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 《摩托车》2012,(13):118-119
2012年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随着国外大型车企的兼并整合,本身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外著名企业加速了优势资源的汇集,对中国本土车企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在交通政策上对摩托车的限制以及电动车、汽车对摩托车产业的挤压也愈加明显……显然,国内外的环境条件让刚刚崛起的中国摩托车企业难以乐观,但国内外摩托车技术、设计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摩托车行业诞生仅30余年,相较近130年的世界摩托车发展史来说,显然还十分年轻,因此,积极向海外先进企业取经,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引入缩短与世界摩托车行业的差距,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行业发展的主旋律.90年代,大量合资企业的涌现,则说明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接轨世界舞台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并由此奠定了整个行业通过合资合作,用国内市场交换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经验的发展基调. 这一战略是否成功?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技术突破 迎战高端 技术落后,一直是我国摩托车行业最致命的软肋.因为技术限制,我国摩托车生产技术水平仍停留在中小排量低档车阶段,大排量高档车一直都被国外摩托车企业垄断着.虽然,在技术开发上我们一些企业也拿出了"攻关不怕艰,攀峰莫畏难"的勇气和精神,但能否开花结果得到回报并非定数.所以,在没有几家企业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依靠用钱买技术搞生产终非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4.
2012年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随着国外大型车企的兼并整合,本身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外著名企业加速了优势资源的汇集,对中国本土车企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在交通政策上对摩托车的限制以及电动车、汽车对摩托车产业的挤压也愈加明显……显然,国内外的环境让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发展前景难以乐观,但摩托车的技术、设计却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市场对高质量、价格合理的摩托车产品需求依然强烈,这意味着国内车企只要找准方向,积极创新求变,依然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凤凰涅槃。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技术》2010,(10):45-45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之列。但是相比国外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品牌和产品整体形象、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于曰桂 《摩托车》2001,(4):10-10
国家机械工业局于2000年4月28日发布了关于摩托车噪声型式认证的具有法规性质的三项设计规则,即CMVDR441关于摩托车噪声的设计规则;CMVDR463关于轻便摩托车噪声的设计规则;CMVDR463关于轻便摩托车噪声的设计规则;CMVDR409关于轻便三轮机动车噪声的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行业总体产销量还是企业规模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国内摩托车工业起步较晚,技术和装备进步严重滞后,国内大多采用引进和仿制国外摩托车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因此,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已成为摩托车行业的重要课题。一、传统摩托车企业产品开发的误区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国内摩托车生产大都是根据政府和军队的需要来进行的,产品严重雷同,数量有限,质量低  相似文献   

8.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06,(10):118-121
摩托车国际标准和相关认证法规作为摩托车市场重要的“游戏规则”,在市场中被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顺应规则则畅通无阻,悖离规则就只有等待“出局”的命运。随着我国摩托车向出口型产业发展的趋势日见端倪,学习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尽快与国际标准和认证法规接轨,才能在国际终端市场脱颖而出。2006年9月7—9日,“摩托车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和“摩托车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研讨会在各摩托车企业苦于无从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之际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国内摩托车企业提供了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和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的第一手资料。研讨会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现状,围绕摩托车ISO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摩托车认证法规和相关技术,内容前瞻,针对性强,对我国的摩托车行业颇具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各位代表: 为使摩托车行业有一个统一的诉求渠道,使管理程序与世界接轨,参照世界机电行业产品的管理办法,由商务部牵头、国家民政部登记、机电科技产业司主管的中国摩托车商会于2007年成立.目的就是要加强商务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联系,努力成为"三个桥梁",即企业联系政府的桥梁;中国摩托车行业联系国外同行业组织的桥梁;出口企业与主要进口国政府部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电动化为摩托车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转型发展契机。电动摩托车将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其动力将更加接近于燃油摩托车,其廉价、轻便、适应性强的特点拥有了较大的市场,一些企业也将产品远销国外,但该行业作为中低端产业,产品设计方面的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通过国外法规标准的要求,希望通过对国外法规的研究为电动摩托车质量提供控制,为产品设计提供方法,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作为满足欧Ⅱ和欧Ⅲ排放法规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摩托车电喷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摩托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摩托车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必须掌握的一项核心技术,采用电喷技术的关键是降低电喷系统的成本。以直线电磁泵为基础的FAI技术,能够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伊始,力帆集团采用"聚能芯"技术的A系列产品隆重上市,再次引发行业震撼.该技术是力帆技术研究院在整合欧美日摩托车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发的环保适用、燃烧更充分、经济性也相应提高的一项先进的摩托车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订阅微信号:mtc1988525为行业服务为企业导航《摩托车情报》是《摩托车技术》杂志社每月定期编辑出版的一本内部刊物.涵盖统计数据、新品公告.政策标准.知识产权和行业动态5大板块内容.信息量大.数据翔实.能够及时传递摩托车相关政策法规.并囊括了《目录》内企业月度产.销、存及出口详细数据,数年来.该刊物以其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行业的关注.并且为企业了解国内市场现状及行业  相似文献   

14.
此次中国顾客满意度调查在摩托车行业共调查了21个主要品牌,经过品牌形象、性价比、满足需求程度、产品可靠性、服务质量5方面的综合评比,豪爵以五星的满分成绩荣膺行业第一. 作为摩托车行业多年来优秀企业的代表,以及此次调查结果中摩托车行业第一名获得者,豪爵摩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摩托车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连续9年获得行业第一,连续9年全部5项指标获得五星评价.此外,其产销量、综合经济效益、上缴国家税金也连续10年行业第一,在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台竞争中取得了全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为行业服务为企业导航《摩托车情报》是《摩托车技术》杂志社每月定期编辑出版的一本内部刊物,涵盖统计数据、新品公告、政策标准、知识产权和行业动态5大板块内容.信息量大,数据翔实.能够及时传递摩托车相关政策法规.并囊括了《目录》内企业月度产、销、存及出口详细数据。数年来,该刊物以其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行业的关注,并且为企业了解国内市场现状及行业  相似文献   

16.
王昆 《专用汽车》2011,(6):34-36
汽车强制性认证概况目前的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23:2008共引用标准95项,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71项,国家推荐性标准16项,行业标准3项,行业推荐性标准3项,国家指导性技术文件1项。从2003年强制认证制度推出至今,一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获得认证,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技术》2012,(11):23
近日,广东省摩托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由江门市6家企业共同制定的《摩托车排气管有机硅耐温涂料》和《摩托车用仿电镀银涂料》2项联盟标准,其中《摩托车排气管有机硅耐温涂料》的发布结束了江门市摩托车行业在排气管耐温涂料方面依赖进口产品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这2项联盟标准由江门四方威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浅谈摩托车新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但至今我国仍不是摩托车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绝大多数摩托车企业缺乏产品的独立开发能力.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摩托车企业靠"克隆"度日的道路走到了尽头,于是许多企业转向聘请国外的设计公司,但费用极高,且产品的设计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正订阅微信号:mtc1988525 W为行业服务为企业导航《摩托车情报》是《摩托车技术》杂志社每月定期编辑出版的一本内部刊物,涵盖统计数据、新品公告、政策标准.知识产权和行业动态5大板块内容,信息量大、数据翔实,能够及时传递摩托车相关政策法规.并囊括了《目录》内企业月度产.销.存及出口详细数据。数年来,该刊物以其实用性和权威性受到行业的关注,并且为企业了解国内市场现状及行业未来走势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由《摩托车技术》杂志社、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以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04中国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8-20日在厦门市隆重召开,该会议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2001年于天津,2002年于桂林,2003年因非典暂停),今年已是第三次召开,会议主题为摩托车排放和噪声控制技术,此次会议是摩托车行业内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一次技术交流会,共有来自摩托车行业管理部门、摩托车整车发动机生产企业、行业检测机构、摩托车环保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等单位的13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