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线性规划法在铁路工程材料经济运距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最大运距相等法和平均运距相等法计算材料经济运距优缺点分析,提出了另外一种计算材料经济运距的方法:线性规划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两种被铁路工程广泛应用于经济运距分界点确定的最大距离相等法和平均运距相等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直观性和正确性提出疑问。为合理确定经济运距分界点,在假定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提出用微积分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然后将微积分法与最大距离相等法和平均运距相等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来使用的两种方法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直观的因果关系,而平均运距相等法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工程材料的运杂费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由采用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距离所决定。如何在所设材料供应点满足工程用料量要求,且价格相等、运输单价相等的情况下,使运距最为经济,此文对几种运距的计算进行推导与说明,并以某拟建工程为例进行计算与比较。结果显示,采用平均运距相等法得出的经济运距稍微偏大,采用线性规划法得出的经济运距稍微偏少,但相差不大。其后又对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以期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作中,建材调配情况比较复杂,常和目前的计算公式出入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出两建材产地的供应范围、运距,使调配公式适应各种条件,方便工作,有必要对计算公式进行探讨。 一、目前使用的两产地建材调配公式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铁路项目材料运杂费计算的论述,分析说明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材料运距计算模型、过程及参数确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利用"二次平均法"计算材料平均运距具有相对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新的计算平均运距理论及其在秦沈线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平均间隙法是变形监测网稳定性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针对平均间隙法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平均间隙法的改进算法,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考虑客流本身的波动、客流预测的误差以及沿途车站的票额实际利用等问题,提出一种给定客流条件下的旅客列车票额预分算法。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总结旅客列车票额智能预分原则,并提出基本流程。将票额预分过程划分为基于给定客流的基本票额分配优化及剩余能力优化利用两个主要步骤。针对基本票额预分优化,以客运周转量和平均运距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e-constraint方法提出了求解算法。针对剩余能力优化,以平均运距最大化为目标,并考虑车站的保护票额构建了优化模型,提出了相应算法。案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砂石混合密度法是以绝对体积法为基础而开发的计算混凝土配合的比的新方法,本文对其计算特点及适用性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组合梁桥中根据钢梁与混凝土板间接合刚度的不同,组合作用可分为完全组合和部分组合.部分组合梁桥与完全组合梁桥的受力特性具有显著差异.部分组合梁桥设计时采用目前常用的换算截面法计算是不准确的.鉴于此,对剪力键抗剪刚度沿梁长均布或三角形分布情况下部分组合简支梁桥的内力和变形计算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截面内力和主梁曲率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在等倾斜地形中,使相邻两计曲线间记录点相等及内插等高线的方法及其公式,避免了用平行法内插等高线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方法理论可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衬砌传统计算方法常忽略初期支护内力计算及其安全性检验,二次衬砌所承担的围岩荷载根据围岩条件进行经验确定。针对其不足,提出适用于复合衬砌的整体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传统计算模型与整体计算模型下内力产生差异的原因。围岩与初支间接触的模拟需考虑其法向及切向约束作用。软弱围岩对初衬的最大剪切约束力与围岩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两者所传递的法向压力有关,当围岩与初衬间的剪切力大于最大剪切约束力后,软弱围岩所能发挥的剪切约束与剪切位移、摩擦系数及两者所传递的法向压力有关。因防水板的设置,初衬与二次衬砌仅需考虑其法向约束作用,以仅受压弹簧模拟围岩与初衬及初衬与二次衬砌间的法向约束,可较为真实地模拟接触受压后方能传递压力的特性。传统计算模型下,围岩荷载承担比例的增加对衬砌内力分布形式影响较小,衬砌内力值与围岩荷载基本成同比例变化;整体计算模型下,围岩荷载在初衬与二次衬砌间进行自适应分配,衬砌所受荷载大小及分布形式与传统计算模型下的荷载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内力大小及分布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但目前考虑桩土协同工作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荷载传递理论描述桩与桩间土之间荷载转移规律,由最小二乘法拟合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抛物分布方程,尝试建立刚性桩加固区沉降计算模型,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验算及桩体平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刚性桩加固区桩与桩间土之间存在荷载相互转移现象,桩侧同时分布正负摩阻力;(2)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为非线性分布,可采用五点最小二乘法拟合其抛物分布方程;(3)沉降模型关于京沪高铁试验段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计算偏差约15%;(4)Randolph理论关于桩侧和桩端刚度系数取值方法使桩土沉降差计算结果偏大,刚度系数取值的合理性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摩擦损失与反摩擦损失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忠  周威  王英 《铁道学报》2003,25(6):76-80
由于计算摩擦损失须确定从张拉端到所考察截面预应力筋各相邻特征点(如张拉端、反弯点、计算截面等)的切线夹角之和,同时由于预应力筋不同区段摩擦损失曲线的斜率不同,使得预应力筋摩擦损失计算较为繁复。由于目前反摩擦损失计算的规范方法假定预应力筋各区段的反摩擦损失曲线斜率与正摩擦损失曲线斜率数值相等、方向相反,致使预应力筋反摩擦影响区长度lf及反摩擦损失的计算同样也十分繁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对现行规范方法进行简要回顾之后,基于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线性计算公式,提出了将预应力筋在张拉端至锚固端全长范围内的摩擦损失曲线与反摩擦损失曲线均分别统一取为单一斜率直线,且仍沿用正反摩擦损失曲线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定的简化计算方法(法Ⅰ);在对应用法I计算远离张拉端控制截面预应力筋摩擦损失量值偏大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对法I的修正方法(法Ⅱ);最后给出了将张拉端至锚固端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指数曲线用连接二点的直线去替代,且仍沿用正反摩擦损失曲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定的简化计算方法(法Ⅲ)。介绍了三种简化方法的计算分析结果,并附算例。  相似文献   

15.
砂石地材主要指砂子、块石、片石、碎石等。砂石行业为我国基本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砂石等地材采购、使用和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就目前铁路建设行业以砂石为主的地材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桩-网结构路基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但目前对桩-网结构路基沉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结论:首先简要分析了桩-网结构路基的作用机理,然后概述了目前桩-网结构路基沉降常用的计算方法,并以京沪高速铁路某断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复合模量法和桩身压缩量法求解加固区沉降,利用布氏法和日本的L/3法求解下卧层的沉降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说明这种方法计算桩-网结构路基沉降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牵引回流分布复杂,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分析。采用平行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搭建统一的牵引网数学模型,实现针对不同空间分布形式的牵引网阻抗和导纳的计算。运用埋地裸导线法对综合地线进行建模,弥补等效接地电阻法不能计算导线电流的缺点,且计及综合地线与其他导线间的耦合,研究不同回流导线中的电流分布比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埋地裸导线建模法及牵引网链式网络潮流算法的准确性,并探讨回流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电缆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信号传输通道之一,对其串扰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针对多条屏蔽电缆平行分布等复杂环境下的串扰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端口网络理论及矩量法的电缆串扰问题分析方法.首先给出改进的屏蔽电缆线间串扰多端口网络模型,然后采用矩量法提取分布参数,用多点划分的方法做奇异性处理,同时运用虚拟节点理论来将分布参数转化为...  相似文献   

19.
提供一种全长黏结式注浆锚杆侧摩阻力分布的简化计算方法。对工作中的锚杆进行分段分析,计算假定分段锚杆侧面摩阻力均匀分布。根据锚杆体、注浆体及岩土体三者间的受力及变形传递关系,推导出锚杆侧摩阻力分布的2重级数表达式。结合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锚杆侧摩阻力分布从底部到端部大致呈2重级数曲线分布,靠端部长度的40%抵抗了张拉荷载的85%以上。该法得出的结果与文献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其可行性及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锚杆分段数、锚杆直径、锚杆弹模以及土体抗剪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法简单实用,应用于完全黏结注浆锚杆侧摩阻力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多类型锚杆工程计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反应位移法在地铁车站抗震计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我国目前地铁车站抗震计算的现状,介绍反应位移法在地铁车站抗震计算中的基本原理。结合常州地铁1号线定安路站工程实例,通过利用EERA软件对地层位移及剪应力的计算,考虑地层与车站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与实际更为接近的计算方法,减少计算过程中参数间的相互转化,便于工程实际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车站层间位移能满足规范限值的要求,结构受力合理,结构尺寸满足要求,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