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5,(4)
鉴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维修方法的不足,文中结合高聚物注浆技术的优点在南阳干线公路上的应用,介绍了采用非开挖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方法,研究了高聚物注浆技术的技术原理、注浆施工方案、冷补料修补技术竣工评价方法。实践证明,高聚物注浆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和养护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为今后这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西北部地区公路经过采空区采用常规水泥粉煤灰浆液注浆处治存在的问题,采用阴、阳离子型泡沫剂,对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发泡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泡沫轻质土注浆新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新材料强度和密度随着水固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水泥占固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泡沫溶液掺量增加而减小。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公路一般路基、桥梁、隧道下伏采空区注浆处治的新型轻质注浆材料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预应力锚索锚固工程中预应力损失受注浆材料影响的问题,指出注浆材料参数对工程状态有显著影响。通过室内浆材配比试验,选出最佳的水灰比和浆材配方,并结合锚固技术特点,对预应力锚索注浆材料工程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在对增材制造技术原理、特点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常用成型工艺及其技术特点,重点对SLA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维修收纳工具的制造进行了探讨,为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萌成  周佳俊 《公路》2023,(2):19-24
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道路、铁路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为探究不均匀沉降防治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搜集、整理,对当前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概述了目前较为常用的6种不均匀沉降防治技术(包括表面加铺、土工加筋、桥头搭板、轻质回填、压力注浆和膨胀顶升)的研究现状,并详细分析了各项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同时指出,轻质回填、微扰动注浆和膨胀顶升3项技术具有较大优势,已成为当前不均匀沉降防治研究热点。但在轻质回填和膨胀可控新材料开发及工程性质方面,仍需深入、系统地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聚物注浆的技术特点,重点对注浆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在佛开高速基层病害处治工程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出高聚物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维修中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聚物注浆维修高速公路病害技术是公路养护维修技术领域的新成果,体现了非开挖、精细化的理念,具有施工快捷、根治病害等优点,与传统维修方式相比,体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安新高速公路示范工程为例,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对高聚物注浆技术和常规开挖换填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高聚物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节省费用10552.73万元,效益提高56.56%。  相似文献   

8.
隧道高聚物快速维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为试验段,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该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探测,对检测到的脱空位置实施高聚物注浆修复,并对注浆后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可以实现对隧道病害的快速修复,从而为隧道快速维修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采空区注浆处治常用的水泥粉煤灰浆液进行发泡改性,制成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施工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同一固相比条件下,浆液流动度随着水固比的减小而减小。新材料流动性随泡沫溶液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固比的减小和泡沫溶液掺量的增加,新材料的分离率逐渐减小;在相同固相比情况下,泡沫轻质土凝结时间随着水固比(水灰比)的减小而相应地缩短。水固比(水灰比)对泡沫轻质土的凝结时间有显著影响;提出了满足施工要求的公路下伏采空区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的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分析复合式路面病害特点及成因,结合对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维修中的机理分析,探讨了应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复合式路面病害的适应性与技术优势。依托高聚物注浆的实体工程应用案例,采取FWD弯沉检测、雷达扫描及钻芯验证,对高聚物注浆处治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边通车边施工状态下改扩建工程复合式路面基层裂缝、脱空、松散、错台等病害,对复合式路面病害的快速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