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的滑行性能主要反映汽车传动系和行驶系的技术状况,最终影响到汽车的经济性,一般用滑行距离和滑行阻力两项指标来表示,因此滑行距离是汽车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2001)规定了汽车的滑行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均使用底盘测功机检测汽车滑行距离,但在执行标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滑行制动能量回收过程的驾驶性是车辆纵向动力学瞬态品质的定性描述,为定量评价能量回收制动的驾驶性,对滑行制动过程中的减速特性进行分析,提取了最大减速度、减速滑行距离、最大减速度变化率、减速度变化率稳态占比4个客观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主观评价与客观参数的一致性。基于客观评价指标,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观评价预测模型。通过7台新能源车型共计18种能量回收模式下的综合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主客观综合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能把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实现驾驶性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略,利用预警信息对滑行制动和踏板制动强度进行协调。对本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交通信息的滑行策略,在通行良好工况下综合能耗减少1.1%,拥堵工况下减轻驾驶员的制动疲劳;预警和协调策略避免了频繁预警,减小了紧急避撞触发几率。因此,利用交通信息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动。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站对一大货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当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发现该车轮胎被严重剥伤。当时疑是轮胎质量有问题,随即又对另一大货车进行制动试检测,检测完毕发现该车轮胎又被剥伤。我立即对制动检测台进行空载测试,经测试分析,确定是制动检测台第三滚筒发生故障导致车辆制动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站对一大货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当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发现该车轮胎被严重剥伤。当时疑是轮胎质量有问题,随即又对另一大货车进行制动试检测,检测完毕发现该车轮胎又被剥伤。我立即对制动检测台进行空载测试。经测试分析,确定是制动检测台第三滚筒发生故障导致车辆制动性能检测时发生轮胎剥伤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博文  蓝卫东 《摩托车》2006,(11):20-21
应欧洲摩托车进口商的邀请,我们对部分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访问。通过与摩托车进口商交谈得知,在欧洲不管是哪个国家通过何种渠道进来的摩托车,都必须经过由欧盟(EU)和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授权的车辆检测机构——荷兰RDW车辆安全检测和TNO车辆检测中心数十个项目的测试。检测项目包括机动车的结构设计、灯光信号、制动安全系统以及车辆性能测试等,这当中,对环保项目的检测尤其严格,如尾气排放、噪声、电磁干扰等,最后对车辆的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最低稳定车速、最低等速油耗、怠速、启动性能和滑行距离等性能指标一一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维修与检测过程中,人工检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运用检测仪器和设备对车辆维修质量和性能进行定量检测的补充。人工检查大部分是定性检视,但对某些有定量(如车辆的长、宽、高,制动距离,滑行距离等)要求的项目也可借助一般工量具进行必要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滑行距离是反映汽车传动系和行驶系装配调整质量和润滑状况的参数,也是影响汽车传动效率和耗油量的参数。《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2001)将车辆滑行性能作为车辆维护竣工检验的重要项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2001)及《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也把滑行性能作为评价车辆技术状况好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5.减速滑行与再生制动图13为减速滑行工况数据流。松开加速踏板,车辆开始滑行,发动机逐渐断油熄火,并在MG1调速下转速降到零,减少滑行过程中的摩擦损失。此时MG2在车轮的反拖下,作为发电机进行能量回收。车辆滑行工况动力流分配如图14所示。车辆滑行中如果进行制动,HV ECU会根据制动扭矩需求进行液压制动和电机制动的扭矩分配,如图15所示的数据流中显示了再生制动扭矩。6.倒车倒车工况是由HV蓄电池供电给MG2反向旋转,驱动车辆倒  相似文献   

10.
制动系统相关故障和行车间距不足是导致载货汽车追尾和侧翻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动危险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搭建车辆在途状态检测装置,获取载货汽车载荷、车速、制动系统状态数据;基于传感器数据进行了制动蹄片磨损程度异常、制动蹄片温度异常状态和制动灯故障等单参数制动危险状态辨识;通过对制动过程中车辆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多参数制动距离计算模型,为标定模型参数,设计并完成了车辆滑行试验;通过仿真及实车试验,对载货汽车制动距离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多参数制动距离模型,提出了一种检测载货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危险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完善汽车台试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对相关国家标准关于台试制动性能的限值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现有制动力平衡限值易造成许多错判,提出了对制动力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规定不同的制动力平衡限值、台试整车制动力限值与路试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限值等效、对不同车型的后轴制动力和限制最低要求、正确规定制动力检测取样终点时刻、将车辆满载路试作为对台试制动性能质疑进行复检的唯一方法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制动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前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也是车辆年检、营运车辆年审时的一个重要判定项目,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汽车制动不良现象一旦发生,轻则造成制动无力、制动拖滞、制动踏板跳动、制动距离过长、制动跑偏;重则产生制动侧滑现象,出现车头平直向前,而车尾已滑向一侧,驾驶者失去对车辆的方向控制作用,极易造成后方车辆追尾,酿成惨烈的交通事故。判断汽车制动系的工作性能是否合格,可在汽车性能检测站检测,主要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研制的PT5-3型通用五轮仪,被交通部和公安部指定为实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测试仪器。常熟市汽车测试仪器厂在生产这一仪器过程中,又不断进行改进,使该仪器性能更加完善,从而使该单位成为我国汽车检测仪器制造行业第一批获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目前,PT5-3型通用五轮仪已被许多地区的监理和计量部门认可为必备的检测仪器。 1.车辆常规检验不论是新车还是在用车,车辆空载还是满载,都可使用五轮仪检验车辆的制动性能,每次测量均可获得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反应时间或制动全程时间等一组数据。试验时因驾驶员操作及路面情况等因  相似文献   

14.
<正>路试是鉴定车辆性能必不可少的环节。路试中,通过发动机启动、怠速运转,汽车起步、加速、匀速、滑行、强制减速、紧急制动,从低挡位到高挡位,再从高挡位到低挡位的循环操作,可以有效地检测车辆的操控性能、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老驾驶员的概念里,挂空挡滑行可以节省燃油,因此在这种思想、概念的影响下,现在还有很多驾驶员存有挂空挡滑行的习惯。空挡滑行(俗称“溜车”)是化油器时代一些驾驶员为了节省燃油而创造出来的方法,因为化油器汽车怠速工况时发动机的耗油量较低,而且挂空挡以后,没有发动机制动(倒拖功能),车辆可以滑行更长的距离。然而,驾驶电喷车却要严禁空挡滑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了车辆重心后移对移动坡台检验驻车制动性能结果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使用移动坡台和标准驻车坡道检验车辆驻车制动性能是等效的。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车轮与坡台接触面积变化对移动坡台检验驻车制动性能结果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分析EBD系统参数对乘用车制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BD系统参数对乘用车制动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制动力分配方面,不同参数的调整导致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比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车辆的制动性能。在刹车距离方面,某些参数的调整使得车辆在制动时能够更快地停下来,从而缩短了刹车距离。此外,参数的优化还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减少制动时的侧滑和不稳定现象。合理调整和优化EBD系统参数能够显著改善乘用车的制动性能,提高制动力分配的效果,缩短刹车距离,并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简单介绍空转滑行危害,从制动系统和牵引系统分析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空转滑行保护机制,为同行业空转滑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绝大多数汽车检测站是采用便携式制动仪路试来检测车辆行车制动性能的,该制动仪是一种减速度测量仪器,通过车辆路试制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简称MFDD)和制动协调时间来评价车辆的行车制动距离,通过制动跑偏量来评价车辆的行车制动稳定性。制动仪无法事先测量和显示车速,只能事后根据全过程所测的瞬时减速度和时间来推算制动初速度和制动距离,车辆实际路试操作的制动初  相似文献   

20.
对于无法上制动检验台检验的车辆及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的车辆,用非接触式速度计检验制动距离,或者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验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来判定制动性能。本文对这两种检验方法、步骤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