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海军舰艇由于结构复杂,设备先进,因此建造费用很高,舰艇的性能,建造批量等都对建造费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袁斯明 《航海》1998,(5):43-43,42
近年来,台军根据其“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防空、制海为优先”的整军备战方针,以“建立近海立体化海军,实现舰艇武器导弹化,反潜作战立体化,指挥系统自动化”的目标,加速发展舰艇装备。到本世纪末,台湾海军舰艇装备的主要发展趋向是: 一、加速建造“二代战舰”,实现主战舰只的更新换代 建造“二代战舰”,完成主要作战舰艇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舰艇隐身技术的目的是使舰艇的信号特征融合于环境背景中.有效降低敌方探测器的工作效能。隐身舰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海军把保证舰艇隐身性置于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设计的每一型水面舰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隐身性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对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在随后建造的各型驱逐舰,护卫舰上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水面舰艇已完成了从非隐身到初步隐身化的跨越,走在了世界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刘淮 《船艇》2003,(7):10-18
2.结构2.1 产业结构 前面已经介绍,美国现有主要船厂96家,其中4家是海军船厂。海军船厂的分工明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再建造舰艇,只进行舰艇的维修和现代化改装。但这些船厂仍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打算首先回顾一下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历史,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近年来新型两栖作战舰艇的建造和改进,最后预测一下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要特别声明的是,本文资料全部取材于公开报道,分析和预测中如有与实情雷同或者“歪打正着”,实纯属巧合。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海军舰船设计流程中,其设计图纸、技术参数等相对较为独立,为之后相关资料的收集、查询等带来了诸多不便,更难以作为后续舰船设计与建造的参考。为解决舰艇设计与建造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整理不完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母型船设计模式的海军舰艇数据库。该数据库采用当前主流的JSP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通过将母型船各项数据结构化存储,并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访问和呈现技术,提高了对于船舶设计与建造数据的访问效率,使得舰艇设计过程可以获得多种数据支持,从而大大缩短设计和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其海军的主力战舰几乎全部易帜为俄罗斯海军舰艇。然而,俄罗斯建立海军后,不仅没有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反而对已有的航空母舰停建的停建、退役的退役、出卖的出卖、解体的解体。现在,俄罗斯海军旗下只剩下唯一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是一个老牌海军强国,尽管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里意大利海军并无多少令人称道的战绩,但这并不妨碍意大利在舰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技术发展。与世界上其他海军强国相比,意大利的水面舰艇技术不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还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意大利海军现役主力水面舰艇中的“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彭尼”级和“大胆”级驱逐舰、“西北风”级和“狼”级护卫舰、“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等在设计上都有着浓厚的意大利特色,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同类舰艇存在许多不同。在这些水面舰艇中,“彭尼”级驱逐舰更加令人瞩目,因为该级舰不但风格独特,而且还是意大利海军的一级全能型战舰。  相似文献   

9.
赵汉南 《船艇》1989,(10):7-8
世界各国海军舰艇应用燃气轮机推进装置正加速度增长,全世界有43个国家的海军采用燃气轮机作为推进装置,总台数达2700台以上,总功率超过2800万千瓦。苏联于1963年首次把燃气轮机装在驱逐舰上,接着于196了年英国决定建造装燃气轮机的战舰,美国也在3500和800。  相似文献   

10.
每一艘大中型海军舰艇,从它诞生之日起,不仅就有一个固定的舰号,而且还有一个专用的舰名。各国海军在给本国舰艇命名时,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从已公布的舰名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国的命名习惯,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下面,介绍几个主要海军国家的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冰  苏红宇 《船艇》2006,(4):64-66
1、国外舰艇系列化发展实践 按照传统的舰船建造程序,首先要根据海军作战要求确定性能指标。然后决定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最后再根据性能要求和装备情况确定舰体设计。因此,作战系统往往先于舰体设计。也就是说,舰体的设计总是围绕着武器装备来开展,形成“一舰,一机,一系统”的方式。但在海军提出新的作战需求时,又要从头开始,研究新的舰艇平台,从而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2.
《船电技术》2010,30(2):13-13
[防务新闻网站10月8日报道]DCNS公司表示,DCNS公司与法国海军又签订了建造另外三艘FREMM多功能护卫舰合同。加上之前签订的该型舰艇的建造合同,法国海军将总共拥有11艘FREMM多功能护卫舰。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海军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型水面舰艇的陆续下水服役,中国海军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快了向远洋迈进的步伐。从总体上看,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目前,中国海军大吨位水面舰艇的数量较少,而且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后大吨位水面舰艇的建造数量仍然有限,至少在近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为保证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建造吨位小、作战能力稍弱、建造费用较低的护卫舰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设计建造导弹护卫舰至今,已建成40多艘各型护卫舰,占海军水面舰艇主力的60%以上。其中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的就是在90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江卫级护卫舰,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导弹护卫舰设计建造能力的最高水平,对我国未来新型护卫舰的发展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由我所主编完成的国家军用标准《水面舰艇舱室噪声级限值》(GJB153.1-86),经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于1986年6月30日发布,1987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主要为了防止舰艇舱室噪声对舰(艇)员的危害和保证舰艇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造船工业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本标准适用于海军新研制、建造的各型水面战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凯灵船厂建于1951年,经过65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军大型舰船保障企业。目前工厂主要承担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修理及民用船舶的建造。工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尝试为边防、海军建造各型辅助船舶,2003年开始大规模承接民用船舶,先后为海军、海警、地方建造各型船舶250余艘,现在已形成高速公务船(军用和民用)、全回转港作拖轮、客船(含车客渡船)建造生产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我国南海的安全形势比较紧张,南越舰艇不断骚扰我国南海区域,威胁着我国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当时,我海军的护卫舰均是二战前的老舰艇,行将报废,根本无法执行保卫任务;另外,由于台湾海峡封锁,东海舰队的舰船无法进入南海。为此,为适应南海对敌斗争的需要,海军赵启民副司令员下达了建造代号为“65”的护卫舰任务(意为争取在1965年造出首制舰),  相似文献   

17.
海军与陆军、空军相比,更明显地受其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作为一种工具,舰艇是国家为实现其目标的一种手段,17世纪的舰艇、商船和海盗船是不加区别的,大航海时代的东印度公司就有象征着繁荣景象的顺风扬帆的大型帆船,经过贸易和海战使其国家得到了繁荣昌盛,直到今天,舰艇仍然要根据各国所特有的不同目的而建造,当然,对其基本性能的要求是由各个国家的方针政策来确定的。因此,舰艇性能的要求是依据各个国家舰艇特有的目的而决定的,而国际形势对各国舰艇所特有的影响也会更大。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海军的作战序列里,有许多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特点和国情而专门设计的独特舰艇。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挪威海军,为了适应海峡和群岛作战的需要,就发展了一种将鱼雷艇和导弹艇功能集于一身的轻型舰艇,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导弹鱼雷艇。 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部。西濒  相似文献   

19.
综合补给舰是一种可在海上航行或停泊中为已方舰艇提供燃料、淡水、食品等消耗品和鱼雷、水雷、炮弹、导弹等武器的后勤保障舰只。作战舰艇可通过航行补给延长活动半径,提高在航率,增加海上活动时间,避免了对固定基地的过分依赖。综合补给舰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受到许多海军重视,起初只是美国、前苏联等具有远洋作战使命的海军强国发展这种后勤保障舰只,随后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海军也开始纷纷仿效发展,一些没有设计建造能力的中小国家则向国外订购,以便使本国海军的海上航行、作战能力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补给舰性能的高低、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国海军是否具备真正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海军舰艇是一个集船舶、冶金、兵器、电子和动力等多方面技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技术水平直接代表着国家整体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其中,作为目前国际海军水面舰艇中最有代表性的舰种,驱逐舰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基础和技术上达到的标准。通过对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将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工业和科学技术对驱逐舰发展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