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目的:早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以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为主,较少对服务城市外围组团的市域铁路提前谋划布局。重要廊道大多被城市轨道交通占据,穿越中心城的市域铁路选线极为困难,市域客流直达中心城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研究市域铁路与已建地铁贯通运营,对减少换乘、充分利用既有廊道,吸引客流、降低投资、提升市域铁路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结合已建地铁技术标准,市域铁路与已建地铁贯通运营宜采用双流制式车辆;(2)建筑限界需满足双流车辆落弓通行;(3)宜采用AC 25 kV和DC 1 500 V供电模式;(4)不同供电制式的供电系统之间应设置实现转换的过渡中性段或系统分离区;(5)信号系统为非互联互通产品时,需采用同一厂家产品满足兼容性;(6)双流制式一般适用架空接触网,过渡段架空接触网宜采用带中性的绝缘锚段关节形式;(7)贯通运营应结合既有线路配线方案选择具备折返条件的折返站,设置市域铁路的初、近、远期开行交路;(8)通过分析贯通运营在车辆、供变电、信号、接触网、工程配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突破市域铁路与已建地铁贯通运营技术障碍,为开行跨线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域(郊)铁路为优先考虑模式,但当前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技术标准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基于直接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改造既有铁路后开行市域(郊)列车和利用既有铁路通道新建市域(郊)铁路3种建设模式,应用调研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从运输组织、正线数量、速度目标值、车站分布、车辆编组、既有设施利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不同设计场景下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主要技术标准,得出以上6个方面具体设计参数取值或应采用的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后续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项目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河边下穿框架为昆安高速公路下穿既有成昆铁路而设,相交处公路路线为直线地段,与既有铁路交角α=21,°框架跨径为2×16.1 m,下穿框架长度设计为290.54 m。主要介绍下穿铁路框架的设计、计算情况及既有铁路采用B型便梁两次架空铁路,并在不移动纵梁的情况下B型便梁由简支梁体系转换为连续梁的施工情况。重点介绍该框架桥在保证既有铁路基本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时在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蒙发铁路专用线与李家塔专用线并行不等高,在DK0+550~DK1+790段,高差较大,为确保既有铁路的正常运营,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合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水泥土墙支护工程处理方案,满足既有铁路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借鉴当前广泛采用的铁路电缆槽应用经验基础上,结合既有普速铁路特点和现场需求研制一种新型铁路综合电缆槽,该电缆槽具有使用年限长、强度高、重量轻、承重性好等优点,并具有较完善的防松防盗设计,可在既有普速铁路改造中使用,也适用于设计时速200 km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  相似文献   

6.
山西中南部铁路线路穿越莱芜矿区,由于垂杨铁矿非法向铁路方向开采,导致铁路线路走行在采空区影响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广泛收集并消化吸收莱芜矿区及区域地表移动规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矿床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开采方式等因素,按工程地质类比法,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找出安全可靠的铁路廊道通过矿区。通过方案比选,推荐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绕避了港里村等重大拆迁工程,工程可实施性较强的沿汇合大道方案。矿区铁路可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进行铁路选线,可有效缩短铁路安全廊道的距离,大大减少压覆矿藏的数量,对矿区铁路选线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毕创 《铁道勘察》2023,(4):59-63
既有铁路站场断面测量时存在GNSS-RTK卫星信号差、测量效率低、测量条件困难等问题,故提出一种采用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既有铁路站场断面测量的新技术,该系统可在无GNSS-RTK信号的条件下快速高效地采集测量区域内密集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SLAM算法和点云配准算法的研究,从理论上验证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铁路既有站场断面测量的可行性,随后以广州东站改造工程项目为实例,制定详细的测量流程,经过路线规划、控制点布设与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预处理、点云配准与拼接、多源数据精度评定等一系列测量步骤的实施,得到背包式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既有铁路站场内的断面测量高程中误差为0.025 m,满足既有铁路站场断面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既有铁路提高列车速度,对铁路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既有铁路广泛使用的工频轨道电源,提出一种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新型25Hz轨道电源进行替代。该电源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全桥逆变技术和短路保护技术,将110V交流输出和220V交流输出整合在一个模块中。详细论述了该电源模块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负载短路引起的模块输出中断、雷电保护及牵引电流干扰等关键问题,使模块的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模块内嵌入了监控单元,具有告警、通信、数据采集、控制等功能,使远程监控成为现实,减轻了工作量。该电源模块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实际使用证明,该电源可以替代目前的工频电源。  相似文献   

10.
黄远宏 《铁道勘察》2007,33(1):21-23
提出全站仪加掌上电脑的既有铁路测量新方式。介绍了基本计算原理,可实现的测量项目。系统达到的效果等。该方法能保障既有铁路测量人员人身安全,提高劳动效率及测量精度,增强数字化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韩冰 《中国铁路》2022,(3):81-86
汉沽—曹妃甸铁路建设对曹妃甸港融入渤海经济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天津、唐山城市规划和既有铁路概况的基础上,根据地区运量预测情况、技术标准,对汉沽—曹妃甸铁路工程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利用既有路网布局合理性、铁路长度、工程实施难度、既有工程改造难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性、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工程投资等方面对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最后推荐汉沽—曹妃甸铁路工程采用南堡站接轨方案,该方案可实现铁路自身点、线、面协调统一,同时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规划城际铁路需穿越河南省西北部广泛分布的煤炭矿区,该区域煤层具有埋藏深度大、可采层数多等特点。为减少占压煤炭资源和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结合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煤矿开采情况,采用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对两个采空区间安全廊道进行稳定性分析。受断层的抑制作用,安全廊道地表变形呈现出两侧大、中间小形态。其中,两条断层所夹的区域西侧的最大变形量达到了400 mm,东侧的最大变形量为40 mm,中间区域的变形量较小,一般为2~20 mm。综合考虑煤层厚度、埋深、开采方式、形成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将评估场地分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不稳定区。研究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安全廊道多属基本稳定场地,在采取适当措施后,可以进行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二十里堡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和涵洞工程,针对该隧道埋深浅、围岩差的条件,设计采用了双层大管棚和CRD工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本文对管棚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采用数值方法,就施工方案对既有铁路和涵洞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层大管棚及CRD工法施工技术方案可以满足浅埋暗挖穿越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勇 《中国铁路》2022,(2):140-147
利用既有铁路是发展市域(郊)铁路的优先考虑模式。针对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项目特征,从城市条件、客流条件、既有线条件和经济性4个方面构建层次化指标体系,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基本条件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金华市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多个方案进行评价,遴选最优方案,结果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适性,可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项目提供决策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铭凯 《铁道勘察》2007,33(6):88-91
福州机务段电力机车辅修库工程紧邻既有铁路及一座铁路中桥,并坐落在河道上,工程地质状况复杂,且本设计与既有铁路桥在平面位置上发生冲突,必须改变原设计基础结构形式,并对既有铁路桥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介绍了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施工要求。该工程交付使用至今已4年多,与工程紧邻的既有铁路桥没有发生异常,库内桁吊走行平稳,说明本方案的处理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我国在城市密集区既有铁路车站采用TOD模式进行综合开发的第一个大体量项目——重庆铁路沙坪坝站区改造项目,分析既有铁路土地采用TOD模式综合开发的设计方案、运作模式和过程、工程内容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总结提出对既有铁路车站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下穿既有铁路的站房深基坑施工往往是既有铁路大型客站改建工程的控制工程。宁波站站房及地铁基坑位于深厚软土地区,结合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经比选推荐采用铁路钢格构柱便桥上跨软土深基坑的设计方案,并对该便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在国内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该便桥方案是一种新型铁路便桥结构,对工程缩短工期、确保安全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软土深基坑与铁路线路交叉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铁路边坡支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既有铁路旁深基坑开挖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多种支护方案,通过经济指标比较确定采用部分放坡+小护壁桩的支护结构,确保了基坑边坡稳定和既有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加筋水泥土桩在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路基病害及运能提高等因素,部分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强度已无法满足当下运营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为了不影响既有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营,提出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固措施。结合朔黄线某路基现场试验段,介绍该加固措施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操作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采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是可行的,施工期间线路正常运营,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高速重载铁路对铁路工务部门线路维护、维修提出了新要求。阐述了高速铁路既有曲线正矢的测量方法及工作原理,设计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铁路线路曲线检测仪。该检测仪采用先进的传感、激光检测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有效解决了铁路工务部门繁重的曲线正矢测量任务,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满足铁路工务对高速铁路既有曲线正矢测量的需要,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