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
4.
5.
6.
随着亚太地区与太平洋岛国间贸易量的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船舶驶经南太平洋、澳洲东部、南部海域,穿梭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驶往各目的港。但冬季的南太平洋航线天气恶劣,风大、流急、浪高,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特别是澳洲南部、新西兰南岛四周36°S~50°S及以南海域,处于南大洋西风带内,盛行西风。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海冬季盛行季风,风力经常达7~8级,最大可达8~9级,常伴有3~4 m的大浪及5~6 m的狂浪,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困难.通过分析冬季南北航线风浪特点,探讨航线设计与选择,航行注意事项及采取的措施,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综合考虑影响虾峙门航道船舶航行的各种因素以及虾峙门航道及附近海域的航线情况,探讨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内的航行方法,并提出在虾峙门航道附近水域航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海洋环境预报资料,如海浪和海上能见度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影响较大。特别在引入海浪和能见度安全分析因素(影响基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航行指数),并分析和讨论了船舶航行指数给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预报带来的效益和应用前景,最后对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在航海应用上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调查法和模糊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沿海通航环境系统多层次,多指标模糊决策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南北航线江苏海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实际问题中,认为影响其船舶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流量和航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岛礁海域地形复杂,常有山体遮挡,且狭口较多,航道转弯角通常较大,多条航道存在交汇,对船舶的航行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在岛礁海域设置符合当地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助航标志,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本文通过多个航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岛礁海域航标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为类似航标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台湾海峡冬季大风浪时的航法探讨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海峡是我国南北海运的必经之道,台湾岛是我国东南沿海各港口通往太平洋各国的重要驿站,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将有力地推动海峡两岸的海运事业的发展,推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为确保航行安全,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几条在大风浪条件下主要直航航线的航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利用海底地形辅助导航是水下载体导航技术致力研究的新方向。该文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真实地形数据,在此实测地形图的基础上,采用ICCp算法为对准匹配算法,得到水下载体的最佳匹配位置,提高水下载体的导航精度。并利用仿真以平台式惯导系统为例,用卡尔曼滤波对惯导系统误差进行最优估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沿海船舶活动频繁且通航密度大、航线设计交汇叠加、会遇局面频繁发生、船舶交通事故及险情多发,在这样的航路上,规划和设立分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文中就沿海关键水域设定分道通航进行了探讨,以期优化我国沿岸航行船舶航路,努力减少我国沿海的航行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低坝枢纽泄洪闸布置对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嘉陵江沙溪电航枢纽水工模型试验,针对低坝枢纽电航分岸布置的情况,分析了原设计方案泄洪闸紧邻电站一侧布置时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泄洪闸分别紧邻电站与船闸两侧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泄洪闸分侧布置可有效地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