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常吉高速沿线红砂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笃干  朱自强  杨铠 《公路工程》2008,33(6):1-4,15
以常吉高速沿线广泛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砂岩沉积环境和地质构造特征;阐述了红砂岩地层岩石组合类型、岩石学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指出了红砂岩主要工程地质特性为遇水易软化、崩解、发育泥化夹层和层间软弱面。以上特性是高速公路沿线红砂岩地区易发开挖面风化快、表层易崩塌剥落和顺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红砂岩的渐进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布在湘(潭)-耒(阳)高速公路沿线的红砂岩是具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即泥状结构和粒状碎屑结构,并富含粘土矿物。文中揭示了红砂岩的渐进崩解特性,即红砂岩的结构逐步解体、强度逐步丧失并最终还原为颗粒的松散堆积物的历时过程。  相似文献   

3.
红砂岩以其独特的工程特性,在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应用较少。本文研究了宁安高速公路沿线红砂岩的部分物理性能变化规律,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以试验路现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红砂岩用于高速公路水稳层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罗恒 《公路工程》2008,33(6):5-7,24
红砂岩地区边坡常沿着泥化夹层发生顺层滑坡,为查明泥化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揭示地下水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常吉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红砂岩泥化夹层的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红砂岩泥化夹层的含水率、密度、比重、液塑限和直剪试验等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随着泥化夹层含水量的增加其抗剪强度具有显著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红砂岩地区边坡常沿着泥化夹层发生顺层滑坡,为查明泥化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揭示地下水对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常吉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红砂岩泥化夹层的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红砂岩泥化夹层的含水率、密度、比重、液塑限和直剪试验等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随着泥化夹层含水量的增加其抗剪强度具有显著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布在湘耒高速公路沿线的红砂岩具有两种基本结构,即泥状结构和粒状碎屑结构,并富含粘土矿物.在温度变化和干湿循环的条件下,红砂岩具有渐进崩解特性,即红砂岩的结构逐步解体、强度逐步丧失并最终还原为颗粒的松散堆积物,崩解产物简称为红砂土.压实后的红砂土抗剪强度大、抗渗能力强、压缩性低、回弹模量和CBR值较高,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7.
红砂岩路用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在湘耒高速公路沿线的红砂岩具有两种基本结构,即泥状结构和粒状碎屑结构,并富含粘土矿物。在温度变化和干湿循环的条件下,红砂岩具有渐进崩解特性,即红砂岩的结构逐步解体、强度逐步丧失并最终还原为颗粒的松散堆积物,崩解产物简称为红砂土。压实后的红砂土抗剪强度大、抗渗能力强、压缩性低、回弹模量和CBR值较高,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8.
康伟  吴川  龚球  曹为 《公路与汽运》2012,(4):171-174
为了查明湖南浏醴(浏阳—醴陵)高速公路红砂岩边坡破坏原因,在红砂岩边坡滑坍路段采集原状样和扰动样,开展系统室内试验,研究了红砂岩的基本物理性质、物质组成及崩解等特性;通过现场调查,对膨胀性红砂岩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路堑边坡柔性支护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由于红砂岩独有的工程特性,将红砂岩用作公路路基填料时,常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病害。文中说明了红砂岩路基的常见病害,分析了红砂岩的主要特性,提出了采用红砂岩填筑路基时的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红砂岩顺层岩体边坡由于胶结物质和风化程度的差异,其强度的变化较大,在开挖卸载、自重应力、爆破震动等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破坏,影响边坡的施工进度。因此研究红砂岩顺层岩质边坡开挖变形特性十分有必要。以垄茶高速公路典型路堑边坡为依托,分析了红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计算开挖变形位移,将计算结果与开挖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得计算位移量与实测位移量基本一致,验证了用ADINA中的Mohr-Coulomb材料模型计算红砂岩顺倾岩质边坡开挖变形位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红砂岩路基填筑,预防红砂岩路基病害,文中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典型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水、烘干的方式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的崩解特性;同时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得到干湿循环下红砂岩填料强度参数和压缩参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干湿循环对红砂岩工程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库水位周期性涨落条件下,库岸边坡消落区岩体的强度劣化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模拟库岸边坡岩体的实际赋存环境,以常规单轴、三轴试验为手段,开展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强度劣化特性试验研究,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波速等特性的演化规律,定量分析了干湿循环作用对红砂岩强度主要力学参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黏聚力的损伤变量。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多,红砂岩的波速逐渐减小,孔隙率逐渐增大,减小和增大的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红砂岩单轴强度也逐渐减小,对应的峰值应变逐渐增大,其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以波速计算的红砂岩损伤变量表明,损伤变量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多呈非线性增大趋势,可采用幂函数拟合;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黏聚力显著减小,而摩擦角变化不明显,干湿循环作用主要通过弱化黏聚力造成红砂岩单轴强度的降低,单轴抗压强度降低百分比η1N与黏聚力降低百分比η2N呈显著非线性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黏聚力衰减的新损伤变量,并通过与波速损伤变量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该损伤变量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浏醴高速公路沿线边坡选择典型的红砂岩及其残积土边坡,采取其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了边坡稳定分析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对8合同段K52+090~K52+210红砂岩高边坡的施工期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为全线红砂岩及其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实体工程沿线岩样进行试验研究,对影响红砂岩路用性能的深度因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红砂岩在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条件下,用作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与实体工程使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5.
红砂岩填料与土工合成材料的筋土界面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砂岩越来越多的被用作加筋土工程的填料,其筋土界面特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通过拉拨试验,研究了红砂岩与六角形双铰合钢丝网、土工格栅的相互作用时的筋土界面特性,分析了红砂岩作加筋土填料时不同土工合成材料的摩擦特性规律,确定相应的界面参数,为红砂岩加筋土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砂岩矿物成分分析、土工试验、崩解及CBR试验,结合怀芷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发现红砂岩若直接填筑路基,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塌方。为消除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的不良特性,采用水泥和石灰分别作为改良剂对红砂岩风化产物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的水泥可使红砂岩路基的强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韶关形成于白垩系的红砂岩为例,通过对红砂岩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路堑边坡的病害调查,根据路堑边坡所处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确定路堑边坡的主要破坏模式及变形特征,为边坡的处治提供必要的类比.  相似文献   

18.
在大型三轴仪上进行了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红砂岩素土样和不同加筋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保证93%的压实度,从而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红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分析了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为红砂岩路基,特别是加筋红砂岩路基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加筋红砂岩土样的强度均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9.
红砂岩路堤施工技术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和矿物成分 ,通过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红砂岩的工程分类和工程力学性质指标 ,分析与探讨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料的关键技术、合理施工工艺、路堤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文杰 《公路工程》2015,(2):182-185,206
受经济及工期的制约,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会采用红砂岩作为高填方路基填料,为确保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有必要对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做一定的研究,继而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以娄衡高速高填方路堤为工程实例,分别从该路段红砂岩的结构、矿物化学成分、崩解特性及水理性等全面研究其工程特性,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以FLAC3D为计算软件对红砂岩路基填料高路堤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处治后的红砂岩填筑高填路堤满足静力与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要求。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红砂岩高填路堤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