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对于中国的汽车业来说,路,是我们自己要走的;路,也是要我们自己走的。目前,摆在中国汽车业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条是自主发展创自主品牌,一条是借外资外脑发展合资品牌。至于如何选择,则是见仁见智了。  相似文献   

2.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5,(6):32-32
“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并不对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胡茂元:“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并不对立。为此,上汽有三个原则:第一,不关门,完全是开放的,完全可以利用世界的资源第二,不排斥,不排斥合作方,包括通用和大众第三,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做,不违反知识产权。我们搞自主品牌,要打破过去的比较封闭的思维模式。完全自己做,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也是非常艰巨的。  相似文献   

3.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6,(6):32-32
一汽汽车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达到500万-1000万辆时,会产生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品牌汽车也会获得自己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5,(20):13-13
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总裁陈虹做客新浪汽车嘉宾聊天室,当被问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自主品牌时,他作了如下回答:“对自主品牌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理解就是这个品牌只要能够被中国企业所主导的品牌就是自主品牌。并不是一定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才算自主品牌,可以是利用全球资源,  相似文献   

5.
Q&A信箱     
《汽车杂志》2008,(1):336-336
自主品牌 知识多多的小编们: 1.中国那“几帮子”人弄出个荣威,我看除了名字是自己的外,其它都是“外货”,怎么也说是自主品牌?还有红旗用的是不是奥迪的许多技术(以前的)?现在的那款新红旗也用的是雷克萨斯的底、丰田的心,怎么也说是地道的“国货”?  相似文献   

6.
自主发展问题是目前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汽车产业政策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之一。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实施为主要标志,自主品牌汽车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自主品牌是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 自主品牌简单说是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于日前新车传祺GA3下线之际表示:“广汽集团今年进入世界500强,我们不可能只生产合资品牌车型,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也认为,没有自主品牌,广汽就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8.
久陵 《轿车情报》2006,(12):42-43
如果把自主开发称之为第二次创业,那么自主品牌就是关键了……自主开发了并不就等于有了自主品牌;有开发能力也不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只有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把这两者合而为一即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9.
《汽车驾驶员》2012,(5):26-31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SUV车型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面对国外与合资品牌强而有力的进攻,主场作战的自主品牌也开始予以回击。当然硬碰硬肯定不是上策,所以自主品牌也需要在了解市场状况后,发挥自己的优势。全球鹰GX7是吉利品牌旗下的第一款SUV产品,它瞄准都市SUV市场,“年轻化”是它的标签。但是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国内SUV市场,姗姗来迟的GK7真的做好充足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0.
jack 《当代汽车》2007,(5):34-37
目前市场上16万元的家用轿车,可谓是群雄逐鹿,从紧凑型到中型,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从商务到运动,什么样的车型都有。选来选去,消费者总会感觉每种车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有时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个更适合自己了。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轮胎市场上,我们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米其林、邓禄普、固特异等世界知名的轮胎品牌。由于国产自主品牌的轮胎市场主攻方向多为商用车胎方面,产品也多以斜交胎为主,有多少^还记得起那些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轮胎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悲壮中仍步履维艰。尽管2006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接近25%。但6、7月份市场份额明显萎缩,8月份虽表现出震荡上扬,与其上半年最鼎盛的时期相比,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月的表现还是显得有点差强人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迅速崛起,掀起了自主创新热潮,但缘何总是难成气候,究竟是谁动了自主品牌车的奶酪?说白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自己。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是奇瑞喜事多多的一年:全年总销量305236台,杀入乘用车行业销量四强,成为全国第一家年销乘用车达到30万辆级的自主品牌,实现了自主品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史上继大众和通用之后,第三个达此量级的品牌,标志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销量规模和行业地位方面,又达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07,(12):40-40
近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在国内一论坛上就自主品牌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当年,业内都看不上日本车,结果日本车起来了;同样多年前,业内不看好韩国车,如今韩国车也起来了;现在,业内都看不上中国车和以奇瑞为主的自主品牌,我相信,中国车和奇瑞也会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5.
坦白     
刘健 《汽车杂志》2008,(1):322-322
坦白说每次与朋友提到“自主品牌”的话题。都有种鸡肋的感觉。首先大家都绝对希望“自主品牌”能快速发展,毕竟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啊,有谁不希望以后对外面的人说哪、哪个汽车名牌是中国造。但,就像中国国家足球队一样,咱们这些被惯坏了的“自主品牌”稍微有点起色,就急着告诉所有人我成功了,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人家世界名车保时捷911当初面世的时候也没这么搞吧?!说一句逆耳之言别学国家足球队,除了踢球不在行,其他都在行,那样让人厌。  相似文献   

16.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但是往往越是乐观眼前的现实却越,是残酷,甚至和朋友们聊起与车有关的话题,说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外国的某某性能猛兽、某个厂商的全球化车型、抑或是某些外资品牌媒体试驾的大场面。其实相对来说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差强人意,清醒和冷静地看待它们,也是—种默默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一个基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清醒品牌战略,需要一种坚守发展底线的品牌执着之外,还需要更新培育品牌的理念,丰富培育品牌的手段。据悉,上汽正通过四条道路同时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一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开发.二是收购国际经营团队,包括技术开发力量:三是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中国品牌:四是合资企业内部的本土化开发(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四头并进,争取在2007年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7,(5):32-32
广汽集团总经理 曾庆洪 广州汽车一直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但我们按照自己的发展战略,一步步来,今年自主品牌汽车就要亮相.  相似文献   

19.
张乃超 《车时代》2014,(12):36-41
2014年是自主品牌发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各大自主品牌都推出了代表自己实力的产品。吉利更是接连推出了两款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帝豪和GX9豪情SUV。在此之前吉利新帝豪的试驾给编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一次吉利豪情的表现也着实让编辑咂摸出一股独特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11):27-37
目前,我国共有商用车、乘用车品牌387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从各产品类别来看,在97个载货车品牌中,90%是自主品牌,在158个客车品牌中,76%是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汽车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乘用车领域,国外品牌的优势地位十分突出,以轿车为例:在目前国内在产的9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0个,只占有1/3的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