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介绍了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基础管理工作,结合车辆检修过程抽查和修竣抽查的结果,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基础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车辆质量安全关键点的检查,不仅能提升检修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本书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重点对地铁运营管理进行了表述和分析,内容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沿革、设施设备、运营计划、列车运行图、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运营调度指挥、行车组织、车辆基地作业组织、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措施、客运组织管理、票务管理、换乘管理、安全管理等。可供高等院校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管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铁建设项目的第三方监测是地铁建设安全施工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根据第三方监测的内涵和作业流程,介绍了第三方监测的关键技术环节,并通过分析目前第三方监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行车闭塞法变更作业的规定和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并设计行车闭塞法变更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秦线工务轨道车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对调车作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调车作业标准化的措施,强化过程卡控机制建设,通过执行标准化作业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务轨道车安全行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新刚 《铁道货运》2010,28(9):34-37
铁路装卸作业以现场作业为主,是人直接面对货物、车辆和机械设备,作业过程和作业质量涉及人身安全、机械设备安全、货物安全、行车安全等,对此提出强化班组管理、明确职责分工,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监控,建立班组二次分配制度的措施,以确保装卸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信号系统应保证列车在场/段内调车作业和列车进出场/段的安全运行,并与正线行车密度相适应。可以通过合理的信号机布置以提高场/段的接发车能力,也可以在保障制动距离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平均运行速度,来达到提高场/段内运营效率的目的。影响地铁车辆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坡度、速度、风速、车辆质量和车辆的编组等。通过车辆制动距离的计算可知,坡度、速度对车辆制动距离影响较大,而车辆质量和编组数对制动距离的影响很小。针对不同坡度、速度计算了地铁车辆的制动距离,给列车司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标《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运营前和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安全评估规范》,结合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特点,确定专家评议法作为这一阶段的安全评估方法。然后,通过分析、梳理城轨企业运营期间在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和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得出城轨运营期间安全评估的实施内容和技术路线。最后,以邀请行业专家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跟岗作业、联动测试等方式,对某城市地铁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期待为完善城轨线网运营期间的安全评估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制度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针对机车乘务员作业视频文件检索,研发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质量智能评判系统。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采用集文字、图形、视频等多手段识别分析于一体的多模态超融合分析技术,具有行为检索准确率高、检出率高、检索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根据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情况进行智能评分,并具有丰富的多维度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徐州北站货检作业的情况,分析货车车门关闭不良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明确检查重点、落实作业标准、严格管理与考核、加强业务培训等加强货运检查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铁运营的特点及国家地铁建设法规及运营标准的要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弥补现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地铁运营安全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为实例,确定该线路及其运营子系统的风险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预防地铁运营事故的有关对策,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该项工作可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防水是地铁实体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地铁的运营环境、结构耐久性及运营安全。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标准存在的弊端,结合实际地铁实体工程防水质量现场检测方法和技术路线,提出完善其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的思路,以期提高地铁实体工程的防水质量,保障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为缓解城市客运紧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工程巨大、周期长、建设条件复杂以及网络化运营给城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带来更加艰巨的挑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也较为严峻。为了适应"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建设和运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风险预防预控机制,推进建设和运营安全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化、精细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安全性能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科学地评价地铁安全综合性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地铁安全性能的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供各城市地铁建设、运营管理部门参考。研究结论:以某地铁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安全的综合性能为"安全",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地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资增加,近年来,武汉轨道交通建设也飞速发展,城区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地铁保护区也越来越多,这些区域内多存在在建或规划的大型建设项目,其建设过程可能造成地铁结构变形,增加地铁运营的风险,因此,对地铁保护区内结构进行安全监测受到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重视。依托武汉市长江多级阶地典型的地铁保护区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项目,详细论述地铁保护区变形安全监测的方案设计、实施及控制指标等因素,并通过对比现场监测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各因素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武汉地区的地质特征提出地铁保护区应考虑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为降低武汉地区地铁保护区内的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安全建设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病害检查与地铁安全保护区隧道设施保护管理各自独立,洞内结构病害信息与外部巡检信息无法进行实时的交互与分析。基于Web Service技术和Java编程语言,以某地铁某安全保护区运营隧道为实例,通过研究隧道结构设施内外关联技术,研制了Web端管理系统及手持巡检终端,实现了隧道结构洞内外信息的实时关联与获取,进而为运营期的隧道整体结构安全与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7.
依据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BP神经网络的评价理论及其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结果合理、精度较高,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京地铁开通运营过程中地铁结构及设施安全发生的问题,就外界施工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对地铁现有设备设施和地铁保护区内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比、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等3家成熟地铁公司的运营安全管理模式、3种高职院校理论教材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细则,找出存在的问题,如:思考角度不同,模块划分不全面、安全管理与规划、设计、建设衔接不足,以及乘客未参与安全管理等,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办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提出新的思考,包括运营前介入、运营中管理、运营应急等三个方面,即从规划、设计、建设阶段介入,通过机制与专项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控制,形成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