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悬链长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出锚链的长度直接影响锚的抓力,而锚的抓力则决定了船舶在锚泊状态时的安全,因此船舶锚泊时锚链长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卧底锚链的长度计算很多文章中给出过计算方法,而悬链的计算方法却很少,文章给出了2种船舶在静水状态下锚泊时锚链悬垂部分长度的计算方法.一种是抛物线法,一种是悬链线法.利用这2种方法,可以估算在抛锚后实际抛出的锚链长度,并通过算例比较分析2种方法计算结果精度,得出一种精度比较高的计算船舶悬链长度的方法,为船舶抗灾工作人员、相关管理者、船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情况下,如:由于锚泊防抗台,或由于锚地水域狭窄、风大流急,或因底质不佳等情况下,为增加锚泊的系留抓力,以减少走锚事故发生和缩小锚泊船的回转半径,使用抛双锚。但如果双锚锚泊时间较长,又受到潮流、风向变化和外力因素影响,双锚锚链容易发生绞缠。在使用拖轮协作无望的情况下,唯有自行清解。本人曾遇到过一例,现简介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钦州港锚地已不能满足港口发展的需求,本文从锚地的选址、影响船舶锚抓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计算锚地总抓力公式,并以25万吨油船为例进行计算,最后简要分析了风流对锚泊船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锚链直径对船舶锚泊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减轻船总体负担、采用链径更小的海洋系泊链的设计需求出发,以单个链环为微元对锚链在锚泊状态所形成悬链线方程进行推导,建立锚链在典型锚泊状态下的悬链线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不同链径锚链在抛锚长度、最大可承受环境力、最大抛锚深度等方面的计算分析。结合计算结果和船舶实际使用情况,对采用不同链径锚链的锚泊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虽然链径较粗的锚链的理论锚泊能力较强,但若采用霍尔锚等非大抓力锚,或对锚泊水域面积无明确要求、没有在深水中抛锚的特殊需求等,则可以选用链径相对较细的海洋系泊链代替目前规范中规定的电焊锚链。  相似文献   

5.
求解锚链对船舶的水平作用力时对悬链链型区分为自悬链和约束链两种情况并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锚的抓力系数时考虑了锚在海底移动距离、锚杆仰角、锚型,底质等因素,提出了锚在海底移动的运动方程.分别计算了锚的运动和船体的运动,运用MMG(Ship Manoeuvring Mathematical Model Group)模型,建立了比较符合抛起锚操纵实践的船舶抛起锚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编制相应的软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缓解镇江过境和到港船舶锚泊需求,分析镇江港沿江锚地现状,对镇江港海船锚位进行评估优化,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锚地实现定点锚泊,扩大锚地供给能力,保障船舶安全锚泊。  相似文献   

7.
走锚预报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锚泊船进行受力分析和受力计算,应用船舶操纵基本方程,建立了风流浪等外力作用下,锚泊船在浅水、低速、大漂角中的运动方程。通过对船舶运动与锚链受力及锚链受力与锚抓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般运输船单锚泊时,在设定的海况下进行走锚预报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实船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效果。本文对研制开发走锚预报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锚泊安全性作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港口交通流密度的增加,船舶在锚地的数量也逐年呈递增趋势,而锚泊船在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走锚事故,船舶走锚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撞击到锚地其他船舶,或者危及锚地周边海上资源,所以研究锚泊船走锚后的运动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风、流、及锚链力的共同作用下,对锚泊船进行行受力分析,理论推导出走锚船稳定向下风漂移时的速度模型,再通过实例计算进行计算验证,初步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锚泊作为船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指航船在锚的抓力牢固控制下的一种运动状态。只有锚爪牢固地抓住水底,锚位不移动,船舶只能围绕锚位,在锚链和蔗的极限范围内随风流风流顺转的民政部下,才能认为是在锚泊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单锚、八字锚、一字锚、平行锚四种锚泊方式的应用、操纵方式以及影响锚泊安全的因素。对于八字锚泊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并将八字锚泊与其他锚泊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比较。对于锚地的选择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周围环境、富余水深、回旋半径、底质等也做了相应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