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行驶过程中由路面引起的汽车振动能量耗散问题,提出了基于汽车振动二自由度单轮模型的能量耗散特性频域分析方法。采用汽车振动二自由度单轮模型推导了模型的频率响应,确定了能量耗散振动响应量及其频率响应。将路面激励功率谱密度与振动响应量的功率谱密度和均方根值相结合,建立了能量耗散振动响应量统计特性和振动能量耗散平均功率的表示。采用Matlab开发了汽车振动二自由度单轮模型的能量耗散特性频域分析仿真程序,通过3种分析方案研究了由路面引起的汽车振动能量耗散特性。结果表明,汽车振动能量耗散平均功率与速度和路面等级相关,受到路面等级的影响较大;在以B级路面为主的国内城市行驶工况下,由路面引起的汽车振动能量耗散平均功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曲轴纵向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纵向振动的计算方法和振动特性,首先分析了曲轴产生纵向振动的两种等效激励源-弯曲-纵向耦合力矢和扭转-纵向耦合力矢,建立了简化模型和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作用下的统一运动方程,并分析了求解方法和步凑,用新设计的扭/弯/纵振动测量仪实测了曲轴自由端的纵向振幅,与计算结果相当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汽车发动机轴系纵向振动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立军  段敏 《汽车工程》1998,20(6):356-361
本文从减小汽车纵向角振动出发,分析了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问题,给出了前后悬架固有频率比值与汽车质心位置,簧载质量分配系数ε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了4自由度模型的角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匹配后的汽车俯仰加速度均方根值可减小约30%。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五自由度汽车振动系统模型,以CA1026LF轻型货车为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悬架非线性弹性特性对纵向角振动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方案并研制出具有非线性一特性的扭杆悬架控制机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明显减小汽车制动工况下的纵向角振动。  相似文献   

5.
汽车高速振动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应用ADAMS软件建立多自由度汽车振动模型的方法,并且建立与实际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结构相对应并考虑内外激励的43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汽车高速行驶时影响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车用发动机曲轴扭振与整车传动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能准确地反映出发动机装入载货车后扭振情况,应正建立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对CA1150PK2L2T型载货车伟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当量系统的转化和计算,利用汽车传动系统扭振计算程度对CA1150PK212T型载货汽车传动系进行了扭转振动计算。  相似文献   

7.
键合图理论在汽车纵向角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汽车5自由度振动系统的键图模型并推导出状态方程,以垂直振动、纵向角振动能量最小和控制能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状态反馈原理代化出前悬架减振器的最佳控制力,对汽车驶过三角形单凸起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主动控制悬架的汽车,其纵向角振动得到明显的衰减。  相似文献   

8.
汽车振动舒适性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郧 《湖北汽车》1994,(4):13-23
提出了评价汽车平顺性的综合指标--汽车振动舒适度Cv,并通过对ISO2631,GB4970,BG/T12477等标准的研究,用振动舒适度将汽车座椅处的振动和速度均方根值与人对汽车振动舒适性的主观感觉联系起来,并运用不同车速,测量位置的加权矩阵函数计算出汽车总的振动舒适性指标,用于评价和比较汽车的振动舒适性,解决了由于不同车速,测点的振动不同带来汽车平顺性难以评价和比较的问题,并实际应用于某旅行客车的振动平顺性的测量和评价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动系的弯曲振动及其对汽车飞轮壳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CA141汽车飞轮亮出现早期裂纹这一实际问题,将飞轮壳的强度与汽车传动系的弯曲振动结合起来研究。建立了传动系的弯曲振动模型,计算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响应,计算了飞轮壳和离合器壳所受最大弯曲角的响应。建立了飞轮壳及离合器壳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飞轮壳及离合器壳的等效螺旋弹簧刚度,从而将飞轮壳的设计与修改同传动系的弯曲振动及飞轮亮的强度直接联系起来,本文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取得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整机振动试验的相干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淑敏  刘继承 《天津汽车》1997,(1):26-29,44
根据偏相干理论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一种有序输入的实验模型,研究了汽车前后轮振动对前桥振动的影响,并用贡献率的形式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偏相干理论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考虑侧倾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建立起基于横向动力学的整车模型,并进行了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origins of vibration of an automobile rear axle with the object of establis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road-surface-induced vibratory inputs. This was achieved by measuring the vibratory acceleration of the rear axle of an automobile as it traverses straight sections of typically paved roads, at uniform speeds, then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by laboratory simulation.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significant levels of vertical, longitudinal and, to a much lesser extent, lateral vibrations. The main source of vertical vibrations is shown to be induced mainly by vertical displacements imposed by the road-surface irregularities on the vehicle tyres.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omponents are shown to be induced mainly by the engine and the drive-line (including tyre/wheel assemblies) as well as due to coupling between the vertical,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motions of the rear axle imposed by the geometry of the rear axle suspension.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各种常用轮胎模型的特点与应用范围,根据汽车操纵动力学研究的需求,在Matlab环境下运用魔术公式建立了轮胎动力学模型,并对汽车轮胎力与纵向滑移率,纵向力、侧向力及回正力矩与纵向滑移率、侧偏角、外倾角、垂直载荷的关系等轮胎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魔术公式轮胎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轮胎的动力学特性,适用于车辆动力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某款城市越野车在加速过程中横向耸动的现象,文章通过测试分析,发现半轴轴向派生力的激励频率与动力总成的横向模态耦合,是引起车辆横向抖动的根本原因。文章以人体感知,制定了车辆抖动的目标;以动力总成、悬置、整车和减振器组建12自由度模型,以此解析加速行驶工况下动力总成刚体横向模态;以半轴轴向派生力与座椅之间的振动数学模型,建立了车辆加速工况横向抖动问题的研究方法。CAE分析及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半轴的轴向派生力或动力总成的横向模态可以控制车辆的横向抖动。  相似文献   

15.
强风环境下斜拉桥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模态综合分析理论,在推导复杂车辆模型刚度、阻尼矩阵和建立车桥系统风荷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面考虑动力风载效应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结合桥例对强风环境下的斜拉桥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风下桥梁竖向位移响应受风载影响显著,横向位移响应主要由风荷载控制;低风速下桥梁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受风荷载影响较大;风荷载引发的桥梁振动对车辆竖向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横向响应由风载和桥梁响应控制,风载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明显。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析效率,可为其他类型大跨桥梁的相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路面随机激励下的汽车非线性悬架系统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洁 《汽车科技》2009,(2):20-23
基于滤波白噪声生成法模拟了路面不平度,建立了四分之一车辆悬架系统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线性化方法对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时域响应进行了研究,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悬架振动进行了数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用统计线性化方法求解汽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是可行而且可靠的,仿真输出量可作为评价汽车平顺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劭航 《时代汽车》2022,(2):172-17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振动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对于从事汽车专业工作的人来说,汽车振动仍然是个难以忍受的大问题,它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以汽车振动问题为切入点,选取汽车振动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汽车振动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汽车振动问题的优化方案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汽车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包括噪声控制技术在汽车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整车级别的声学品质目标设定、系统和元件级别的声振特性目标设定)、NVH仿真分析的置信度、NVH虚拟环境技术、车辆噪声控制的材料及结构技术等相关主题。  相似文献   

19.
唐中华  张志飞  陈钊  蒲弘杰  李云  徐中明 《汽车工程》2020,42(4):531-536,566
传递路径分析法是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准确有效的方法。试验传递路径分析耗时耗力且需要实制样车,为在整车开发初期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对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底盘的整车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预测车内声学振动响应,发现驾驶员右耳声压在38 Hz处以及驾驶员座椅导轨振动在59 Hz处存在较大峰值。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合成的声学振动结果与频率响应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虚拟传递路径法对两处峰值作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贡献量大的路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38 Hz处驾驶员右耳声压降低2 dB,59 Hz处座椅振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某PHEV车型空调系统为分析对象,利用一维仿真软件AMESim建立零部件模型、台架模型、整车瞬态降温模型,通过一维仿真计算结果与零部件测试数据、空调系统台架数据、整车空调制冷工况数据分析对比,表明一维仿真计算在汽车空调的开发中能够为性能目标达成的判断以及系统性能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