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混合接头(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相结合)及方钢管约束对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制作混合接头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无约束的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试件各1根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各桥墩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构延性、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残余位移等抗震性能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压弯破坏。与无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水平荷载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更高;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采用混合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滞回曲线更饱满、无明显捏缩,抗震性能更好。对于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增大轴压比和降低长细比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但降低了延性;增大约束系数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延性,建议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的轴压比≤0.3,长细比≤12,约束系数取0.58~0.90。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混凝土填充高度对部分填充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混凝土填充高度的不同设计了4根桥墩柱试件,其中1根空钢管桥墩柱和3根部分填充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柱。通过在桥墩柱顶施加恒定的轴向压力及水平低周往复荷载的拟静力试验获得各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破坏形态等试验数据。利用各试件荷载-位移骨架包络曲线和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凝土填充高度对该类桥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填充没有改变桥墩钢管局部失稳的破坏形态,但延缓了钢管失稳变形的发展;同时随着混凝土填充高度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达到极限承载力后,承载力下降随着混凝土填充高度的增加变缓,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毛燕  韩旭  李鹏飞  李万恒 《公路》2023,(3):219-225
随着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极限跨径不断被刷新,拱肋作为其主要承压构件,其结构趋于细长化,稳定问题日益突出。针对钢管混凝土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稳定问题展开了研究,针对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静、动力失稳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随机动力荷载作用下动力稳定的高效分析方法,并以既有的地震台试验研究为例,对CFST拱进行了抗震稳定分析,并对拱肋的截面、几何、结构等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CFST拱的动力稳定性对几何参数的变化最为敏感,在大跨度拱桥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初始缺陷的影响。当CFST拱的矢跨比为1/4时其抗震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涛 《公路》1996,(1):10-13
三峡工程的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黄柏河特大桥采用空间框架杆-四连形板混合单元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抗震验算。并分析了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特点,为该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是将预制混凝土墩柱插入承台预留的凹槽内,在间隙中填充混凝土或灌浆料连接形成的装配式结构,承台预留槽内设置波纹钢管以增强对桥墩根部的横向约束。开展承插式拼装桥墩和现浇桥墩2组试件的拟静力荷载试验,研究了承插式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以及波纹钢管的横向约束效应,并通过相关影响参数的模拟分析,探讨了承插深度、灌浆料强度和连接界面处理方式对承插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其抗震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钢管约束承插式桥墩柱脚形成的塑性铰区域及破坏形态与现浇桥墩基本一致,承载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但破坏时极限位移提高约20%,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所提高,波纹钢管约束承插式拼装桥墩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随着承插深度的增加,承插式桥墩的抗震性能随之提高,当承插深度超过0.6D(D为墩身直径)时,其抗震性能提升趋于缓和;当灌浆料强度达到桥墩主体混凝土强度后,继续增加强度对桥墩抗震性能影响不大;相对光滑界面连接,波纹键齿和梯形键齿连接的承插式桥墩承载能力分别提高约30%和26%,累积耗能分别提高20%和15%,波纹键齿连接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息县淮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比了采用105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以及主跨100m,边跨75m钢管混凝土塔柱斜拉桥两种方案,确定钢管混凝土塔柱斜拉桥为推荐方案。介绍了斜拉桥的主梁、主塔、斜拉索以及基础的构造设计。并对结构的静力性能、动力性能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结论,有关经验可作为同类桥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部分充填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对2座采用此类桥墩的两跨高架桥缩尺模型(相似比为1:6.7)进行了强地震动输入下的破坏性振动台试验,研究无偏心部分充填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和有偏心部分充填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破坏机理和地震响应。研究发现无偏心桥墩在墩底附近产生了均匀的钢管局部屈曲变形和明显的水平裂缝,而有偏心桥墩并没有产生水平裂缝,所以无偏心桥墩的纵桥向墩顶位移远大于有偏心桥墩。同时,受横桥向恒载偏心的影响,有偏心桥墩的墩顶横桥向位移和墩底局部屈曲变形主要集中在靠近中轴线的一侧,塑性发展区域也大于无偏心桥墩,这使得其墩顶横桥向最大位移大于无偏心桥墩。不过,由于有偏心桥墩并未发生开裂,所以其横桥向残余位移与无偏心桥墩相差不大,均在3 cm左右,验证了有偏心部分充填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若经过合理的截面设计,其抗震性能也能满足既定的要求。此外,恒载偏心使得有偏心桥墩在横桥向两侧所耗散的能量不相等,可能会导致其横桥向两侧的累积塑性变形存在差异,不利于其优越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设计有偏心部分充填圆形钢管混凝土桥墩时,需要合理选取混凝土充填高度和径厚比等结构参数,减少恒载偏心对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结构设计计算目前还没有规范可遵循.以主跨300 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南宁市永和大桥为例,介绍了该桥结构的设计计算,包括结构静力(全桥受力、稳定和扣点局部)和动力(动力特性、抗风和抗震)计算与验算,还介绍了实桥荷载试验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计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交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圆钢管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实例,对钢管混凝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胡肖强  申哲会  王金峰 《公路》2011,(12):59-63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模型,采用反应谱理论对桥梁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计算其动力特性.对考虑结构初应力与不考虑结构初应力两种工况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初应力对该桥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