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亚玲  周玉利 《公路》2006,(12):92-94
针对山区沿河路基河湾凹岸的护坦防护机理及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护坦顶面应低于河床面,其减冲防护效果与护坦宽度BH有关,提出凹岸护坦防护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河湾凹岸路基冲刷防护采用护坦基脚式挡土墙或护坦式基脚护坡是一种经济有效、易行的浅基防护型式。  相似文献   

2.
桥梁破坏多数是由洪水严重冲刷基础引起的,工程中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桥墩基础的安全性.提出了采用预防护和在防护区外形成有效护坦的冲刷防护理念,介绍了冲刷防护平面设计采用核心区、永久防护区和护坦区的平面分区方法,建议采用面层块石+中层碎石+底层砂袋的防护结构形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结果与实际最大冲刷深度基本一致,冲刷防护工程对局部冲刷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蒋焕章 《公路》1993,(5):35-41,46
浆砌片石驳岸是公路路基冲刷防护的常用构造物,驳岸水毁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埋深不够。采用护坦拦截下降水流冲刷,可以大大减少驳岸基础埋置深度,其防护效果已为工程实例所证实,而且节省经费,减少施工难度。本文介绍了护坦基脚驳岸、阻水堤基脚驳岸以及护坡的冲刷计算公式及示例。  相似文献   

4.
沿河路基的护坦冲刷防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沿河路基坡脚冲刷的防护问题,运用水力分析和试验观测的方法,对护坦的防护机理,特点以及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影响护坦防护效果的主要参数是护坦宽度和顶面埋置深度,提出了确定这两个参数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试验资料提出采用护坦防护的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概念明确、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桥墩局部冲刷过程,通过在桥墩周围设置护坦以减小桥墩局部冲刷,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设置护坦桥墩局部冲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河湾冲刷与护坦基脚减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讨论了河湾的冲刷范围及最大冲刷的位置,提出了计算河湾凹岸最大冲刷及沿程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根据护坦减冲的水力学机理,提出计算护坦最大冲刷及沿程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对沿河路基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如水流条件、河床沙条件和河流几何边界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模型试验,观测了河流各断面的水深、流速、护墙的冲刷深度和冲刷的发展过程及护墙附近的水流形态。针对弯道凹岸沿河路基的冲刷,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采用量纲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设置护墙后的沿河路基弯道凹岸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依托模型试验,对护坦的减冲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试验观测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设置护坦后的路基局部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供在确定路基冲刷防护工程结构形式和基础埋深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道217线天山公路地处山岭重丘区,其中K962~K1040段沿库车河布设,很多路段地处凹岸,河流对路基造成的冲刷水毁病害严重。勘察设计阶段拟采用护墙、护墙+护坦、护墙+丁坝等型式进行路基防护,但其防护的效果在本阶段难以验证,因此,通过对典型的K970+450~K970+850水毁段进行冲刷模型试验,研究了各种防护型式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并依据试验成果优化了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苏通大桥主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墩基础冲刷预防护是近年河口与沿海地区特大型桥梁试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江苏苏通大桥工程实际,介绍桥墩基础冲刷预防护的科研、设计、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黄土由于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很容易被冲蚀。长期以来,对黄土边坡抗冲蚀防护方面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但结合黄土本身特性方面防护方式尝试的少。笔者在结合黄土本身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做草泥喷护的方法,并针对有无草泥喷护的边坡做了冲刷降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在冲刷最初时,有无草泥喷护边坡抗冲刷效果差不多,但是20m in后,开始出现分异,有草泥喷护的边坡效果比较明显,冲蚀量明显减少,也没有出现像没有防护边坡那样明显的细沟破坏。  相似文献   

11.
东海大桥桥墩区域发生严重冲刷现象,部分群桩桥墩冲刷深度已超过设计警戒值,为确保大桥安全,对桥墩区域实施护底防护措施。本文根据东海大桥过度冲刷区域防护试验工程实践,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塑料网(以下简称“网”)能否用于边坡防冲刷取决于河道局部冲刷流速的大小、边坡坡高、护导厚度、网的抗拉强度、网护坡的整体稳定和经济效益、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本文结合江西省景德镇发电厂进厂公路边坡冲刷防护的工程实例,探讨了应用网进行边坡防护的方案及其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山区沿河路基直接与间接2大防护类型,本文具体介绍抛石护坡、护坦、丁坝3种路基防护形式,阐述在路基防护时的技术要领与设计方法,并提出重要参数的相关计算公式,使其防护更为合理有效,从而减少公路.水毁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4.
高寒山区公路水毁灾害及工程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浪卡子至洛扎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 km,集交通、外交、军事于一体。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使该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公路沿线的河流水力坡度大,水流湍急,对河岸冲刷严重,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该地区坍岸(水毁)灾害发育的特点,采用护岸墙配合护坦、防冲板防治的措施进行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一、丁坝的性能与作用在河道与航道整治中,丁坝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整治建筑物。在公路和铁路建筑中,丁坝也常用来作为桥渡调治建筑物和路基冲刷防护建筑物。丁坝在公路路基冲刷防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丁坝防护路基冲刷的优点是防护长度大,相当于丁坝本身长度的3~10倍以上。采用丁坝配合其他路基冲刷防护建筑物,譬如挡墙、护坡、抛石、防水林与边坡植被加固等,将会更加合理和取得更为良好的综合防护经济效益。另外,采用丁坝防护路基冲刷,对于保证路基安全更为有利。当丁坝出现水毁时,如果及时进行抢险,将不会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和造成运输经济上的损  相似文献   

16.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中塔沉井冲刷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215+2×800+275)m的三塔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中塔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顶平面尺寸为66.0m×55.0m,总高68.0m。为了解沉井定位着床期间河床的局部冲刷情况,通过封闭水槽试验研究沉井定位着床期间的河床局部冲刷深度及冲刷形态。结果表明,河床局部冲刷非常严重,沉井下沉时会产生倾斜扭转。为确保沉井平稳安全着床,采用抛填防护层的方法对沉井周围20m范围内的河床进行预防护施工,防护层包括反滤层(厚0.8m,采用级配砂)和护面层(厚2.2m,采用粒径为5cm的碎石)。预防护施工后,经现场检测可知,着床后沉井中心偏差11cm,平面扭转0.21°,均小于允许值,沉井几何姿态控制良好。说明河床预防护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局部冲刷,保证了沉井着床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降雨冲刷和面流冲刷室内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直径、不同间距下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的表面降雨冲刷形态特征及面流冲刷规律,分析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坡面冲刷规律。结果表明,椰纤维网防护能降低边坡的降雨冲刷,减少细沟形成与扩展;椰纤维网能增加坡面抗冲刷能力,在其防护下,泥砂冲刷总量比裸坡减少40%以上,坡面水流速度降低20%以上;椰纤维网网孔距离越小,坡面冲刷量及坡面水流速度均越小。  相似文献   

18.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0+462+1 092+462+140)m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29号主墩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顶平面尺寸为86.9m×58.7m、高115m。由于29号主墩位处粉砂层较厚,水流作用下这部分泥砂易被冲刷,对沉井着床过程中的局部冲刷大,为确保沉井平稳安全着床,对29号主墩位处河床进行预防护。29号主墩河床预防护体系包括反滤层、防护层和棱体结构,其分别由1~6mm、3~10cm和6~10cm级配的碎石组成,抛填高度分别为1,1,2m;其中防护层抛填范围由沉井壁向外延伸25m。现场河床预防护抛填施工时,根据抛填试验确定的虚拟网格图,采用定位船、抓斗船、料斗及导管等设备进行定点抛填,先抛填反滤层,再抛填防护层和棱体结构。采取预防护技术后,29号主墩河床防冲刷效果明显,沉井着床定位后,沉井平面位置和姿态基本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林巍  刘晓东  王勇  刘洪洲 《隧道建设》2015,35(11):1188-1193
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根据功能需求,在纵向上可按照普通段、航道段及近陆域段3个分区进行防护。近陆域段防护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且安全风险高,是沉管隧道工程防护设计的重点。以正在建设的港珠澳跨海通道工程中海底沉管隧道近人工岛陆域段的回填防护为研究对象,针对近陆域段采用柔性与刚性2种防护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提出适合项目特点的护坦潜堤式柔性防护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柔性防护方案的设计细节,通过防撞、防锚及稳定性方面的计算分析以及工程实践,证明这种防护方式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受长江、钱塘江来水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东海大桥所在水域海床发生普遍冲刷,桥墩周围发生较大局部冲刷。为防止海床进一步冲深,保证该桥运营安全,对桥墩基础冲刷防护方案进行研究。根据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主体防护区采用袋装碎石上层压载袋装混凝土干混料的防护方案;采用失效风险方法进行比选,确定周边防护区采用复合材料勾连体的防护方案。以该桥某桥墩为例,依据相关规范和研究成果,提出桥墩基础具体冲刷防护方案,开展先导性物理模型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及工程实际对防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铺设3层复合材料勾连体时防护结构整体稳定性更强,防护区内形成淤积,促进了防护体与海床的结合,对主体防护区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优化后的防护方案总体能够满足桥墩基础冲刷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