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为更深入的探索航运集群内部航运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港口与高端航运服务的相互作用。基于共生理论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航运集群内港口与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航运单元的共生模式及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以广州为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显示现阶段广州港与航运保险、广州港与航运经纪互惠共生,都在扩增阶段。航运保险和航运经纪等高端航运服务受益于广州港的发展。现阶段港口在广州航运集群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航运集群升级为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时,港口的作用将发生变化。该研究为制定航运集群动态发展路径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高端航运服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汉堡商学院航运商学院院长奥勒提斯·席纳斯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发展中潜力巨大,或将成为航运金融潮流的最大引领者。日前,汉堡商学院航运商学院院长奥勒提斯·席纳斯用详细的数据分析了航运金融现状,并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发展中潜力巨大,或将成为航运金融潮流的最大引领者。对于中国的航运金融来说,虽称不上是新生事物,却正值成长期。让人忧心的是,航运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尚未成熟便遭遇了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研究航运金融服务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在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船舶基金、航运衍生品等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给予政策优惠,突破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题;扶持航运金融租赁服务,解决美元融资问题;完善上海保险服务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规范航运衍生品交易,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政策优势,探索业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小型航运企业因其经济实力不强,自有船舶较少,在航运市场高潮期赚取的利润难于弥补在低谷期的亏损,很难通过持续经营航运业务发展壮大。因此,小型航运企业应该以赚钱为目标,在航运市场复苏时适时增加运力,赚取高潮期间的利润;在航运市场萎缩前迅速处置船舶,转向经营其他业务,甚至歇业,保住前期航运业务赚取的利润。以此循环往复,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使我国航运交易市场在建设航运强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航运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分析我国船舶交易机构概况、航运衍生品交易情况和我国航运交易所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尽快建立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建议,阐述建立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可行性及障碍。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体制机制保障对策有:加快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完善相关立法,推进航运交易所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日前在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开工。中心将围绕航运交易的核心功能,形成以航运办公为主、兼有综合商业配合的多功能商务社区,建成后将吸引更多跨国航运企业总部进驻,促进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各类航运经济要素汇聚融合,并与洋山深水港区等形成互动发展,全方位打造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航运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船员绿色航运意识,分析培养具有绿色航运技能船员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指出海事院校在船员课程体系中推行绿色航运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绿色航运"的定义和意义缺乏系统解释及未能积极贯彻;绿色航运知识点在培训课程体系中过于分散;海船船员适任证考试大纲对绿色航运知识点覆盖不全;对船员的绿色航运意识培养作用不大。船员课程体系的重构应从构建合适的课程科目和绿色航运知识体系、拓展其他相关课程中绿色航运知识等方面进行,以期为绿色航运船员人才培养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化》2010,(11):34-34
<正>天津航运指数于2010年9月28日在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反映我国北方航运市场运价波动情况的综合指数,天津航运指数填补了我国北方区域性航运指数的空白,成为北方航运市场的"晴雨表"。天津航运指数由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南开大学共同开发,通过反  相似文献   

10.
综观曾经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的各个港口可以看出,航运中心分为中转型航运中心、技术型航运中心、腹地型航运中心以及混合型航运中心.大连在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以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满足我国航运产业链的航运保险需求,在分析我国航运产业链中造船、融资、贸易、航运、服务等方面都具备强劲的航运保险需求的基础上,阐述发展航运保险的必要性,同时总结航运业的传统风险,以及在资产、模式、技术等领域新增的风险,最终提出航运保险应当向"全球化+全程化""标准化+定制化""预警化+弥补化"这3个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航运业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依赖于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支持,完善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撑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的航运金融市场在全球航运金融市场的份额约占6%~7%,远不及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例如英国,伦敦作为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其航运融资市场份额占世界航运融资市场的18%左右。所以,我国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面对复杂多变的航运市场,我们更关心的是,我国航运金融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曹献  杨华龙 《水运管理》2007,29(2):3-4,8
在简要介绍国内外航运电子市场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航运电子市场在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归纳建立航运电子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的必要性,着重分析当前我国航运电子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的现状,对我国进一步提高航运电子市场准入与退出的标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诸多风雨。今天,中国的航运企业已跻身于世界航运强国之林,船舶数量、总吨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航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外国航运企业的介入,给国内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中国航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服务和经营理念,激励了国内航运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的国内航运市场中,对于每一家航运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最贴切的形容。 一、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国外航运企…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推动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介绍国内外航运集聚区建设经验,结合安徽航运产业特点和现状对在安徽省芜湖市建设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进行条件分析,认为若要提升安徽省水运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推动安徽省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推动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为保证皖江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成功并发挥应有作用,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从更高层面布局规划;统一协调,推动全省航运要素向芜湖集中;学习经验,出台优惠政策;补齐短板,注重航运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周翔 《世界海运》2010,33(3):26-29
发展航运服务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就要打造健全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在形成航运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融合衍生的新型、高端航运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在评价我国航运市场开放度的基础上,提出海运强国、公平公正、分步推进、试点试验等原则,以及提升航运市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总体目标。基于我国航运市场存在的不足,建立航运市场开放的政策体系:航运市场对内开放的政策、航运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航运市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为给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共同应对低迷航运市场,针对航运企业整合前后效率的变动规律开展研究,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构建VRS-DEBM模型,并选取18家主要航运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合后的大型航运企业在效率方面没有明显优势;航运企业规模效率在整合前后会出现明显波动性,纯技术效率很可能受到航运企业合并时管理模式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经营效率会逐渐靠近整合前的数值。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两岸航运面临的新机遇的基础上,分析两岸航运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从加快两岸航运人才供给的合作、共同提升两岸航运人才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继续深化和推进"五点共识"等方面,探讨两岸发展航运教育事业的对策,提出两岸应深化共识、求同化异,推动两岸航运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基本航运服务业存在的差距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婧 《中国港口》2011,(1):21-23
<正>上海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港口与航运,而今航运服务业的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在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同时,我们不可放松寻找基本航运服务业的差距,唯有打下基本航运服务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