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不同地震烈度下不同类型场地的隔震连续梁桥结构的振动特性和隔震效果,根据一座在建的两跨隔震梁桥,按1/10的比例设计了一座两跨隔震梁桥模型及试验用方形铅芯橡胶支座,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对梁桥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动的幅度和频谱成分、场地类别、地震烈度、断层等因素对隔震桥梁体系的隔震效果有很大影响;输入不同地震波和不同加速度峰值,小震时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刚度较大,结构较稳定,大震时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刚度较小,支座恢复力-位移滞回曲线面积较大,可以较多地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减小能量向桥梁上部结构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大跨连续梁桥隔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质量庞大,地震作用往往成为控制该类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表明,处于地震高烈度地区桥梁的地震反应对结构参数变动十分敏感.加大构件截面或增加固定墩数量虽可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但同时也会使结构的地震反应迅速增加.反而使结构抗震能力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因此按常规抗震设计思路进行抗震设计往往无法达到抗震设防目标.选用具有隔震和耗能双重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对桥梁进行减隔震设计,可大幅降低墩底内力,并使主梁相对于墩顶的位移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满足结构的抗震需求.通过对摩擦摆支座滑动曲面半径和摩擦面滑动摩擦系数等参数的优化分析,得出了减隔震装置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研发的一种新型减隔震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具有构造简单、承载力大、耐久性好和可以提供可靠的自恢复能力等优点。对采用该新型减隔震支座的一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支座具有十分稳定和高效的减隔震效果,为桥梁设计人员提供丰富的减隔震参数选择空间,非常适用于高烈度区大跨径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  相似文献   

4.
采用减隔震技术是解决大跨度连续梁桥抗震问题的新思路,但是大跨度连续梁桥对支座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要求较高,进行减隔震设计较为困难。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从设计方案的选用、新型装置的开发、设计方法、简化分析方法、非线性精确分析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大跨度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文章对大跨度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了该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志刚  李玮  廖原  邓俊双 《公路》2020,(9):172-175
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采用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多跨PC连续梁桥的隔震效果进行了研究。介绍三重摩擦摆支座的力学行为,进而结合一座8×30mPC连续梁桥,研究各种减隔震措施下的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三重摩擦摆支座在桥梁减震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多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桥梁工程的引桥大多采用多跨连续梁桥的结构形式,且结构较刚性,因此桥梁的抗震问题比较突出。苏通大桥的引桥采用减隔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抗震问题。以一联引桥为例介绍其研究过程:在对采用普通钢支座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对各种实用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推荐最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淑涛  刘兆光  胡盛 《公路》2011,(7):152-156
减隔震技术应用在桥梁结构中,可以减轻结构遭遇强震时的破坏程度,显著提高其安全性.特别对于矮墩特大跨径连续梁桥,由于其上部结构质量和下部结构刚度均较大,导致地震水平力巨大,正常桥墩尺寸和配筋很难满足受力要求.本文以109 m+168 m+109 m PC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在特大跨径连续梁桥中使用减隔震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的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相邻梁体间容易产生碰撞.以3等跨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了考虑隔震支座非线性的桥梁碰撞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纵向地震作用下相邻联梁体间的碰撞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隔震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梁间碰撞,碰撞产生相当大的撞击力,使主梁的轴力响应巨幅增大,但主梁的位移及墩的剪力、位移响应增大不明显.影响碰撞响应的主要因素是相邻联的周期比和基本周期的大小、伸缩缝间隙的大小.铅芯橡胶支座在桥梁地震碰撞中能消耗碰撞能量,可以有效地减小碰撞响应,对桥梁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现行桥梁设计软件上进行连续梁桥的隔震分析,模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地震、温度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研究了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桥梁隔震分析的步骤与精度。假设支座初始刚度,加载计算支座的相对位移,并得到支座水平刚度,经过反复迭代得到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等效刚度。在此基础上将体系简化成线性系统按弹性方法进行计算,以安装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双层连续梁桥为例,分别计算等效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在水平地震、均匀升温、横向风荷载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并讨论了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时的相关问题。与非线性分析结果比较,等效线性化法可以模拟水平地震和温度荷载作用下支座的非线性,结果满足桥梁工程的精度要求。隔震支座在横向风荷载和制动力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屈服,使用第一刚度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1.
连续梁减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阻尼、墩高、支座的剪切刚度对桥梁的动力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它们在减震中的作用对抗震设计很有指导意义。通过连续梁桥模型振动台试验,分析了阻尼、墩高、支撑剪切刚度对模型梁和墩减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当的调节阻尼、刚度、墩高会降低振动幅值,扰乱振动过程中规则的相位,从而得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组合使用板式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的减隔震连续梁桥为例,采用先强迫解耦再进行模态时程分析的方法,对减隔震装置的不同布设位置和等效阻尼系数取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减隔震装置产生的集中阻尼改变了结构整体阻尼的分布特性,减隔震装置的布设位置和耗能能力分布越不均匀,结构的非经典阻尼特性越明显;随着减隔震装置等效阻尼系数增加,结构各阶振型模态阻尼比也随之增大,非经典阻尼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近似解耦范围与桥梁结构形式、等效阻尼系数取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烈度区的某大跨度连续梁桥(89m+170m+89m),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全桥均采用三维梁单元建立空间模型,对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的滞回耗能特性和自恢复功能,活动支座的摩擦耗能以及固定销剪断后的效应进行了模拟,同时模拟了阻尼器的阻尼耗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及桥台处纵向阻尼器后,结构的反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确保了高烈度区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摩擦摆支座的结构构造和减隔震性能,以一座主跨104m的连续梁桥为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摩擦摆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隔震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摩擦摆支座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较大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快速路高架桥18号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在建立有限元连续梁桥全桥动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进行了计算研究,取得了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王借岗大桥抗震设计为背景,对减隔震支座技术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抗震计算采用MIDAS/Civil 2013空间有限元软件,对主桥的地震力进行了空间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减隔震支座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小地震力。  相似文献   

17.
以海口港某高架项目3×18.6 m连续箱梁为研究背景,以《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1]为研究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抗震设计分析。研究得出:(1)高烈度区液化场地连续梁桥宜采用减隔震设计。(2)采用了减隔震设计,结构基本周期较长、非线性特征较强,更宜采用时程法进行分析。(3)消除桩间液化土后,改善了地震作用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受力,特别是桩基的受力。  相似文献   

18.
李易  叶明 《交通科技》2021,(2):55-57
文中以某连续梁桥为例,以桥墩不同位置处设置隔震装置设立计算模型,运用动力时程分析法,结合有限元软件UCfyber展开计算,在地震波El-centrol的激励下,计算分析桥梁墩台不同位置处的弯矩和位移值,同时考虑实际地震波的随机性,以Sanfer-h波计算结果进行校核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如将隔震装置布置在墩身中上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强固定盆式支座和墩柱强度的方法来强行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固定墩会承受较大的地震力,由此导致设计的不经济性.针对上述现象,采用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方案对强震区大跨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计算表明,通过合理设置装置的屈服力以及后屈曲刚度比,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可以起到明显减小固定墩所受地震力、提高结...  相似文献   

20.
冯克岩  孙钦林  肖杰  杨敏  曹景 《中外公路》2011,31(3):163-166
总结和归纳了抗震设计烈度较高地区的大跨连续梁桥的抗震分析方法,针对大跨连续梁桥固定墩底承受较大弯矩和水平剪力,采用粘滞阻尼器、速度锁定器以及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3种方案对桥梁进行减隔震设计.计算表明:3种方案中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最为明显,并且通过合理的设置装置的屈服力以及后屈曲刚度比,可以明显减小固定墩所受地震力,改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