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曲线地段设备限界的计算原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倪昌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4):24--26
对《地铁设计规范》附录A中的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采用基准坐标系作为曲线设备限界坐标系的缘由和建立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模式的基本原则,简要介绍了设备限界计算程序和如何制定建筑限界。  相似文献   

2.
缓和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加宽的设计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重点之一。分析现有缓和曲线地段内外侧加宽值计算方法,提出通过解析几何等数学方法解决缓和曲线建筑限界加宽值的计算问题,推导该思路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路建筑限界缓和曲线地段加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铁路现行的规章、规范及设计手册中,未明确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为找出一种误差值小、使用方便的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根据图解法相关数据,绘制分析不同曲线要素组合的加宽值曲线,研究总结铁路建筑限界缓和曲线地段加宽值变化规律。根据加宽曲线特点,利用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提出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宽、外侧加宽及运动附加超高通用计算公式。与图解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通用公式计算误差满足测量误差限值要求,证明通用计算公式是正确可靠的。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可供铁路相关技术人员工作时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章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行规范对铁路站场到发线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方法有相关规定,实际应用中因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列车基本参数的差异导致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与实际有差距。通过阐述铁路站场设计现行曲线限界加宽的相关规范规定,结合铁路总公司对客站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最新要求,分析铁路到发线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理论计算公式,指出现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修正现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的相关规定,以满足实际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要求,杜绝运营中发生车体剐蹭建筑物的事故。  相似文献   

5.
王锋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29--33
分析因地铁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的加宽而导致地铁隧道土建投资增加的原因;为节省投资,介绍缓和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加宽方法及特殊情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地铁线路限界设计是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合理精确的限界设计可以减少土建投资,节约成本。其中,相对于直线地段,曲线地段的限界加宽量计算相对复杂,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地铁车辆在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曲线过渡段的限界加宽量,利用MATLAB编写相应的程序,进一步简化地铁线路曲线地段限界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站位一般选在直线地段上,车站的设计与施工较方便,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改建车站由于受原车站建筑规模等因素影响,部分车站不可避免地位于曲线地段上,由保证乘客安全,必须逆行曲线站建筑限界设计,车站限界依据线路计算而得。现以天津地铁1号线二纬路站和津滨轻轨中心广场站由例,就侧或站台车站中柱和站台板的限界计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在简要回顾限界管理1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测量基准选择与转换、曲线数据处理与汇总、限界距离检算等方面探究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进行空间几何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提出基于大地坐标系和轨面坐标系测量数据的转换方法,论述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数据分左右曲线和不同销距分别汇总的方法,设计限界距离检算的计算机算法,对进一步提高建筑限界管理水平,确保超限货物安全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悬挂式单轨交通主要适用于道路狭窄或者建筑密度大的特殊地区,通常这些地区设置曲线段较多。曲线段的设备限界直接影响工程可行性、工程投资以及行车安全等问题。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与传统轨道交通系统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暂无可直接利用的限界相关规范和标准,为此,以德国H-BAHN型悬挂式单轨车辆为例,通过对车辆结构的分析研究,进而分析水平曲线地段的设备限界加宽因素和计算公式,并采用研究的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曲线段内侧和外侧的加宽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完善,城际/市域铁路迎来了快速发展与建设阶段。针对现行规范中该领域的限界标准存在要求不一致、工况不全、实用性不强的情况,考虑CRH6型动车组及市域D型车的普遍应用与发展前景,结合车型特点选择更具包络性的CRH6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出不同侧风工况下,车体不同位置的最大偏移量;并根据计算结果,结合现行规范要求,研究确定了适用于CRH6型动车组和市域D型车的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其中,地面及高架地段站台和站台门建筑限界相比于《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分别缩小了70,120 mm,在满足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对旅客防夹、防坠落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针对有无缓和曲线及超高的铁路曲线,研究归纳出包含区间、车站和道岔区等各种工况且实用性较强的建筑限界加宽量计算公式及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轴承疲劳寿命预测问题,考虑游隙和离心效应的影响,将ISO 281:2007标准计算方法与Lundberg和Palmgren计算方法开展对比研究;考虑轴承内部在轴承承受复合载荷下的载荷特征,以及滚动体的影响,将L-P和改进的L-P方法开展对比研究。基于Python编程计算含有(5+3 n)个自由度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拟静力学模型,得到动车轴箱轴承的内部载荷特征和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结果表明:轴承内部载荷值随着轴承负游隙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列车运行速度发生变化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变化不大;ISO 281:2007标准方法所得寿命结果最大,且负游隙越大,L-P方法与ISO 281:2007标准方法相比所得寿命差值较大;改进的L-P方法分析计算出的寿命值最小,且负游隙大小不影响改进及未改进L-P方法所得寿命的比值。  相似文献   

12.
对地铁车站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规范的演变,进行了解读和梳理,总结了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设置的3个原则。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车辆限界与站台间隙的研究成果,提出车辆与站台水平间隙应满足车辆限界并为一系悬挂或悬挂二系故障留有裕量,但间隙不宜大于70 mm。对APM(自动旅客运输)系统国外规范规定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和介绍。对APM车辆正常过站、故障过站因素进行分析,并参照相关规范进行叠加汇总,提出计算公式,得出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远小于地铁70 mm的间隙,且经过试验验证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普氏理论,考虑开挖顺序以及中岩柱主要具有的承载松散岩土体和抑制围岩变形作用,提出3孔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净距和开挖跨度对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与八达岭长城站3孔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实测值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中洞受力状态最为不利,边洞内侧围岩压力显著大于外侧;净距一定时,中洞或边洞跨度增大不仅导致各自洞室围岩压力增大,且会导致相邻洞室围岩压力增大;随净距增大,围岩压力逐渐降低并接近规范计算单洞值;Ⅴ级围岩段实测围岩压力约是Ⅲ级围岩段实测值的3倍,净距相同时,Ⅴ级围岩比Ⅲ级围岩更易形成极限承载拱;围岩压力理论计算值的偏差率在10%~25%。根据围岩压力的理论值和前期监测值,主动对隧道采取超前加固与加大锚杆长度,使实测围岩压力减小30%,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细化铁路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中间站低站台与SS9G型机车脚蹬刮擦事故,指出铁路曲线上建筑限界垂向加高及降低的重要性。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GB146.2—1983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罗酚相关规定,建议加入铁路曲线建筑限界垂向加高及降低的规定和计算公式,细化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双目视觉的铁路建筑物限界快速自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高分辨率CCD相机以优于10-6s时间同步精度获取铁路建筑物限界的移动双目立体图像.提出了基于移动双目视觉测量模型,通过自检校多传感器系统标定和DGPS/IMU集成处理计算各双目图像严密的内、外方位元素,构建立体图像中各要素的空间相对关系.提出基于自动拟合计算的线路中心线空间位置的建筑物限界计算模型,与车辆限界相结合计算建筑物限界参数.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于双目视觉的铁路建筑物限界自动检测试验系统,进行铁路建筑物限界自动检测试验,对其精度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可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结合2003年颁布的《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2003)有关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设计条文,论述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设计的主要特点,并与道路交通桥梁、干线铁路桥梁的特点进行比较,探讨了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刚度、变形限值、计算理论及其对环境振动的影响等设计要素,并对新规范有关条文制定的依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地铁车辆静态限界试验的前提条件、工装设备、控制点的计算及试验过程,并提出需进一步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8.
针对销栓连接的钢结构,在工程应用中由销栓孔隙引起的几何位移不容忽视。以六四式军用梁销孔挠度计算为例,结合结构位移的力学计算原理,给出一种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销孔挠度的简便方法,并可将这种计算方法推广到栓接桁梁的预拱度计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