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分析现有铝合金车体城市轨道客车典型车辆底架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车辆地板填充物及隔热结构建立了3种不同的车辆底架防火结构模型.依据BS 6853防火试验标准对该3种车辆底架防火结构模型样件进行结构耐火性能测试,验证了不同车体底架填充物对车辆地板耐火性能的影响,并对耐火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为铝合金车体轨道客车的地板耐火结构设计开发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合有限元一统计能量法及周期子结构原理,建立了高速列车波纹外地板声学特性仿真模型,根据波纹外地板结构的传递损失评价隔声性能,分析了波纹板结构、波纹板加上板结构、波纹板加下板结构和波纹板加夹板结构在不同腹板倾角下的隔声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波纹板和波纹板加上板结构在各个角度的隔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结构;波纹板加下板结...  相似文献   

3.
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技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有相当多的城市在筹备建设有轨电车系统,许多车辆企业也在积极研发低地板车辆。首先介绍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类型和研究实践。然后,详细阐述了低地板车辆技术特征,包括模块化设计、低地板设计、减震降噪设计、适应城市道路设计、独立轮转向架、制动系统、供电方式以及安全设计。最后指出,低地板车辆在结构、参数和性能等方面的多元化将增加车辆运营和维修的难度,中国应尽快规范化、标准化低地板车辆和有轨电车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城市轨道车辆空气压缩机噪声的产生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有轨电车和地铁车辆使用的空压机的噪声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上述两种空压机测试结果的频谱分析,对空压机对车辆运行噪声的影响和空压机的降噪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软卧空调客车进行的车内噪声测试,并针对隧道、桥梁、坡道等不同工况下进行了1/3倍频程、FFT、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等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措施.为改进其车体结构,设计低噪声高速铁道车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结构特点,目前动车组及地铁列车采用的疲劳计算方法较难应用于低地板车辆疲劳分析.通过对某市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实际运营工况进行分析,结合标准EN12663:2014及标准VDV152,总结了适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疲劳分析工况,并采用德国标准DVS1612:2014对其进行疲劳性能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有轨电车焊缝区域最大利用系数为0.969,母材最大利用系数为0.895,疲劳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城市轨道车辆的车轮结构噪声,以服役的双S型辐板车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振动与声辐射融合的城市轨道车轮结构噪声优化模型,获得了一种自上而下呈不等厚特征辐板的新型降噪车轮廓形,提出了以轨道车轮辐板区域为设计域的车轮结构振动-声辐射一体化优化方法;将整个辐板区域确定为设计域,分别设定编码规则、选择规则、交叉规则和变异规则,使振动-声辐射优化目标函数逐渐收敛,从而进化为较优的降噪车轮廓形,实现轨道车轮振动-声辐射结构优化设计;利用成熟有限元工具获得优化车轮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振动声辐射性能,进一步验证双S型辐板车轮新型结构噪声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车轮结构振动-声辐射一体化优化方法适用于降噪车轮的结构廓形优化,优化后车轮峰值声功率级较原双S型辐板车轮降低了4.26 dB(A),在0~5 000 Hz频段范围内声功率级峰值处降噪效果明显;从辐板结构特征上看,双S型辐板车轮的辐板由优化前的基本等厚辐板进化为不等厚辐板,车轮辐板的不等厚特征有利于降低车轮的声辐射水平,从车轮的经济和降噪性能兼顾的角度,建议采用不等厚辐板车轮廓形作为轨道车轮降噪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100%低地板列车在意外碰撞事故中的被动安全性能,依据欧洲标准EN15227《铁路车辆车体的防碰撞性规范》进行车辆的碰撞仿真设计和计算分析,得到了具有良好碰撞安全防护性能的车辆设计结构,为现代轨道车辆的耐碰撞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轨道车辆的车体承载结构性能,以关键承载部件——车顶的设计心得为基础,对相同结构的金属材料车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顶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车顶性能更加优异.同时,通过分享碳纤维在轨道车辆领域的设计理念、验证方法、质量评价,力图构建涵盖设计、生产、检测和验证全过程的碳纤维车体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25型车餐车出现的车内地板振动过大的问题,采用北京东方振动与噪声技术研究所的DASP-V10振动模态测试分析系统对该车进行振动测试,采集了车下有源设备(柴油机发电机组)、车外波纹地板及车内木地板等关键部位的振动信号,了解其振动特性,根据振动理论提出了结构修改意见并进行了波纹地板刚度加强的结构改进;对改进后的车辆再次进行振动测试,测试结果证实结构改进后车内木地板振动显著减小,满足了铁道车辆运行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城市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噪声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牵引电机噪声的产生机理和频率分布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和传播途径。最后提出了牵引电机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软卧空调客车进行的车内噪声测试,并针对隧道、桥梁、坡道等不同工况下进行了1/3倍频程、FFT、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等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措施.为改进其车体结构,设计低噪声高速铁道车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轨道车辆辅助电源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以开关电源技术开发城市轨道车辆辅助系统电源,并对电路及高频变压器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轨道车辆辅助电源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以开关电源技术开发城市轨道车辆辅助系统电源,并对电路及高频变压器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隧道内运行的车辆的车内噪声规律,对某120km/h速度等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项目在隧道内运行的情况建立SEA模型,并实际测量车辆的车门系统、空调系统和地板结构的隔声量以及车辆运行线路轨道的粗糙度和衰减率,将实际测量结果作为输入条件进行隧道内运行车辆车内噪声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该项目车辆在隧道内以120km/h速度运行时车内噪声为85d BA左右,并且客室车门结构是影响该项目车辆车内噪声最重要的结构,为降低隧道内运行轨道车辆车内噪声水平,研究客室车门结构、提高客室车门的隔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在隧道内运行的车辆的车内噪声规律,对某120km/h速度等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项目在隧道内运行的情况建立SEA模型,并实际测量车辆的车门系统、空调系统和地板结构的隔声量以及车辆运行线路轨道的粗糙度和衰减率,将实际测量结果作为输入条件进行隧道内运行车辆车内噪声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该项目车辆在隧道内以120 km/h速度运行时车内噪声为85 dBA左右,并且客室车门结构是影响该项目车辆车内噪声最重要的结构,为降低隧道内运行轨道车辆车内噪声水平,研究客室车门结构、提高客室车门的隔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无砟轨道具有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结构稳定等特点,还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特别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广泛应用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建设中.由于嵌入式轨道的结构特点,其优化重点在槽内结构型式及包覆钢轨的高分子复合弹性体.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嵌入式轨道进行动、静态分析.在拓扑优化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成本、安全、噪声、振动等功能要求构建轨道结构功能优化目标函数,对嵌入式轨道槽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槽型轨减少靠近轨腰与轨底连接处的复合材料,可以在保证轨道刚度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成本;考虑降噪性能、隔振效果高分子复合材料包覆钢轨高度不宜降低,即应使其完全包覆钢轨;一般地段承轨槽宽度宜在200~220 mm;对于隔振要求严格的区域,增大承轨槽宽度是提高轨道结构隔振效果最有效的手段;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选取时,在保证轨道横向刚度的前提下,减小轨道板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响应时间与冲击率要求的角度出发,将几种牵引电机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分析比较,找出满足动力性能要求的最优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并在MATLAB中建立车辆动力性能校核模型进行仿真数据验证,为牵引电机牵引制动特性及牵引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LOS声屏障在噪声水平超标较小与住户较少地区的应用效果,对美国印第安纳州I-465高速公路新型LOS声屏障试验段进行噪声测试与TNM分析,研究了路面类型、车辆速度、交通量、降噪系数、声屏障高度与声屏障延长对LOS声屏障降噪水平的影响,评价了LOS声屏障应用效果,提出了关键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LOS声屏障适用于噪音水平超标较小与住户较少的地区;路面类型对降噪效果影响较大,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换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开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明显提高降噪幅度和降噪有效率;采用限速方法降低噪音并不明显,不推荐采用限速的方法提高声屏障降噪效果;LOS声屏障设计时,设计降噪幅度宜大于6.7dBA,最低高度应大于路面行驶的大型车辆高度,最大高度不超过6.6m,最佳高度由设计年限内降噪效果模拟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轻轨车辆总体结构、走行部、牵引、制动装置和电气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低地板、变流器等技术.比较了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的布置及悬挂力式的各种特征和性能差异,提出了新型城市轻轨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