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6,(11):16-21
在“以人为本”主导的各项制度安排中,人的精神因素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人的精神因素是可以用价值尺度进行衡量和估价的。实际上,交强险对伤者及其亲人的精神痛苦作出的赔偿,还是从精神层面对其进行的一种“物化”处理。故而精神赔偿纳入保险的范畴,便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更是交强险中所蕴涵的人文元素。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交强险实施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仍有很多“有车族”对这一险种不够了解,弄不清“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保险”有什么不同,该如何投保。在此笔者对交强险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交强险条例》实施后,每一位开车人出行时,要么在车窗上粘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标志,要么随车携带已投保商业三者险的证明,否则将面临无法上路的尴尬。1  相似文献   

4.
结语     
《驾驶人心理》2007,(5):136-136
交强险实施了一年,车民们责难甚大,有的认为其暴利,有的认为对财产损失也“无责赔付”不合理,新出台的与事故、违章挂钩的浮动费率是“奖难罚易”。实行交强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应该没错,但怎样才能让它合理、完善、服人,恐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建言、监督、努力。  相似文献   

5.
文岩 《汽车情报》2006,(18):4-5
千呼万唤之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终于将在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每一位开车人出行时,要么车窗上贴上“交强险”保险标志,要么随车携带已投保商业三者险的证明,否则将面临无法上路的尴尬。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06,(7):79-79
6月中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保险行业制定的“交强险”条款和费率方案报保监会进行审批。保监会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对保险行业协会申报的“交强险”条款和费率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核。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除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交强险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其意义是对“无责任赔偿”当事人的一种强制保护。那么交强险的实施对二手车交易影响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当代汽车》2007,(6):54-55
当交强险实施近一年后,关于交强险的合理性争议又再度晌起。一时间,曾经对交强险保费存在疑问的一些车主,也开始置疑交强险“不盈不亏”的实施原则(《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6条规定:交强险实际费率。保监会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9.
《驾驶人心理》2007,(5):132-132
2007年5月22日,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负责人在京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有关问题时明确表示,今年7月1日后,与交通违章事故挂钩的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将在全国范围实行,车主在上一年度交强险保单期满进行续保时将享受到浮动费率。  相似文献   

10.
交强险已经正式上市了,天津市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强险是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考虑到交强险在法律环境、赔偿方式等诸多因素与商业三责险不同,第一年先实行全国统一保险价格。交强险上市后,每辆机动车只需投保一份交强险。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共有机动车1.33亿辆,而投保商业“三者险”的车辆只有4600万辆,投保率仅35%左右。2006年7月1日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实施后,所有的机动车都必须投保“交强险”,它将较大程度地克服商业保险自愿原则的不足。这对那些因被撞受伤的受害人来讲,无异于生命多了一种安全带。甚至可以想象,交通事故肇事司机的逃逸几率将可能因此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交强险”正式公布“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在全国民众经过数月的关注和争论后,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了。保险资费、保险额度、操作方法等诸多问题纷纷落地。所有的汽车和车主都将进入新的“交强险”时代。关键词:保险费率中国保监会于6月底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简称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和基础费率方案。社会普遍关注的“6座以下家庭自用汽车”,交强险费率为1050元保6万元,而“6座以上家庭自用汽车”费率为1100元保6万元。  相似文献   

13.
“交强险”正式公布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在全国民众经过数月的关注和争论后,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了。保险资费、保险额度、操作方法等诸多问题纷纷落地。所有的汽车和车主都将进入新的“交强险”时代。  相似文献   

14.
解读交强险     
陈然 《汽车导购》2006,(8):70-71
我国各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部门近来人头攒动:办理商业三者险转保、退保和续保的人几乎都要把门槛踏破了。很多人的商业三者险7月才到期,但他们通过将日期提前等方式仍迫不及待地“想办法”续交了下一年800多元的商、监三者险,以避开7月1日开始实施的1050元的交强险,省下200多元的差额……那么什么是交强险?它与商业三者险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处一行两人拜访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车辆保险部门相关负责人。张洪波秘书长汇报了2018年全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整体情况和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重点就摩托车交强险办理比较困难、电动摩托车"交强险"收取费率暂无合理依据等问题进行了反映。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车辆交强险工作的情况,凡是涉及交强险的工作无论大小都是大事,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论证,国家对保险监管也越来越严,针  相似文献   

16.
李建 《汽车运用》2007,(5):50-50
“被别人撞了还要赔钱给撞我的?!”这样的事情在实行商业保险的时代,恐怕是不会发生的事情。但随着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或“交强险”)的实施,这种情况出现了。笔者在此以实际案例为牵引,向车主朋友们剖析交强险的有关规定和理赔协议,为广大车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08,(2):143
2008年1月11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公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调整方案,并批准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报的交强险费率调整方案,新的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方案于2008年2月1日零时起实行。这是交强险自2006年7月问世以来第一次“改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1日后,与交通违法事故挂钩的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车主在上一年度交强险保单期满进行续保时将享受浮动费率,安全驾驶者可享受优惠的费率,交通肇事者将负担高额的保费。也就是说,一辆车如果多次出险,来年的保费就会很快上涨,而常年遵守交法不出险的,保费会逐年降低,以此实现“奖优罚劣”。笔者为这一制度的出台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简称“交强险”),国务院于2006年12月29日以第482号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