元的调整规模.引入了 交叉效率模型,给出了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准确排序结果,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 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效率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出租 车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针对企业的应急问题,设计了一个快递企业的物流应急调度系统.通过对应急反应的研究,提出该应急系统的基本思路,对其管理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完善的应急系统,使企业能够通过快速反应来提高运作效率,减少损失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碳排放效率,以探索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路径。首先,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构建涵盖车辆、人力、能源、环境、运输效益的要素体系;然后,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度我国23个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GML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特性;最后,采用面板模型厘清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与网络规模正相关的差异化态势,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GML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特征有所差异; 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每上升 1%,碳排放效率GML指数分别提高1.906%、2.338%,火力发电比例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仍需要技术进步的推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提升碳排放效率的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己经发展到通过调整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条件。组织结构系统是企业等生产力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或一个目标模型。任何组织都是由许多的要素、部分、成员等,按照一定的联结形式有机地排列组合而成的。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各个有机组成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也称组织的各要素相互联结的框架。它包括了企业根据自身的行业、目标、规模、市场、人力资源等情况而采用的各种组织管理形式的统称。为了保持旺盛持续竞争力和创新力,现代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规模、人力资…  相似文献   

16.
正以分析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主线,从都市圈、中心城区和核心区三个层面,分析东京、纽约、巴黎、伦敦四大世界级都市圈分区域的交通出行特征,从源头上梳理出行分布、方式结构与人口岗位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论证四大世界级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与出行特征的适配性,为我国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一、概述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提出构建都市圈,城市空间逐步由中心城向都市区拓展,交通分区策略显得尤  相似文献   

17.
平面冗余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基于运动学模型,给出了该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和最优拓扑构形,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和奇异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衡量机器人运动精度、力传递性能、结构刚度和工作空间利用率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以综合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任务空间和无奇异位形为约束条件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研究为同类机器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技术开发的规模和效率两方面对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属性空间中的双基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运用上述方法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城际公交的运营效率,对不同线路的运营车辆进行了跨线调度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车辆跨线调度的可行性,构建了各发车场站的逆差函数,通过同城市的不同场站之间及同场站的不同线路之间的跨线调度,最大化削减了城际公交线路运营的车队规模,从而节约了客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城市Y、Z之间的城际公交线路,维持线路正常运营所需的最小车队规模为38辆,而经过跨线调度优化后,仅需32辆,优化了运营车辆数目.本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运营车辆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线网一体化布局模式,可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2012年为目标年,在分析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道路网络及轨交线网特征的基础上,以构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线网一体化的网络模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系统效益为目标,从公交线网结构、功能层次、线网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应重庆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要求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体化的网络布局模式及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交线网进行了效果验证,综合评价指标B为5.384,表明公交线路网处于较好的运营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