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了解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系统的卫生防护情况及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实际影响,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Z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中的监测要求和GB5294—2001《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中的具体方法。结果监测的18台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机各监测点的平均外照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97-1.40μGy·h-1。根据监控室监测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值来估算,固定人员的三班倒工作制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率约为3 mSv·a-1;而根据个人剂量计监测的实际剂量均值(1.50 mGy/月)来估算,固定人员的三班倒工作制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率约为1.31 mSv·a-1。结论本次监测的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机外照辐射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符合现行相关卫生标准,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机的放射防护性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中,对货包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控制,主要强调非固定污染的限值。根据我国运输的实际情况,本文介绍非固定污染的监测方法(即擦试法)和正确使用表面污染仪进行监测的方法;同时还讨论利用吸收法测量结果评价货包污染水平的方法。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标准(我国也将采用此标准),货包外表面最大容许放射性物质污染水平是以“非固定污染限值”来限制的,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3.
1期(总67期)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抗尘细胞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矽肺的研究…’”.”’”‘“·““··””··”“·”··“…苏建华等(112一60币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在潜水施工中的应用“·”·“·“一”·“·”一李世德等(3视屏显示终端操作室臭氧浓度的研究·“·“二气“·..·“一“·”·”····”一…任道风等(嫂高频辐射作业人员劳动卫生学调查…二’“.“’“‘“’”.““二“…薛国昌严明(7铁路客运售票员职业卫生调查….“‘“’”“·“‘:’“一,“·“·“·“一周玮等(9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个人剂量调查…’”’“’”…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地铁1号线太原街站的心脏急救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正式“上岗”,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经过培训的地铁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公众急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AED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可帮助心搏骤停早期患者恢复心脏跳动。由于AED可自动识别心跳状态,且每一步操作都有语音提示,一句一句指导“新手”,因此只要稍加  相似文献   

5.
气动噪声是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以新型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1∶8缩比的8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和K-FWH方程,通过建立可穿透积分面对列车在500,550,600及650 km·h-1 4个速度级下的气动噪声特征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U型轨道的约束下,列车周围的气动激扰主要集中在车顶两侧、尾车流线型及尾流区;偶极子声源主要分布在中车车顶表面两侧、尾车流线型及超导线圈后方,尾流区也是重要的气动噪声源区;列车辐射噪声频谱呈现“宽峰”(100~315 Hz)特性,随着车速提升,低频噪声能量增强;4个速度级下测点辐射噪声水平变化规律一致,噪声最大值分别为94.2,96.4,100.1和105.2 dB(A);随着车速提升,四极子声源能量占比不断增大,当车速大于600 km·h-1时,16个测点的四极子声源平均能量占比超过90%。研究成果可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气动声学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车轮-钢轨高速接触疲劳试验机上开展水、油和树叶等污染下的高速低黏着和增黏试验,通过最高速度200km·h-1的对滚试验,测得不同第三介质条件下的轮轨黏着-蠕滑特性曲线,研究增黏砂粒径和撒砂量对增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撒增黏砂可有效恢复各种污染下的轮轨黏着水平,使200km·h-1下轮轨黏着系数保持在0.18以上,低速下更高;增黏砂粒径在0.4~1.0mm范围内增大或撒砂量在40~100g·min-1范围内增加时,增黏效果均稍稍增强,综合考虑确定试验机的最佳撒砂量为40g·min-1、最佳粒径为0.85~1.0mm;考虑试验机与现场轮轨系统的尺寸差异、运行时复杂气流所致砂粒损失及适当冗余度等因素,建议现场最佳撒砂量为115~175g·min-1、最佳粒径为1.0~2.0mm;喷撒增黏砂会造成车轮接触表面的麻坑损伤,也是造成现场车轮踏面常见麻坑损伤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与线路实车在160~300 km·h~(-1)速度范围内轮轨牵引黏着系数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测试时速400 km速度级内水介质条件下车轮表面在低、中、高粗糙度水平时牵引黏着系数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将车轮在中等粗糙度水平时的试验结果与日本新干线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提出我国高速轮轨间水介质条件下牵引黏着系数与速度的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在水介质条件下,轮轨接触表面状态相同时,牵引黏着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速度较低时(40~200 km·h~(-1))随速度的增加减小得较快,而速度较高时(200~440 km·h~(-1))随速度的增加减小得较慢;40~440 km·h~(-1)速度范围内各个速度级下,车轮高粗糙度水平(R_a为0.7~0.8μm)时牵引黏着系数较中等粗糙度水平(R_a为0.4~0.6μm)时增加0.036左右。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高速列车与货车交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确定我国铁路200 km时速动车组与120 km时速货物列车在区间正线(4.4 m线间距)交会时的安全性,为铁路第6次大提速的技术改造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在京秦线的丰润至玉田路段进行了“京秦线提速200 km.h-1列车交会综合试验”。利用稳态和瞬态压力测试系统,对货车正常运行时(非交会)蓬布的稳态压力和列车交会时的空气压力波进行测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车以120km时速运行时,整块篷布和半块篷布受到的稳态气动升力分别为896 N和541 N;在线间距为4.4 m、货车以120 km时速与“长白山号”动车组200 km时速交会时,蓬布受到的最大交会压力波幅值为723 Pa,其最大应力值半块篷布略大于整块篷布,均小于其许用应力值;集装箱受到的气动倾覆力矩为8.5 kN.m,远小于其临界倾覆力矩。因此,200 km时速的动车组与120 km时速的货车在4.4 m线间距情况下交会时,只要蓬布拴结方式正确和在蓬布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应对福州都市圈的发展要求,需构建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高效融合的市域(郊)铁路网,大幅提升福州市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临近郊县之间的空间效应,缩短福州都市圈内交通出行时间,满足福州都市圈主圈层1 h通勤圈的交通需求。[方法]在阐述福州都市圈社会经济及轨道交通概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对福州都市圈圈层尺度进行识别,将福州都市圈分为1个主圈层(含交通半径为40 km的通勤圈、交通半径为70 km的辐射圈)和4个次圈层。采用以“功能层次法”为基础、以“节点锚固法”+“点线面法”为支撑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福州都市圈主圈层市域铁路网络规划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及结论]该方案对促进福州都市圈内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宽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辐射半径、提高福州都市圈1 h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10.
300~400 km·h-1速度范围内高速列车在湿轨条件下的制动黏着行为特点尚不清楚,制约着时速400 km高速列车制动黏着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研究高速轮轨水介质条件下制动大蠕滑黏着特性,提出基于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的轮轨水介质条件下制动大蠕滑黏着特性试验方法,探究100~400 km·h-1速度范围内轮轨接触界面为中等粗糙度水平(Ra为0.4~0.6μm)且有水介质条件下纵向蠕滑率为0~30%时的制动黏着特性。结果表明:在纵向蠕滑率从0.5%增至5%~8%过程中,黏着力系数出现了减小的现象,此阶段不利于黏着的利用;纵向蠕滑率增至一定数值后(一般为5%~8%),若继续增加,则出现黏着力系数再上升的现象;试验速度为200 km·h-1时,当纵向蠕滑率增至27%时出现黏着力系数上升的第2个峰,在纵向蠕滑率从30%开始减小过程中黏着力系数出现“卸载峰”;试验速度在300~400 km·h-1范围内,当纵向蠕滑率增至15%左右时出现黏着力系数上升的第2个峰,此处黏着力系数约为第1个峰时的2倍;加...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与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IN25201《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设计准则螺栓连接》对紧固件的风险等级分级、设计、防松和安装等要求,并与我国目前铁路用螺栓紧固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列举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在应用上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紧固件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青藏线《新建铁路涵洞辅助设计软件》和宝兰二线《增建二线铁路涵洞接长CAD》开发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ARX做铁路涵洞CAD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对开发流程、ARX的原理、MFC的应用、数据库、32位的动态链接库等技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防空转防滑行系统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大量实践调研,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发了新型防空转防滑行系统。新系统能实时检测各轮对黏着状态,自动控制达到最大牵引力,在大秦线SS4改型机车的运行考核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远程认证拨号使用服务的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并且提出了一种运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的技术,对远程认证拨号使用服务的服务器功能进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个人主页服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阐述了使用HTTP服务器Apache 1.3实现个人主页服务的方法,并提出了在个人主页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