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春贵 《广西铁道》2005,(3):28-29,31
介绍了综合“天窗”修的特点,剖析了电务部门在实施综合“天窗”修存在安全、时间和联锁试验三大压力。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职工对综合“天窗”修的认识,健全综合“天窗”修的工作机制,提高职工作业技能,把好核对进路、道岔位置、联锁试验最后一道综合“天窗”修安全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夜间“天窗修”的作业需要,从上海铁路局开展夜间“天窗修”的实践出发.系统探讨夜间“天窗修”中的照明设备、运用技术问题。上海局曾经探讨并解决了夜间综合大修施工中的照明技术难题,开创了夜间综合大修施工的先例,为实施维修天窗修照明技术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南宁铁路局工务部门天窗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天窗给点,改进作业方式及装备,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健全考核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的新形势下,结合“天窗”修工作现状,从检修工作量与“天窗”次数的合理确定、“天窗”点内点外作业安排、设备状态和人的状态控制、工电协作联整设备、状态修与“天窗”修有机结合等5个方面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运输繁忙的线路上,利用列车间隔进行维修的传统作业方式,作业安全及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天窗”修的维修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检修不行车、行车不检修”。但是,在“天窗’’修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号“天窗”修制度的实施,是信号维修体制改革的一次科学尝试。但由于多年的传统维修体制和习惯性作业,仍然会出现各种违反“天窗”修规则的行为。对此,根据实践特点,对完善管理、规范作业谈几点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天窗修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车保安全的基础。梳理普速铁路天窗修存在点外上道作业人身安全风险高、组织水平及劳动效率低、天窗综合利用率低、综合成本支出较大等问题,结合天窗修面临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全天窗组织模式,阐述全天窗的概念、目的和实施思路。对普速铁路推行全天窗作业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武九线和焦柳线进行试点。通过近1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全天窗作业模式的主要做法,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及效果,指出推行全天窗作业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议对繁忙干线实行开“天窗”进行线路修理作业,并提出关于提高“天窗”使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朔黄铁路是我国典型的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重载铁路,远期设计年运量达5亿t。为实现远期运能,需在满足远期施工维修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天窗时长以提高行车量。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天窗作业内容、作业效率和开设时长特点3部分内容,提出影响天窗开设次数和开设时长的主要作业为清筛、捣固、换轨等,并推导了天窗开设时长和年运量的关系。以年运量达到5亿t以上和保证维修工作量为基本约束,以天窗的影响总时长最小为目标,建立朔黄铁路天窗设置方案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优化后天窗设置方案为春、秋季每周开设5次5 h天窗,夏季每周开设3次4 h天窗,冬季方案不变。优化后天窗设置方案满足朔黄铁路远期5亿t年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大秦线实施“V”型天窗以后茶坞站供电方式改造方案及方法,茶坞站所处供电臂为木林-茶坞-下庄供电臂,由于该站交接口较多,机车换挂,车辆转线作业频繁,加之上下行股道不均衡,不可避免地存在上下行股道混接列车的情况,如果木林一下庄供电臂上行(或下行)天窗停电,就势必影响该站的作业,为了既保证木林-茶坞及茶坞一下庄2个区间的供电设备能进行“V”型天窗作业,又不影响该站的接发列车,对该站的供电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单独的停,送电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大型养路机械数量、设备效率、现行天窗模式测算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能力基础上,提出整体集中修、区域集中修、机动集中修3种天窗设置模式,匹配3种天窗模式下的施工任务量和大型养路机械能力,并进行优劣势分析,探讨能够充分释放和发挥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能力的天窗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晓奎 《铁道运营技术》2004,10(1):31-33,36
通过对大秦线75kg/m钢轨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结构特点及运输特点的分析,介绍湖东工务段为保证该线煤运量突破亿吨大关,面对重载、高密度、大运量的运输形势,充分利用“天窗”,全面推行“集中修”,变“分散修理”为“集中修理”,变“利用列车间隔”为“天窗作业”,科学安排线路维修,提高作业质量,增强作业效果,使设备质量得到均衡提高,说明“集中修”是适应大秦线的维修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夜间"天窗修"的作业需要,从上海铁路局开展夜间"天窗修"的实践出发,系统探讨夜间"天窗修"中的照明设备、运用技术问题.上海局曾经探讨并解决了夜间综合大修施工中的照明技术难题,开创了夜间综合大修施工的先例,为实施维修天窗修照明技术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夜间开行的动卧列车会与综合维修天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冲突。协调行车和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占用,能够优化铁路运力资源配置,提升列车服务质量和天窗作业效率。对动卧列车等线开行模式与分段矩形天窗的配合进行研究。考虑到车站夜间例行安排的维修施工,将天窗单元分类为“车站天窗”与“区间天窗”,二者组合构成维修调度命令中的天窗分段。采用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动卧开行日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协调优化模型,最小化相邻天窗错位时间和列车总旅行时间,以减少天窗分段数量,更利于调度命令传达,作业灵活且安全地实施,同时保证动卧列车开行质量。运用图着色问题推论添加车站到发线能力约束以满足列车可用到发线数量的限制。代入京广高铁动卧列车案例,使用Gurobi实现求解。综合优化的运行图上,车站天窗和区间天窗构成11个天窗分段,比实际少13个,各维修工区管辖区段内的天窗计划更加简化;7对动卧列车的车站到发、区间运行均不与车站天窗、区间天窗冲突;列车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173 min,列车停站次数由82次减少到66次。多组案例讨论了车站天窗、天窗错位、到发线数量等因素对列车等线位置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动卧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在开展接触网V型“天窗”作业条件下,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四种主要因素,介绍了V型“天窗”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过程中及主要内容;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天窗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骥翼 《中国铁路》2006,(10):24-27
根据设备和运营特点,世界各国制定维修天窗的设置形式、时间及维修计划不同。我国铁路营业线天窗按用途分为施工天窗和维修天窗,分别采用垂直和V型形式。既有铁路施工天窗的设置根据建设项目开工、线路设备大中修周期、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安排等因素确定;电气化线路维修天窗主要由接触网检修时间决定。根据近年我国有关单位开展的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研究成果,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影响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标准线路综合维修天窗的分类设置方案,既要适应技术设备特点,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王强 《机车电传动》2015,(3):45-48,52
介绍了快速换轨车的构成、性能参数、主要部件及设计计算。换轨车通过利用天窗时间将新钢轨快速更换无缝线路上的旧钢轨,并可以自走行进行检修作业。与传统换轨方式相比,它可以节省天窗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换轨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郑武电化区段开设V型天窗时,停是牵引网应电压的测试原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感就悲剧垢大小及变化过程进行现场测试的得出:在采以必要而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条件下,开设V型天窗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需要对接触网进行日常维护与维修,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接触网作业窗口一般分为垂直天窗和V形天窗.本文对接触网作业车V形天窗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电场监测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制作方法,其电场监测单元的有效性在实际测试中得到了验证,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接触网作业车平台转向报警装置....  相似文献   

20.
1立项依据及解决问题 大型清筛机进行线路换床作业,在短轨地段,因轨缝调整需重新方正轨枕,由于方枕和抽换失效轨枕作业难度较大、占用工时较多。因此,大修作业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封锁“天窗”,实现换碴、方枕同步及协调作业是必要且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