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滩信号塔     
阎林山 《航海》1993,(2):48-48
在上海延安路外滩江边.矗立着一座圆柱型塔式建筑物.上海人习惯地称它。外滩天文台”.但知道它作用的人已不多了。原来,这是一百多年前为航海舰船所建的发布时间和天气状况的信号塔。  相似文献   

2.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按照雷云的危害方式.雷击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和感应雷。雷击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有严重的危害,由此引发的火灾、爆炸、机毁人亡的事故触目惊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一般来说,人们能够注意直击雷对建筑物的破坏.但对感应雷的危害没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裴晓宇  张平  任振东 《水运工程》2004,(10):114-118
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基坑降水支护设计的一些体会和施工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对基坑降水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手段单一、定量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估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和GIS的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方法,实现整治建筑物损毁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界牌水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中,验证了BIM和GIS技术在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应用的可行性,实现了三维展示、建筑物损毁分析、航道演变分析、整治建筑物状况分析等功能,解决了整治建筑物维护分析手段单一、系统性评估不足的问题,可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维护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郑文光 《广东造船》2006,(1):41-44,40
消防船既可承担对港口、海上失火船舶的灭火救助工作.也可对沿江、沿海城市岸边建筑物的失火进行扑灭救助.并可兼有其他一些功能.如潜水支援、对海难事故进行搜救工作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6.
浅谈渠系建筑物设计中的冻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疆严寒地区渠系建筑物的特点,分析了渠系建筑物的冻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渠系建筑物设计中的冻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港工技术》2021,58(3)
以DJI Phantom 4 RTK消费级无人机为例,获取了长江口整治建筑物的大量航拍影像,经内业处理制作了整治建筑物的数字正射图和三维高程模型产品,并结合野外检查点进行了精度评定,最后在数字产品的基础上分析了整治建筑物的现状及部分构件的沉降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消费级无人机成果形式丰富,可发现整治建筑物局部损坏及较大沉降情况,可代替传统整治建筑物巡查方式,为整治建筑物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08,(6):67-68
从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内河航道分会获悉,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截至2007年底,我国内河航道的通航总里程已经达到13.3万公里,位居世界内河第一。据介绍,2007年,我国继续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全年共整治内河航道建筑物3296座,主要过船建筑物(含上行、下行)过货量达19亿吨,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19座和1.72亿吨(不含三峡船闸)。目前,长江、珠江、淮河水系河段均可通航,  相似文献   

9.
思林水电站过航建筑物为500t级垂直升船机,是目前贵州省境内第一个在建的大型过坝通航建筑物。本文介绍了恩林水电站通航建筑物布置,包括建筑物型式选择、参数选取和结构布置。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枢纽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且这类工程因需同时满足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对水流、泥沙条件的要求,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往往会遇到枢纽中各建筑物布置合理与否问题,需要妥善处理.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作了多方案的比较,提出了较合理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根据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模型试验成果,全面介绍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此文从春季流冰冰体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的破坏形式、破坏部位和破坏程度着手,分析了春季冰凌对建筑物的损害及防护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防止冰排撞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由于陆地面积有限,所以港口岸线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水工建筑物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水工建筑物。众所周知,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是重大的,是能够直接决定建筑物的质量,但是在水工建筑物中,由于岸线较长,地质情况复杂,允许工后沉降小,因此必须重视软土地基处理,才能保障水工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软土基的处理工作也随着水工建筑物的增加得到了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此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工建筑物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工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摒弃不合理的因素,提升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保证水工建筑物功能的实现。本文从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内容出发,分析了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方法,有利于保证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4.
长江福姜沙水道通航船舶密度大、大小型船舶夹杂且小型船舶习惯航路复杂,船舶临时停泊水域及锚地长期紧张。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工程完工后,小型船舶可能误入、闯入整治建筑物水域,对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及通航船舶的自身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通过整治建筑物警示保护方案研究,对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保护和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某城际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了盾构隧道近邻建筑物桩基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盾构近邻穿越建筑物桩基时桩基与盾构隧道结构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筑物桩基的存在对盾构隧道的受力有不利影响,而桩体的存在对盾构引起的变形有隔离作用。通过隔离桩的设置可以达到降低建筑物沉降与倾斜的作用,并对隔离桩桩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强夯对周围已建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强夯法加固地基时,夯击能、夯点距离、夯击数等因素对周围已建建筑物的安全的影响。通过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地基位移、建筑物的变形等项目的监测来确定强夯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强夯对建筑物影响分析采用地震烈度对建筑物危害标准进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22,(1):68-73
长江上游存在众多航道整治建筑物,综合评价其技术状况对航道建设规划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对长江上游5座整治建筑物进行了验证评价,并通过数学期望公式量化建筑物具体技术状况值。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典型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等级评价与相关维护管理部门对航道整治建筑物历年评价契合度较高,符合航道整治建筑物评价的客观规律,量化技术状况值满足工程实际状况,建议对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量化值为50~70展开相应损毁部位的维修,70~80应加强观测、巡视。主槽浅区航深、航道整治建筑物坡比、坝身水毁体积比为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评价的主要潜在影响因素,日常管理维护应重点关注冲刷坑发展态势、边坡稳定性、主槽浅区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无人机航测技术特点,以及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无人机航测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思路,通过长江下游东流水道整治建筑物航测实例成果就如何集合无人机航空摄影的优势,有效的解决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的难题,进行探讨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内河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通航建筑物的建设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10年来一大批高水头大型通航建筑物相继建成,使我国跻身世界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建设前列。重点围绕通航枢纽及船闸水动力学的研究难点及关键技术,总结分析了多年来所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基于新形势下的建设要求和面临的挑战,对通航建筑物水动力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天然弯道(不考虑潮流影响),以航道宽度作为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提出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天然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与船舶的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密切相关。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越大,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也越大。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天然弯道流致漂移量、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和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数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