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市地铁1号线北延伸一期工程南起上海火车站北端头井,北至外环线泰和路站,其中南段为地下段(新客站北端头井~灵石路北侧),北段为高架一体化结构。南段大部分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当隧道埋深较浅时(≤4m),在采用明挖法施工暗埋及敞开过渡段后牵出地面,同高架结构相接,就该引道结构的特殊设计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介绍天津地铁一号线高架区间桥下部结构的设计,包括桥墩立柱及承台的设计原则、结构计算;地下区间的结构设计,包括围护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方案选择、计算原则、构造布置和结构计算;地下区间敞开段与高架区间的结构衔接、地下区间与地下车站的围护衔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共和新路高架工程一体化高架桥墩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结构分析计算,节点构造布置及斜立柱的施工技术措施,为今后一体化双层高架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轨交高架车站建筑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深圳轨交5号线高架段的建筑设计,对高架段的景观处理作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对如何解决高架车站的防风防雨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出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长江西路越江隧道系采用15.43m泥水气压盾构施工,为避开逸仙路高架桩基和轨交3号线高架桩基,曲线段隧道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910m。通过对盾构设备的优化、管片的合理拼装、盾构姿态控制等措施,使隧道轴线平面偏差控制在±40mm内,高程偏差控制在±30mm内;施工中未出现管片碎裂现象,其盾尾间隙均匀,从而保护了盾尾钢丝刷,规避了盾尾漏浆等施工风险,积累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旋喷桩内插型钢与搅拌桩内插型钢作围护墙的结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宜山路站的工程建设,介绍紧临高架车站和高架区间的地下车站附属结构在施工有限高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旋喷桩内插型钢作围护墙,并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将基坑变形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5月8日晚,经过精心准备,上海新建路越江隧道浦西段唐山路终于进行了翻交。 由于唐山路翻交及施工将对唐山路(新建路-高阳路)段周边居民及商铺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唐山路北侧道路十分狭窄,翻交后只能实行由西向东单向行驶,而由于主线隧道施工,西向东交通必须穿越东余杭路匝道敞开段。  相似文献   

8.
以轨交车站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轨交结构的保护为工程背景,从新建车站与既有运营高架区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场地地质水文情况着手,通过对新建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各施工工况与既有运营区间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详细阐述了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加强保护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交通功能,结构合理性,景观与环境和工程造价四个方面,论术共和新路高架工程一体化高架结构桥墩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高架车站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轨道交通线建设的蓬勃开展,高架车站设计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建造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的高架车站,使轨道交通线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摆在我们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5号线高架车站的设计中,通过对“建桥合一”、“建桥分离”这两种受力体系的车站结构形式多方面的比较,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建桥分离”结构方案作为莘闵线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并在设计中针对其线高架车站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结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抛砖引玉,希望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通过总结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铁2号线牛王庙车站半盖挖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地下车站常用的施工工法做了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车站半幅顶板先行施作、回填覆土及恢复半幅路面交通后,再敞开另外半幅路面进行结构顺作施工的方法.对该施工方法的关键节点技术、结构计算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半盖挖法可有效解决地铁车站施工用地、工期要求紧迫与地面交通、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且工程投资较为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预制拼装技术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建造要求,能够有效降低社会总体能耗,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大变革。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工程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箱梁工艺。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轨道交通高架区间常用的简支箱梁和连续箱梁预制节段拼装的设计和施工,可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预制节段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设计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几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实践及总结,探讨了在高架车站结构设计上的一些主要难点;着重探讨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计算中模型选择及参数等一些问题。以供开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重庆火凤山隧道工程的修建开展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施工工序对各断面形状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各断面形状所采用的施工工法,提出合理的施工工序.结果表明:(1)对于采用CD法施工的17 m特大断面段与21 m特大断面段而言,优化后的施工工序对围岩位移与塑性区的控制效果较为有限,但能有效改善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应力的应力集中现象、降低应力值,且应力集中分布的位置有所差异.同时,通过优化施工工序能够减小支护结构左右侧应力分布不均匀程度,改善隧道开挖后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2)通过采用左右交互开挖的施工工序,24 m特大断面段与30 m特大断面段的围岩位移与支护结构应力均有所减小,同时对围岩的扰动也有所下降,但改善效果不及CD法明显.整体而言,优化后的施工工序对24 m特大断面段与30 m特大断面段隧道开挖较为有利,建议采用优化后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津、上海两地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设计总结,对工程地质与基础沉降进行分析,就桥梁设计中的结构选型、工艺选择等问题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为今后类似高架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中,路桥过渡段施工是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文章从过渡段的缓和处理、路基填料的适当选择以及过渡段搭板的合理设置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路桥过渡段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边坡防护技术,增大过渡段密度,合理选择桥台结构与路基填料,并实施全面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不断进行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基于此,对高架大跨度桥梁施工工艺与技术创新进行分析,包括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如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模块化施工等,以期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为桥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施工方法。该技术通过预制大节段、现场拼装、支架系统搭建以及混凝土的现浇等关键步骤,实现了梁体的高效施工和整体结构的优越性能。阐述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素,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以及实施步骤中的关键环节,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并针对连续结构桥施工中的难点——合拢段施工,系统地研究了合拢段施工方案选择及施工控制事项。  相似文献   

20.
桥梁高墩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拉会高架大桥三大主墩工程为例,分析了高墩施工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与内容,提出了强化高墩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