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船艇》1989,(8)
中圆台湾建造的一艘新型的战斗补给舰奴依(Nu Yi AOE—530)号己经下水。奴依舰是由中华造船公司基隆船厂建造,该舰是台湾海军建造的最大舰艇,在满载时,排水量为17000吨,总长为162.12米,宽为22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新型登陆舰的研制历程,说明了“大隅”级舰和16DDH舰上配备的新型武器与探测装备及其配置情况,通过对上述两级舰的设计思路与功能介绍,展望这两级舰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有观 《航海》2008,(1):20-20
日本海上自卫队建造的最大型护卫舰“日向号”不久前在横滨举行下水典礼。这艘军舰排水量为1.35万吨,全长197米。宽33米,时速达30海里。可以搭载350名舰员,造价约8.7亿美元。这艘被称为“直升机航母”型的军舰有跑道型飞行甲板.能够搭载11架直升机。并可同时让4架直升机起降;武器装备包括舰对空导弹、20厘米机关炮和鱼雷发射管等。预定2009年正式服役.将成为日本的主力军舰之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2日出版的《东京新闻》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式决定,在2004年度防卫经费预算中申请1200亿日元,建造一艘类似轻型航空母舰的直升机护卫舰。该舰建成后将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作战舰艇,成为护卫舰队的指挥舰。尽管日本官方称其为“直升机护卫舰”,但《东京新闻》报道指出,新型护卫舰就是航母型舰艇。由此,日本的航母梦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平 《世界海运》2009,(10):66-67
2008年12月26日.首批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武汉”舰、“海口”舰、“微山湖”舰,从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09年4月2日,中国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深圳”舰和“黄山”舰,从广东湛江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护航任务。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舟山”号、“徐州”号新型导弹护卫舰,“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对索马里海盗起到了有力的遏制和打击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上自卫队给外界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八八舰队”,但在这种独具日本特色的海上战术鳊队中,起核心领导作用的却并非人们耳熟能详、技战术先进的“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DDG)或“高波”、“村雨”级通用驱逐舰(DD),而是老旧的“榛名”级和“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DDH)。不过,随着有轻型航母之实的新型直升机驱逐舰16DDH的建造,日本海上自卫队这种以老舰指挥新舰的历史行将结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前言舰艇等在航行中,船与船之间张紧钢索,通过钢索输送弹药和种种物资,称之为海上补给。各国海军均有海上补给的任务,所以在补给舰上便装备有各类装置。目前都以电液伺服张力控制绞机等作为其主体。各国的海上补给装置各有其特点,设计上的考虑也不一样。美国海军是从常规方式的“FAST”(从补给舰弹库到接收舰弹库,一种全机动式自动输送装置中的专用投掷装置之略称)发展到“STREAM”的形式(从补给舰甲板到接收舰甲板,输送弹药和物资装置中与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底,中国海军第16批护航编队从青岛某军港起航开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接替第15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这批护航编队由054A型导弹护卫舰“盐城”舰(546)、“江卫”Ⅱ型“洛阳”舰(527)、903型综合补给舰“太湖”舰(889)组成,编队含2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共660余人。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防污     
《中国海事》2010,(3):78-79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起航 3月4日,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从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第五批护航编队由海军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广州”舰、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和两架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以及先期到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巢湖”舰组成,整个编队共8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认识一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舰艇——2003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国际阅舰式图片选@萧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最大的军舰就是航空母舰了,如美国的“尼米兹”等舰的满载排水量已超过90000吨,就是那些小型航空母舰,如印度的“维克兰克”舰及巴西的“约米纳斯吉拉斯”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也都将近20000吨。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自开工建造到竣工交舰需要5~6年时间,军舰的设计人员达1000多人,设计和施工图纸达16000多幅。建造舰体约需钢材70000吨,焊接金属1300吨,铝1100吨,並须动用3500辆大型卡车运送物资器材。舰的长度大于330米。飞行甲板是舰上主要的作业区,厚度100毫米,宽度80米  相似文献   

12.
科海拾贝     
《航海》1999,(6)
意研制新型航母 意大利海军决定从明年起建造一艘名为“UNM”的2.25万吨级的新型多用途航母,具有轻型航空母舰、多用途两栖运输舰、后勤支援舰等多种用途。 UNM航母全长220米、宽39米、飞行甲板区为5900平方米,舰首甲板上翘。居住舱最大容量为1390人。飞行甲板下面的空间将作为飞机库,用来存放舰载飞机和有关牵引车辆,能装载12架EH101中型直升机或8架鹞式飞机。尾部的井式车库能存放2艘60吨或4艘30吨的机械化登陆艇。该舰装有2台升降  相似文献   

13.
军事广角     
★韩国斥巨资打造直升机攻击舰据韩进重工透露,韩国计划建造两艘直升机攻击舰,这两艘花费巨资的直升机攻击舰总长度达190米,宽31米。军事分析家指出,虽然名为直升机攻击舰,但称之为“直升机航母”更为准确,是事实上的小型航空母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制造的小型航母相比,韩国的直升机航母吨位和体积都更为庞大。意大利建造的“加里波第”级轻型航空母舰长度为180.2米,宽度30.40米;日本的“大隅”号直升机攻击舰总长也只有178米,宽为25.8米,比韩国的直升机攻击舰要小一号。据韩国媒体报道,该战舰可运载700名士兵、10辆装甲车、10架直升机、12…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年初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对日出访活动的回访,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级通用驱逐舰“涟”号已于6月24日至28日对中国湛江港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日本自卫队自1954年正式成军以来的首次访华。和中国海军选择167舰访日时所遵循的“不以现役最先进舰艇出访”的理由类似,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5日,台湾海军新一代综合补给舰“磐石”号举行了下水典礼。这艘由台船建造、以台湾地区花莲县地名命名的补给舰满载排水量达20859吨,将成为台湾海军最大的军舰。  相似文献   

16.
“西安”舰(舷号106)系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二号舰,1970年9月在大连造船厂下水,1974年11月正式加入海军驱逐舰战斗序列,1986年12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西安”舰。该舰长132米,宽12.8米,桅高29.9米,最大排水量3700吨,最大航速36节;动力系统为4台高压蒸汽锅炉,推进功率7.2万匹马力,5台发电机组;主要武备系统有双130主炮2座、双37舰炮4座、双25舰炮4座、三联装导弹发射架2座、12管火箭深弹发射炮2座、深水炸弹发射炮4座。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水面战舰——16DDH(舷号DDH-145)直升机驱逐舰将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船厂下水,计划于2009年3月服役。16DDH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拥有全直通飞行甲板,最多可搭载11架直升机,可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一旦搭载美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即可成为轻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自护卫队群(即“八八舰队”)的新型旗舰,16DDH配备有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先进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与指管通情电监侦(C4ISR)设备,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被称为日本版“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亚洲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海上力量,在美国海军装备“宙斯盾”系统后不久,日本海自即于80年代末期引进4套“宙斯盾”系统建造了4艘“金刚”级防空驱逐舰,并在21世纪初期又建造了2艘装备先进“宙斯盾”基线7.1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但“宙斯盾”系统体积庞大,造价也非常昂贵,难以大量装舰。因此,早在80年代“宙斯盾”系统诞生后不久,日本即在自身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仿效“宙斯盾”系统研制新型舰载作战指挥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该系统历时20多年,在21世纪初期方研制成功,其间技术指标不断调整,并吸收了“宙斯盾”系统的部分先进技术。ATECS是日本海自新型驱逐舰的作战神经中枢,首艘配备该系统的是16DDH直升机驱逐舰,第二种配备该系统的是将于今年开工的19DD多用途驱逐舰。由于ATECS与“宙斯盾”系统一样综合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所以也被称作日本版的“宙斯盾”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莱特”号(CV-32)航空母舰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十五艘舰,也是美国海军中第三艘以“莱特”号命名的舰只。1944年2月2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以“克朗·波因特”的名字开工建造,1945年5月8日重新命名为“莱特”号,8月23日下水,1946年4月11日服役,舰长为麦考西海军上校。“莱特”号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为27100吨;长270.6米,宽28.5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45米,吃水8.4米;航速33节;舰上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火炮,72座40毫米防空炮,载机80架;舰员编制3448人。1946年秋天,“莱特”号航母加入威斯康星舰队,沿南美洲西海岸巡弋了很长时间,11月18日返…  相似文献   

19.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创造性地把两栖舰船与直升机相结合的新式作战平台,以致世界各国海军都竟相发展。 1959年4月,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和建造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动工兴建。该舰满载排水量18000吨,舰上最多可能搭载20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其装备,可有效地实施垂直登陆作战。 从70年代初起,美国开始研制一种兼具两栖攻击舰、舰岛运输舰和两栖货船功能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该舰载排水量约40000吨,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250米,可搭载数十架直升机和众多的登陆艇。“黄蜂”级舰体加长到257.3米,满载排水量40500吨,它不仅汇集了两栖攻击舰、船岛运输舰、两栖货船等的性能于一身,而且还具备有医院船等功能。 英国近年加紧建造的两栖攻击舰是“海洋”级直升机母舰。这是一艘长203米、满载排水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的下一代先进驱逐舰DDG1000将是一种“全电”舰。该舰将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图中所示的是关国海军建造的DDG1000驱逐舰的缩比模型——“海喷舰”(the Sea Jet),它全长40.5米,主要用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