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SW—160、CW—2型客车转向架运行平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贵新  金汉平 《铁道车辆》2001,39(12):29-30
对WS-160、CW-2型客车转向架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W-2型转向架的运行平稳性优于SW-160型,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酒店污水的BOD5与CODcr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OD5与CODCr的机理,推算出CODCr与BOD5呈线性关系。运用广州市30间酒店污水监测数据,按年度分布和污水处理方法分别对酒店污水的BOD5和CODCr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OD5与CDOCr无论按年度分布(1997-2001年)还是按污水处理方法均呈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89-0.97之间,经tb显著性检验,所建立的回归方 可信的。根据相关系数,可将酒店污水BOD5测定中原3份稀释倍数减少为1-2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杨恂  杨建南等 《成铁科技》2003,(1):43-46,4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4、IL-6、IL-8)的诱导痰、痰、血清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慢支炎急性期)的浓度阈值,确定其诊断意义,并探讨三种白介素的三种标本各自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7例慢性反复咳嗽患者用全国慢支炎诊断标准确诊慢支炎急性期48例,非慢支炎29例,进行IL-4、IL-6、IL-8的诱导痰、痰、血清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鉴定三种白介素三种标本的诊断价值。结果:1.三种标本的三种白介素的诊断比值比(DOR)均大于3,95%可信区间的下限均大于1。2.ROC曲线下面积显示:(1).诱导痰及痰中IL-4、IL-8之间无差别(P>0.05)、IL-4与IL-8分别与IL-6之间有差别(P<0.05),血清中IL-4、IL-6、IL-8检测结果无差别(P>0.05)。(2)IL-4、IL-8的诱导痰及痰与血清有差别(P<0.05),IL-6的诱导痰、痰、血清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诱导痰、痰和血清三种标本中的三种白介素IL-4、IL-6、IL-8,以诱导痰及痰中的IL-4和IL-8诊断价值较好,可用于慢支炎急性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KP—2A型客车车电综合检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乡车辆段在对客车电机检修线的改造中,组织开发了:KP-2A型客车车电综合检测仪”(以下简称KP-2A型检测仪),该检测仪应用计算机检测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KP-2A型车电机具的自动检测,自动测量发电机部件之间的绝缘值,绕组阻值,电路板功能及各主要元器件电气性能能判断,汇检修,检修数据管理于一体,提高了检修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建国  李宁一  胡涛  寇振华 《铁道车辆》2001,39(6):33-34,41
介绍了WD-2型单车试验器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参数及微机控制系统,在性能方面与老式单车试验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更合理 的制动感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如何提高DZH-2电压电流表试验台的测量精度等级的方法,以达到符合检定精度1.5级内燃机车仪表的检定要求。  相似文献   

7.
崔文 《中国铁路》2001,(2):31-32,36
阐述了运用市场机制发展西部铁路的可行性,提出了西部铁路经营应采用市场化模式,并分析了2种建设-经营模式,结合我国2000-2015年西部铁路建设项目,给出了若干规划线路建设-经营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YⅡ-F型林两年多的试制,证明了YⅡ-F型枕的技术性能优于S-2型枕,且工艺简单,文中介绍了生产线的改造概况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车柴油机部分停缸系统的运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各种停缸方法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同时切断供油和供气,为了在实际运行条件下检验其效果和可靠性,对装有这种系统的2TЗ116型内燃机车在不同线路上牵引不同重量的列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燃油消耗量降低了2.1%-2.75,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用一些保护装置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文内对这些保护装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的污水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机车车辆制造工业污水的产生,分类和污水中污染物的组成,提出了污水处理方案“治理-再用”的两种工艺流程,建议采用“沉淀-隔油-生物接触氧化-过滤”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