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房室模型和统计矩模型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理论,但受药物分布的影响,有明显局限。房室模型的分布相与消除相的分界点有时难以判定,对其应用带来不便,药物按器官血流速度差异分房室的理论也值得商榷。统计矩模型的零阶矩AUC的本质是血药浓度,而不是药量;对于二室或多室模型药物,其结果反映血药浓度的变化,而不一定是体内药量的变化。缓慢恒速静脉滴注过程中,体内的药物分布基本平衡,血药浓度的变化基本反映体内药量变化。滴注超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基本达稳态,停药后血药浓度的变化仅反映药物消除。对于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可根据消除规律(lnC=lnC_0-Kt),直线回归计算出消除速率常数(K),再依次计算出消除半衰期(t_(1/2))、稳态时体内药物量(A_(ss))、表观分布容积(Vd)和清除率(CL)。缓慢恒速静脉滴注过程中,体内药量和血药浓度呈正比,血药浓度(C_t)与时间(t)呈指数关系[C_t=C_0+(C_(ss)-C_0)×(1-e~(-Kt))]。将C_t与t进行一阶指数回归,可计算出消除阈浓度(C_0)、稳态血药浓度(C_(ss))和K,再依次计算出t_(1/2)、A_(ss)、Vd和CL。这种分布平衡模型避免了药物分布的干扰,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乙酸镁代谢产物M1(3-′O-monomethyl-lithospermic acid B)和M2(3,′3′-′O-dimethyl-lithosper-mic acid B)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静脉注射丹参乙酸镁代谢产物M1或M2,液质联用法进行MRM扫描分析,测定代谢物M1和M2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采用该液质联用色谱测定血浆样品中丹参乙酸镁代谢物的方法,血浆内源性物质均不干扰样品峰,相对回收率为:87%-101.4%,日间和日内相对变异系数(CV%)均小于9.77%,血浆中的最低定量限为1μg/L(S/N≥3),线性范围为16-4 096μg/L。M1和M2的t1/2z分别为(1.54±0.81)h和(1.52±0.42)h,MRT(0-t)分别为(0.46±0.07)h和(0.33±0.05)h,AUC(0-tn)分别为(13.63±2.7)(mg.h)/L和(14.96±2.54)(mg.h)/L。结论M1和M2静脉注射的体内代谢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生儿小诺米星药物动力学 ,并获药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 8例新生儿患者按 4mg/(kg·d)静脉点滴小诺米星 ,用药后 0 .5、1、2、4、6、8、1 0h各静脉采血 0 .5~ 1mL ,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用 3P87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小诺米星在新生儿体内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 :平均血药峰浓度 (Cmax)为 (3.86± 1 .2 )mg/L ,消除半衰期(T1 / 2 β) (5.32± 1 .8)h ,清除率 (CL)为 (0 0 8± 0 .0 3)mg/L ,曲线下面积 (AUC)为 (2 9 7± 1 0 47)mg/(L·h) ,1 0h血药浓度为 (1 0 2± 0 .41 8)mg/L。结论 药动学参数与儿童、成人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小诺米星在新生儿血液和组织中作用较持久 ,建议每日一次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大白鼠炎症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碳酸氢钠(SB)对大剂量阿斯匹林(ASP)的某些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B可使水杨酸(SA)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升高,达峰时间(T_p)提前,消除速率(K_e)加快、半衰期(T_(1/2))缩短、血药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减小;使ASP的抗炎作用减弱。这些影响均与SB的剂量有关。提示在抗风湿治疗中将SB与ASP合用似属不合理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5.
罗红霉素胶囊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罗红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罗红霉素胶囊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己烷-异戊醇(98∶2)液-液萃取,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罗红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25-32.06 mg/L(r为0.999 2),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25 mg/L,最低检出量为12.5 ng,提取回收率为68.0%-72.8%,方法回收率为90.7%-99.4%。单次服用300 mg罗红霉素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48h、Cmaxt、maxt、1/2分别为(101.84±27.69)(mg.h)/L和(103.5±30.83)(mg.h)/L,(8.54±1.95)mg/L和(8.07±1.81)mg/L,(1.6±0.6)h和(1.8±0.6)h,(10.4±2.9)h和(10.5±2.6)h。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9.1)%。结论该方法专一性较好,血浆内源性杂质无干扰,结果准确。罗红霉素的两种制剂间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具有高灵敏度的胶束荧光法,对胺碘酮的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使用SLS为胶束试剂,以国产930型荧光光度计为主要分析仪器,得到系列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α)为1.18h,t_(1/2)(β)为40.75h,K_(21)为0.278h~(-1),K_(10)为0.036h~(-1),K_(12)为0.291h~(-1)。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10~(-9)~8×10~(-6)mol/L,检测限为1.3×10~(-9)mol/L,平均回收率为99.93%。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L—赖氨酸锌(Zinc L-lysinate)和葡萄糖酸锌(Zinc Glucosate)在家兔体内的血清锌浓度,并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在兔体内处置过程为一级动力学二房室模型,而L—赖氨酸锌近似于一级动力学一房室模型。二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葡萄糖酸锌,t_(1/2)(β)9.49h,T(p)1.3h,V/F(c)41.13 1/kg,Cl(S)13.14 1/kg.h,AUC 15.07 mg/kg·h;L—赖氨酸锌,t_(1/2)(ke)1.01h,T(p)1.08h,V/F 57.85 1/kg,Cl/F(s)39.631/kg·h,AUC 5.24mg/kg·h。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单剂量口服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 30 0mg ,用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 3P97程序拟合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 :T1 / 2 β分别为(1 4.76± 2 .77)h和 (1 4.92± 3.1 2 )h ,Tmax分别为 (1 .38± 0 .2 3)h和 (1 .63± 0 .2 3)h ,Cmax分别为(8.37± 0 .66)mg/L和 (8.2 3± 0 .63)mg/L ,AUC0→∞ 分别为 (91 .84± 1 1 .90 )h·mg/L和 (88.55± 1 0 .70 )h·mg/L。经统计学分析 ,两制剂的Cmax和AUC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0 3.75± 5.58) %。结论 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欧前胡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并考察其家兔体内动力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姆为二元骨架系统,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欧前胡素缓释片.以GC-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单次交叉给药方案,以自制欧前胡素普通片为参照,对欧前胡素缓释片进行了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初步研究.结果 欧前胡素缓释片优化处方中骨架缓释材料为HPMC K100M 1:20,卡波姆2:25;单剂量口服300 mg欧前胡素缓释片与参比制剂的AUC分别为(391.08±47.22)和(368.25±136.15)μg/(h·L);tmax为(2.26±0.25)和(0.33±0.05)h;Cmax为(59.66±6.28)和(295.91±127.00)μg/L;T1/2ke为(2.27±0.09)和(0.60±0.10)h.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37±45.46)%.结论 采用二元骨架系统制得的欧前胡察缓释片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用β-环糊精包含荧光法研究水煎剂中蛇床子素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研究蛇床子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 β 环糊精包含荧光法。结果 经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 3P87的数据处理 ,得到系列药动学参数。结论 蛇床子素的清除半衰期长 ,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隧道出渣时,装载机与倾卸车联合作业中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两种施工机械最佳配合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模型及算法对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中合理地确定两者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进行计算分析。应用Mexican Hat小波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再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等方面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波动受到政策、投资和消费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更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Ni粉对Cu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添加1%纳米Ni粉中的NiO未被完全还原,而且纳米Ni粉本身还有被CuO氧化成NiO的可能,因而纳米Ni粉在Cu粉末烧结过程中未能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相反,添加1%纳米Ni粉后还降低了Cu粉末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4.
级配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泓 《北方交通》2008,(5):67-70
通过试验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实际结论,为工程中级配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中秋 《北方交通》2008,(5):164-1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交通事业日新越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便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柔性路面超高路段病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性路面弯道内侧极易形成病害,分析了病害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楼桩基按照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选用不同桩长的人工挖孔桩,进入强风化岩,有效发挥桩身强度,控制绝对沉降,解决了主楼与裙房不设沉降缝的问题.针对结构平面中间部位凹口较大,采取了在凹口处增设楼板,计算时薄弱部位设为弹性楼板的措施,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桥梁单片梁受力主要是由重交通车辆的碾压,尤其是超限重车的频繁通过引起的--这是外因,当然桥梁本身的质量差或桥面铺装层与脚缝的填充不符合要求也能产生单片梁受力--这是内因.如果严格按设计要求去做,这种情况是能避免发生的.单片梁受力严重的会危及行车安全,必须引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