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FG桩桩-网结构地基抗液化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加固前后液化区域分布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抗液化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未加固饱和粉土地基在加载加速度大于0.2g时,几乎全部液化;加固后饱和粉土地基在加速度幅值为0.1g时,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附近有小面积的液化,随着加载加速度的增大,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积液化进一步加大,并逐渐向桩间土发展,当加速度幅值达到0.4g时,路基发生完全液化;超静孔隙水压力随加载加速度幅值的增加而增大.CFG桩桩-网结构地基能够有效地抑制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的副产品,既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优质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供应以铁路运输能力大、费用低而广泛采用.目前国内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容积一般在100 m3以下,和大多数100 m3以下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一样为卧式储罐.下面就两者在其设计上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液化石油气液体所致化学性烧伤一例报道如下。陈××,男,46岁,某车辆段车辆钳工。患者于1983年4月4日上午7时左右维修餐车液化石油气设备时,不慎被自高压气化罐底部冲出的液化石油气液体溅到右手背及左裤腿上。当时手裸露在外面,左腿两层裤子被浸透了一大片,直达皮肤(约  相似文献   

4.
陈爱丽 《铁道车辆》1993,(10):26-29
从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特征及其罐车罐体基本参数的确定,容器类别的划分,材料选择,罐体设计,受压元件的计算,对制造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液化石油气罐车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液化石油气罐车的概况及设计依据的主要文件和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地铁2号线3个连续区间的隧道气温进行测试,分析隧道气温在夏季最热月和冬季最冷月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隧道气温比冬季隧道气温高,夏季和冬季隧道气温分别在23.5~27.5℃和16.5~20℃之间变化;当室外气温达到30℃以上时,隧道风机对隧道气温有提升作用,车辆运营和停运时分别可提升约1.5℃和2℃。车辆运行时,冬季和夏季隧道气温均以行车间隔为周期呈锯齿形变化,冬季可能出现倒锯齿形变化;车辆运行与停运时隧道气温比较,夏季车辆运行时高,冬季车辆运行时低;夏季区间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时隧道中部气温与隧道长度无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是保障液化气进口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换装效率,保障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口岸液化石油气换装效率和质量,概述液化石油气运输现状,在现有液化石油气铁路运输相关规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作业流程,提出在宽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机车后隔离+宽轨罐车整列编组"、在准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1次取送1组罐车"的作业方案,并根据相关机车、车辆参数和运输需求,分析确定各线路有效长和线路条数,提出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平面方案,为类似铁路专用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晋卫 《铁道货运》2010,(11):31-35
通过阐述事故树分析原理,从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3个方面对液化石油气罐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为顶上事件,编制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事故树。对液化石油气罐爆炸事故树进行分析,求出事故的最小割集,并计算得到事故的结构重要度顺序。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着力解决液化气罐车质量问题、加强对押运人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和施救网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液化石油气燃料已经步入千家万户。各地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其运输益显重要。在此情况下,科研人员提出了《开发大型液化气体铁道罐车》建议书,1989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复立项,铁道部批准了《研制100m~2液化气体罐车》整体方案,这就为新型罐车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巴陵石化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研制的LPG100型液化石油气体铁道罐车,于1993年9月中旬在岳阳通过了由中国石化总公司、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震液化的理论分析,系统阐述了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通过分析孔隙水压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饱和砂土液化的性状.这对研究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工程治理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编制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事故树,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出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二甲醚生产项目的开工和投产,二甲产品的运输也提上日程,利用既有的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将是一个可选的方案.从技术、经济、政策3方面对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二甲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证明用铁路液化石油气罐车装运二甲醚可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富世慧 《铁道货运》2011,(11):25-29,1
在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编制铁路运输液化石油气事故树,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求出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饱和砂土在振动力作用下会发生液化,而液化的程度又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将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建立饱和砂土液化预测的模糊神经网络系统。该系统是1种前向多层网络,它将传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基本元件和功能与具有分布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相联系,通过实际工程样本数据训练获得系统模糊推理中饱和砂土液化的基本参数,从而优化推理系统。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建立饱和砂土液化的模糊规则,剔除对饱和砂土液化影响不大的因素,突出对饱和砂土液化影响较大的因素。系统以饱和砂土的相对密度、标准贯入击数、上覆有效应力、振动力幅值等参数作为预测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指标,预测砂土在振动力作用下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应用该系统对实际工程中35个饱和砂土样本进行液化预测,其结果与工程实际有很高的符合度。  相似文献   

14.
液化石油气罐车内残渣的性能和危害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石油气罐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罐底累积出一层主要成份是硫化亚铁的残渣。残渣表面能吸附大量的液化石油气残液。干燥的硫化亚铁裸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起系列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自燃现象,会引起火灾与爆炸。大、中修罐车时,对罐内进行清水浸泡置换与蒸汽煮洗后,还必须将残渣清除干净,经监测鉴定安全后,方可打磨、动火维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单层双跨断面形式结构,开展饱和地基土自由场、结构整体位于可液化土层、结构底部存在可液化土层、结构位于非液化土层共4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通过分析地基土的宏观表现、位移响应、动土压力响应以及结构位移响应,研究可液化土层分布对土-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输入地震动正负波幅值不对称和地基土不均匀震陷影响,地基土表层的喷砂、开裂、冒水现象表现出不均匀性,结构上浮会加剧液化现象的不均匀性;土体液化造成结构上浮和地基土沉降,使二者产生相对位移,当相对位移较大时土体易出现较大贯通裂缝,使得超静孔压消散,液化现象得以缓解;地基土水平向位移在结构底部存在可液化土层工况时最大,在结构整体位于可液化土层工况时次之,在结构位于非液化场地工况时最小;可液化土作用在结构上的动土压力大于非液化土,导致结构整体位于可液化土层时上浮较大,仅底部存在可液化土层时会加大结构侧墙顶底动土压力差。  相似文献   

16.
带压密封技术主要由专用密封剂、专用施工工具、专用夹具和现场封堵操作4部分组成,其原理,在管道、阀门等发生带压外喷泄漏时,建立一个新封闭空腔,将密封剂强注封闭空间内,迅速固化,以堵塞泄漏孔或通道。液化石油气站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夹具,备有手动液压油泵、高压注射枪等专用工具,选择合适的密封剂。万一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按操作要领安装夹具和注入密封剂。  相似文献   

17.
对有、无饱和砂层(地震液化层)场地打入桩的施工效果进行分析,认为饱和砂层对沉桩阻力有较大影响。修订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的锤击动力公式时,宜考虑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罐体是1个承受内压的钢制焊接容器,由筒体和封头两部分组成,其装运的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硫、液氨等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特性,在常温下有一定的压力.为了确保铁路罐车安全运行、使用和进行充装作业,在规定的使用温度和对应的工作压力下,罐体应保证储运的安全、可靠.如果满载液化气体的铁路罐车在使用和运输当中,因罐体缺陷故障造成储存的介质严重泄漏,冒出浓浓的白烟,一旦遇上火花便会起火爆炸,轻则烧毁火车,重则危及铁路沿线附近居民的安全、中断铁路运输,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缺陷问题应充分重视.衡阳车辆段在十几年对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罐体故障的处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对罐车罐体在运用中的常见缺陷与处理有1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郗宁 《铁道勘察》2013,(4):39-42
对三轴压缩试验中常用的真空缸内抽气和压力室内抽气两种抽气饱和方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抽气过程中试样的孔隙水压、空隙气压和有效压力差异。分析得出,采用压力室内抽气饱和法时,试样将会承受一定的有效压力并发生固结,这一预先的固结过程将会对试验得到的固结不排水剪强度产生影响,使黏聚力明显增大,而摩擦角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我局机务段地处密集居民区,最近的居民楼离该段围墙不到4m。该段每夜21时以后接收5~6台洗检蒸气机车,洗检前需排空锅炉。这时机车锅炉內的压力一般还有4~6kg/cm~2,溫度约为200℃。当打开排气阀,一股高溫气流喷射而出,产生高强度喷气噪声。每台机车排空需要90~120分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