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路很长,从产销量为零,到实现产销量领跑全球,跻身汽车制造大国之列;60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路很短,对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自主品牌产品研发,都还需要更多投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完成数量的赶超之后,科技赶超将使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全面领跑全球,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久陵 《轿车情报》2012,(9):36-37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到明年2013年也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如果以1983年划界,则后30年是从改革开放后建立合资企业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老人与中国汽车工业风雨同舟近60年。谈及改革开放30周年,他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4.
60年的回眸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本刊特别推出了《改革开放中的汽车"强国梦"》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专题文章,深入思考并总结中国汽车工业今天所取得成绩的归因,理性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的真实状态,并推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走向的战略对策,作为对中国汽车工业60华诞的献礼。60年的风风雨雨缔造了中国汽车工业今天产销量世界第一的成绩,也练就了中国汽车工业屹立不倒的实力与水平。中国汽车工业令国人自豪,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绚丽的中国梦,我们告别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及汽车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迎来了新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开始,整整走过了60年。从打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到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这期间经历了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整个60年难忘历程,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已经  相似文献   

6.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12,(36):15-17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工业制造大国,足以自豪。在迎接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华诞之时,要善于总结60年来,特别是30年、10年的成功经验和成绩。坚定信心,不要盲目自贬。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到明年2013年也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如果以1983年划界,则后30年是以建立合资企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大发展阶段。近10年则是以自主品牌企业的蓬勃兴起作为显著特征。198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39886辆,只占当年美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汽车弱国变成了一个汽车大国。我国汽车产量增加了60倍。而轿车产量从1978年的2640辆,增加到2007年的5071199辆,足足增加了1920倍。其中以建立合资汽车公司为契机,推动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曾规定了合资企业第一年国产化率应达到40%,第二年达到60%,以保护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政府不能限制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总成和关键部件进行组装汽车,也就是说,允许企业以CKD或SKD的方式生产整车,并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因此在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零部件先行向总装先行转变。  相似文献   

9.
王裕平 《时代汽车》2009,(10):14-17
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9月19曰下午分别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代表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水平和发展成果的几款新品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吸引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正>时光荏苒,甲子轮回。60年的春华秋实,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正在迈向由弱变强的伟大历史进程。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再次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越2000万辆,并连续五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就将在世界汽车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也必将成为世界汽车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国汽车人开启了迈向汽车强国梦的新篇章,这是几代中国汽车人为之前仆后继、坚持奋斗的伟大理想。历史经验表明,单纯的产量成就不了汽车强国之梦,简单的销量  相似文献   

11.
60年与10年     
《时代汽车》与我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10年,记录着汽车行业的辉煌过去,虽然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并不平坦,但我们坚信,走过6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只是中国汽车工业新起点、新挑战的开始,期待着经历并记录下一个辉煌的10年。  相似文献   

12.
一汽为何建在中国的东北长春的孟家屯?东风公司(二汽)又如何被建在了处于秦巴山区的小镇十堰?……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八第二个五十年的时候,第一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设者,不少人没能看到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离开了人世。而健在的也越来越少。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初期或波澜壮阔,或荡气回肠,或发人深思,或催人泪下的艰难历程,不少已经被人淡忘,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正处在渐渐被封存的危险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金  王渺林  陈征 《车时代》2008,(8):96-125
保时捷汽车公司的历史只有60年,但保时捷人的历史却超过百年,这也是保时捷汽车在德国拥有如此地位的根本原因,保时捷的家庭史,几乎就是半个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7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却是一片空白。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篇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基础薄弱,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汽车大部分来自国外,甚至有些车在国内的维修都是难题。这种窘境激励着老一辈汽车人,他们从零开始,奋发图强,用忘我的革命精神开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工程。195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引进苏联技术后开始生产卡车,由此,中国的汽车工业奏响了恢弘的序曲。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汽车市场研究的开拓者、全国乘联会的创始人饶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4日16时25分在上海离世,享年72岁。饶达先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继承和发展者,他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和乘联会壮大呕心沥血、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同时,饶达先生也是《汽车与配件》杂志的长期颐问。编辑部全体同仁为中国汽车行业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感到深切悲痛。愿饶达先生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09,(10):18-29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新中国“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后,上海大众、北京吉普等首批汽车工业领域合资企业成立,与外商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而这些企业,如今已成为改写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中坚力量。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轿车如今也已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 汽车工业的变迁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最近举办的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向好做出重大的贡献,“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汽车产业将是一个不能动摇的支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在祖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边回忆那些曾经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车型,一边去为逐渐成熟的自主品牌汽车喝彩吧。  相似文献   

17.
许晖 《汽车之友》2023,(9):10-13
七十年波澜壮阔,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开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创新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投身其中,我们都是汽车的追梦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1月7日中国·西安2019年,是《汽车电器》创刊第59个年头。创刊近60年来,《汽车电器》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肩负着记载和传播汽车工业先进技术与成果的历史责任,深切关注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动态,紧密追踪行业技术变革与发展,是我们汽车人的交流平台和窗口。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  相似文献   

19.
走近轿车、认识轿车 1980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决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中国船舶工业公司等全国性的专业公司,将原来的行政管理经济转变为“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1980年下半年,我被告知,国家将要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我是筹备人员之一。我的汽车生涯又出现重大转机。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末汽车诞生到1901年中国引入第一辆汽车并没有经过太长的时间,类似福特T型车这样的全球经典车型也没有错过在东方大国露脸的机会。然而尽管中国人从不缺少对汽车的热情,中国的汽车工业却开始的非常晚。当新中国成立后,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正式起步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落后世界半个多世纪之久。经过了几十年漫长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次较大变化,第一批开拓市场的合资企业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尤其是轿车的生产从此上了一个台阶。这无疑为今后汽车进入日常生活,走入家庭奠下了第一块基石。此后中国生产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与世界同步程度越来越好,备受瞩目的自主品牌也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顾国产车的过程可能会让人觉得亲切而朴实,也许许多人已亲身体验过其中的部分车型,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下这些国产车的辉煌,希望能够找回久违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