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设计为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m,硬路肩宽2×3.2m(含右侧路缘带宽2×0.5m),中间带宽1.6m(中央分隔带采用新泽西护栏0.6m,左侧路缘带宽2×0.5m),土路肩宽2×0.75m。该公路存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经研究决定对该公路采取冲击碾压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公路山岭隧道的预制化水平, 以提升工程质量和缩短施工工期, 基于实际工程, 研发了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路缘构件, 介绍了其结构形式、 沉沙井和排水孔等细部构造, 并阐述了生产工艺、 施工技术要点、 现场拼装技术等, 同时提出了路缘构件的防撞性能验算方法, 即采用伪静力法计算得到冲撞力为 850 kN, 然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 得到了混凝土结构和钢筋的应力, 结果表明钢筋不会破坏, 可以保证路缘构件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本文以期为提升公路隧道的预制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齐春  何川  封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28(2):306-311,330
为探讨水下盾构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效应对管片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以广-深-港(广州-深圳-香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越江盾构隧道为依托,建立了该盾构隧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作用在管片结构上的水压,并对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管片结构所受外荷载、内力进行了原位测试;将计算水压力施加到梁-弹簧模型上,得到考虑施工期流固耦合效应的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研究结果表明:受注浆压力影响,目标环管片刚脱环3~5环时,所受水压力波动较大;脱环10环后,随注浆压力的逐渐消散和流固耦合效应的消失,管片所受水压力接近于该处的静水压力.   相似文献   

4.
某公路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小角度斜穿背斜北西翼。属低中山地貌,地势较缓,局部有陡峻。隧道进口位于DK236+211,出口位于DK240+947,全长4736m,单面上坡,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曲线上。隧道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al+pl)、坡残积(Q4dl+el)、坡崩积(Q4dl+col)土层,下伏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下统珍珠冲组(J1z)地层。  相似文献   

5.
工程背景黑山隧道是张家口到涿州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隧道位于涿鹿县黑山寺下井口村,呈西北-东南走向展布。第五合同段里程桩号:左线K24+300~K25+760,长为1460m;右线为Y1K24+323.009~Y1K25+770,长为1446.991m。采用分离式路基,宽14×2=28m。黑山隧道所处地貌为低山丘地貌,自然坡度为15~18°,斜坡自然条件下较稳定,边坡开挖地层主要为黄土状土夹碎石层,地下水影响小。洞口处边坡及仰坡处第四系黄土状土层厚度较大,为26~38m,且浅部具有湿陷性,开挖高  相似文献   

6.
隧道防排水和渗漏治理是整个隧道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竹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洞口的防排水处理措施,然后从洞身的衬砌、路基和路缘三方面介绍了洞身的排水处理技术,最后列举了本工程在防渗漏方面的关键技术,为类似的隧道工程的防排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郑崇  李西勇 《交通标准化》2014,(1):103-105,108
隧道防排水和渗漏治理是整个隧道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竹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洞口的防排水处理措施。然后从洞身的衬砌、路基和路缘三方面介绍了洞身的排水处理技术,最后列举了本工程在防渗漏方面的关键技术.为类似的隧道工程的防排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某越江盾构隧道为例,采用二维动力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在7度地震作用下,地表土体、隧道周围土体的动剪应力比、动孔压比以及水平方向的加速度.除此之外还得到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轨道梁的动剪应力,得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为以后的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路线总长227.715km。本合同段桩号为K864+300~K869+800,全长5.5km,为第16合同段。本工程公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其它段为80Km/h。路基宽度26m;其中行车道2×2×3.75m,中央分隔带2.0m,硬路肩宽2×3.0m,土路肩2×0.75m,路缘带宽2×0.75m。  相似文献   

10.
工程背景简介 国道111线南大梁隧道工程,隧道位于承德市丰宁县与怀柔交界的南大梁,南大梁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一级公路长隧道,隧道设计行车速度采用60Km/h,隧道最大埋深163m,隧道建筑界限10.25m。紧急停带与车行横通道配套布置,建筑限界净宽为13m,比标准隧道断面建筑限界宽2.75m,布置在行车方向右侧。  相似文献   

1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路线总长227.715km。本合同段桩号为K864+300~K869+800.全长5.5km.为第16合同段。本工程公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其它段为80Km/h。路基宽度26m:其中行车道2×2X3.75m,中央分隔带2.0m,硬路肩宽2×3.0m.土路肩2×0.75m,路缘带宽2×0.75m。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还原金属铋离子的方法,以硝酸铋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唍酮(PVP)为稳定剂制备了单晶铋纳米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铋纳米带结构完美、表面洁净、内部无缺陷无位错,是一种理想的单晶准一维纳米结构;纳米带宽度为50 nm~3 m,厚度约为几十nm,长度可以达到几十μm;铋纳米带属于菱面体结构,空间群为R3m(166),JCPDS卡片号为44-1246;纳米带沿着[110]或者[-114]方向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可变车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城市交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宜的交通措施成为保障世博通行的必要选择.文章简要介绍了可交车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条件,分析了世博交通流的特征及世博通道状况,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论证了实施可变车道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世博会可变车道技术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在上南路和西藏南路上把世博专用车道设为世博专用可变车道,根据世博交通需求变更可变车道方向,以此达到提高世博通道通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南隈子隧道左线ZK35+980-ZK35+580,长600m,明洞82m,Ⅴ级围岩158m,Ⅳ级围岩180m,Ⅲ级围岩180m。隧址区地貌类型属重丘地貌,隧道位于步云山镇,隋屯村蛤蜊河附近,呈南北走向展布,属中隧道。隧道形式为小净距+分离式。隧道区未发现有区域性断裂通过。本隧道出入口段位Ⅴ级围岩,洞身为Ⅳ、Ⅲ级围岩,水质为淡水。洞口地下水影响较小,开挖高度内岩土体较稳定。隧道进、出口Ⅴ级围岩段以全风化片麻岩为主,岩体破碎,呈  相似文献   

15.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的一级公路断面:中央分隔带宽2.0m,路面宽2×10.5m,土路肩宽2×0.75m,车道宽4×3.75m,左侧路缘带宽0.5m,非机动车道宽2.5m,行车道横坡单向1.5%,土路肩横坡2.5%。现针对该高速公路的路基及其路堤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路基填料选取及其压实技术本项目各种技术指标要求均按照公路技术标准执行。路基填料应因地制  相似文献   

16.
结合淮安市近年来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典型病害案例,对一级公路中分带积水渗透浸泡路面结构层造成的水毁病害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对中分带无损害的防水效果增强处理方案:通过在道路左侧路缘带边缘设置挡水墙,同时在凹曲线最低点、中分带端头等易积水路段,在中分带内增设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以有效减少中分带积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并将中分带内部水疏导到路基外侧边沟内。实践证明,该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隧道修建中,由于复杂多变的高地应力影响,出现软岩大变形问题。为解决这一工程难题,依托成兰线茂县隧道1号斜井,对隧道大变形控制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通过施工模拟计算发现锚杆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使作用在一支上的围岩压力减小,3m+8m长短复合群锚方案的最大锚杆轴力小于3m+6m和3m+10m长短结合锚杆方案的最大锚杆轴力。与加强钢架支护体系和钢架支护+长锚杆的现场试验数据比较,表明长短复合群锚的支护效果更佳,能使洞周各测点的变形值更小,围岩一支的接触压力更小且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裂缝处治技术,基于隧道衬砌裂缝调查结果,利用综合判定法对带裂缝隧道衬砌段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同时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验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安全性的带裂缝隧道衬砌段进行了处治。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判定法融合了各单指标评价体系,使其对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系数验算结果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二者共同为带裂缝隧道衬砌的处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对不同隧道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处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九绵高速桂溪隧道区内裂隙带或破碎带(L2、L3及L4)发育,裂隙带或破碎带岩体稳定性非常差,成洞质量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联合的支护技术,可很好地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实现对隧道围岩的提前加固,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围岩结构体系,促使隧道施工的各道工序都能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上海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组成十分复杂,有以轨道交通组成的轨道交通网,以高架道路为主的城市快速路网,以越江桥梁和隧道组成的越江路网,以及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分布在全市不同区域的路网。这么一个庞大、立体、复杂和多变的路网结构,由于彼此特征不同、特性不同、指标不同,所以决定了其交通信息采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