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提高麦谷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超声波-离子液体预处理麦谷蛋白.在单因素影响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解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离子液体辅助麦谷蛋白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麦谷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麦谷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离子液体体积比、超声波功率、料液质量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离子液体辅助麦谷蛋白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87. 7 W、超声时间6. 3 min、水/离子液体体积比值0. 85∶1、料液质量浓度20 g/L,在此条件下,麦谷蛋白水解度实际值为10. 67%±0. 046%,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抗氧化试验表明,超声波-离子液体处理后,麦谷蛋白酶解产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和螯合Fe2+能力分别比处理前提高了28. 45%和14. 52%,其还原力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电导检测器-离子色谱同时测定潜艇舱室气体中的F-,Cl-,NO2-,NO3-,SO42-等五种无机阴离子分析方法.使用Shim-pack IC-A2(5.0mmφ×5cm)离子色谱柱,以0.75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 4.2)为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可以较好地将五种阴离子进行分离,其中F-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5.9%.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绿色木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5.0 g/L硫酸盐纸浆作为碳源,纤维素酶活值为27.956 IU/mL,其值是以纤维素作为碳源时的2.19倍。当培养基中以2.0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时,纤维素酶值活可达58.461 IU/mL。当培养基中添加2.0 g/L葡萄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另外,菌丝体的最佳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4.
采用明胶平板筛选法从植物防风的根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内生菌株FFR3.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此菌株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以胞外蛋白酶活力为指标,对内生细菌FFR3的产酶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 g/L葡萄糖和7.5 g/L酵母浸膏是菌株生长产酶的较适碳源和氮源;无机盐MgSO_4·7H_2O、KH_2PO_4和FeSO_4·7H_2O浓度分别为3、5和0.1 g/L时有利于胞外蛋白酶的产生.菌株在发酵培养条件为2%接种量、50 mL/250 mL装液量、pH 7.0、转速180 r/m,温度37℃时,发酵48 h可获得较高的酶产量,蛋白酶活力可达633.19 U/mL,较初筛时的酶活力提高15.94倍.  相似文献   

5.
鲫鱼皮胶原蛋白理化性质及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鲫鱼皮为原料,采用酸法和酶法提取鲫鱼皮中的胶原蛋白,研究鲫鱼皮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及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鲫鱼皮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丰富的甘氨酸,含量高达32.65%左右.鲫鱼皮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由2条不同的α肽链和1条β肽链组成,是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鲫鱼皮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在波长218 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其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最高,而α-螺旋含量则最低.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浓度、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鲫鱼皮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自组装行为均有明显影响,在胶原蛋白浓度2.1 mg/mL、pH 7.2、NaCl浓度200~600 mmol/L和温度20℃的条件下,鲫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的自组装程度较好;在胶原蛋白浓度1.3 mg/mL、pH 7.2、NaCl浓度200~400 mmol/L和温度20℃的条件下,鲫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的自组装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染毒试片中残留正丙硫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本研究方法以ODS-C18柱(250 mm ×4.6 mm)作为色谱分离柱,80%甲醇:20%水(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的紫外检测器.结果表明,正丙硫醚在0.3~6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8mg/L(S/N=3),添加回收率在92%以上,RSD均在2.0%以下.这表明,RP-HPLC法可应用于染毒试片中残留正丙硫醚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酶解预处理的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白灵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在接种量100μL、自然pH、26℃的条件下固体发酵6 d,结果显示,发酵后的小麦麸皮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较未发酵样品提高了61.13%,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24.15%和36.06%.进一步研究上述发酵过程对小麦麸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后发现,发酵样品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提高了51.99%.为优化白灵菇发酵小麦麸皮的条件,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pH 5.5、接种量100μL、发酵时间6 d,此条件下甲醇提取液中总酚含量为0.321 mgGAE/mL,总抗氧化能力15.82 U/mL,较未发酵麸皮分别提高77.35%和77.75%.各因素对总酚含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发酵时间pH接种量;对总抗氧化能力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发酵时间接种量pH.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利用生姜中黄酮类化合物,选取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乙醇为溶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强度及超声温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通过L18(3^7)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生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在温度80℃,超声波强度80Hz,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min的条件下提取2次,提取效率最高.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黄酮提取液对不同菌株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生姜黄酮对4种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超声波条件下采用化学还原法,利用有机物为模板,制备了超细铜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超声条件及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对产物的形貌和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改善了铜粉产物的分散性,提高了铜粉颗粒的均匀度;表面活性剂组分变化极大地影响产物形貌,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组分可将铜粉的形貌控制为类球状、片状或带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对壬基酚(NP)污染水环境进行生物修复,丰富高效降解NP的微生物资源,从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得到两株NP高效降解菌SLY7和SLY8,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SLY7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SLY8为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通过摇瓶实验考察NP的初始浓度、p H、温度以及投菌量等因素对菌株降解NP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LY7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0℃,p H为8.0,接种量3%(V/V),振荡速率120 r/min,在此条件下,历时3 d,对初始浓度为10 mg/L的NP的降解率可达72.83%;菌株SLY8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p H为7.0,接种量5%(V/V),振荡速率120 r/min,在此条件下,历时3 d,对初始浓度为5 mg/L的NP的降解率可达64.43%.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性吸附分离水中的磺胺甲噁唑(SMX),采用纳米SiO_2为载体、SMX为模板分子合成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优化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MIP进行表征,并考察MIP对水溶液中SMX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MI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1∶8∶18、纳米SiO_20. 2 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 h. MIP对SMX的吸附受pH影响较大,pH介于2~4时,吸附量较大,pH大于5时,吸附量迅速下降.合成的MIP对水中SMX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吸附量达到8. 92 mg/g,是其结构类似物磺胺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的5. 6倍和7. 0倍,可用于废水中SMX的去除或水环境样品中痕量SMX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12.
一株茄镰孢菌对菲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菲的降解优势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了鉴定.考察了菌株对水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以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蔡司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菌丝呈树枝状,颜色呈白色.通过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所得菌株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或该菌的一个株系.所得茄镰孢菌为好氧真菌.投菌量、初始菲浓度和H2O2浓度对菲的降解影响较大.菲的最适宜降解条件为:投菌量8%~10%,pH值为6.0~8.0,H2O2用量为70 mg/L.在此适宜条件下,对于初始浓度为40 mg/L的菲溶液,在转速120 r/min、水温为30℃的摇床中培养5 d后,菲的去除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13.
方案着眼于业务的IP化应用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接口类型、高集成度、高灵活性的设计,将传统业务接口统一转换为n×64Kbps(n=1/4、1/2、1…128,下同)的同步串行接口,再进行IP封装处理,并可提供基于Web Sever方式的网络管理功能.方案架构上采用接口板+母板+主控板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可根据应用需求提供不同组合的接口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草鱼皮的附加值,采用酶法制备胶原蛋白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从5种蛋白酶中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出草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0 h、酶解温度46.5℃、加酶量7025.2 U/g;在此条件下,草鱼皮胶原蛋白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8.3%,为理论值的100.4%.超声预处理对草鱼皮胶原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或超声功率的增大,草鱼皮胶原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水解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超声功率100 W和超声时间10 min时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比未处理时提高了14.9%和20.6%.  相似文献   

15.
以某船用往复式空压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振动信号进行测试分析,定位故障源。为提取特征频率,选用独立分量分析(ICA)和经验模态分析(EMD)的方法对测试信号进行处理。选用合适的优化算法,通过仿真数据验证所选ICA优化算法的可行性;利用EMD算法将单通道测试信号分解为多通道信号,解决由于测试环境恶劣导致测试点不足而不能使用ICA算法的问题;导入ICA算法后进行盲源分离,判断故障原因。对故障空压机振动信号进行处理,EMD分解后初步分析发现:0.5×r/min冲击间隔明显;ICA处理后的频谱分析发现:1×r/min频率突出且伴随着2×r/min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并结合该空压机的历史维修记录和振动机理,提出故障检修方案。对检修后的空压机进行回归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机振动烈度大幅减弱,主要频率的幅值也显著降低,检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唐政 《船舶工程》2017,39(5):81-84
以蔗糖为碳源,以磷酸为活化剂,在浸渍比(磷酸质量/蔗糖质量)2.5、活化温度550℃下制备活性炭,在膨化温度900℃和膨化时间25s下制备膨胀石墨,复合膨胀石墨/活性炭吸附剂,并测试膨胀石墨密度0.02g/cm3~0.05g/cm3、乳化油流率0.07mL/s~0.6mL/s、吸附柱高度10mm~30mm时的吸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吸附柱高度20mm、乳化油流率小于0.4mL/s时,0.1‰的乳化油经膨胀石墨成型密度为0.03g/cm3的复合吸附剂过滤后的含油量可低于0.005‰;膨胀石墨成型密度0.03g/cm3、乳化油流率0.4mL/s时,吸附柱高度20mm的处理污水含油量小于0.015‰的总处理量为10.35L,即单位体积吸附剂的乳化油处理量为0.3255L/cm3。因此,应根据船舶机舱油水分离器的技术要求,优化复合吸附剂含油污水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7.
王震  李刚 《水道港口》2011,32(6):440-444
针对高浓度洗煤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各类常用絮凝剂进行了筛选,优化了絮凝反应处理条件.最终确定Al2(SO4)3和聚丙烯酰胺(PAM)为最佳絮凝剂组合,投加量分别控制在50 g/m3和0.5 g/m3条件下,SS去除率可达到99.43%,出水SS浓度为30.3 mg/L,可以满足洗煤工艺回用水水质要求(SS浓度≤300 m...  相似文献   

18.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MA45)、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不同单体摩尔比、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以下同)大小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和引发剂的用量同时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量和分散性能;当n(MAS):n(MAA):n(PMA45) =0.5:3.75:1,A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时,产品聚羧酸特性黏度为45.09 mL/g;当水灰质量比为0.25,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时,净浆初始流动度达到最大269 mm,30 min经时流动度为281 mm.  相似文献   

19.
Drochtersen/Krautsand的Ernst Hatecke造艇厂于1983年夏季制成了一艘新式的GSAL6.5型封闭式救生艇. 它是一艘能自动排水、自动扶正的封闭式救生艇,可供救助和自救用,也可用作工作艇和交通艇.艇主尺度为6.50×2.50×1.18米,空载重约为2.4吨.  相似文献   

20.
张军  郭军  唐驰  龚道童  郑之初 《中国造船》2005,46(Z1):110-113
本文描述了海上平台采用旋流除砂需要重视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介绍了为研究这些问题而建立的可模拟实际工况的实验设备和在该设备上所进行的油砂分离试验和各种油水配比条件下的液固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二级分离,对大于80目的砂粒,除砂效率能达到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