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属材料在卸载过程中会表现出复杂的非弹性回复行为。为推动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提高有限元模拟预测板料冲压成形回弹精度,介绍了国内外几种钢板在卸载过程中的卸载弹性模量与塑性应变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弹性模量降低是卸载过程中的非弹性回复行为的宏观表现,也是导致回弹预测偏小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铝镁合金板材卸载时非弹性回复行为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汽车运输散状物料的效率,必须发展配套的机械化卸载设备。在国外,这种设备为数不多,而且大多价格昂贵,国内目前也没有理想的平板汽车卸载设备,本文介绍了江西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运输总公司自行设计研制的专利产品耙式卸料机之结构及使用,一辆5t平板货车的散状物料,卸载时间仅需1.5min。  相似文献   

3.
卸载与不卸载的RC梁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计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5片实桥模型T型梁进行破坏试验,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数量和卸载与不卸载加固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讨论了粘贴碳纤维布梁的破坏状态:塑性受压破坏、纤维断裂破坏、粘结破坏、剪切破坏、剥离破坏。在模型梁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破坏形态讨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予以一定简化,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可为桥梁工程加固实践提供试验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工程一般通过大面积卸载施工区域上皮土方,来缩减基坑开挖深度,进而减少基坑围护工程量,以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规划EW二路穿越京沪高铁段的地下通道基坑工程卸载施工为对象,总结和分析了在有条件进行场地卸载的情况下,优化弧线型基坑围护施工方案时,需要在地基加固处理、工序施工顺序、施工测量等几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桥梁加固从节约成本等角度考虑,一般不会对桥梁进行完全卸载后再加固,但是在计算中大都以完全卸载的情况来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粘贴钢板加固的桥梁,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混凝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比较了完全卸载和非完全卸载2种情况下的加固效果,发现不完全卸载不利于充分发挥桥梁的承载能力,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加固材料的加固潜能。同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软岩隧道较为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以某公路隧道软岩隧段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对该隧段在不同卸载条件下的开挖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卸载条件下该隧道软岩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特征,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开挖卸载过程中,卸载顺序对围岩的受力变形具有明显的影响,开挖卸载面附近形成一个应力降低区,最大挤出位移集中在掌子面或核心土的中心区域,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围岩压力均较其它四种开挖卸载方法要小。综合考虑围岩应力、竖向位移、掌子面挤出位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施工便利,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为三台阶开挖方法。现场监测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三台阶开挖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上方卸载的隧道结构安全,本文提出2阶段联合分析方法。第1阶段根据隧道上方卸载工况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计算得到作用于隧道管片的土压力和外侧土体的等效刚度。第2阶段建立三维结构-荷载模型,借助于第1阶段计算得到的土压力和等效刚度,分析管片应力、螺栓应力、收敛变形和接头张开量。某基坑工程北区块位于隧道上方,采用2阶段联合分析方法对该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合理地估算上方卸载引起的隧道竖向变形和收敛变形,应重点关注管片连接部位和腰部内侧的开裂、掉块情况,必要时应进行钢环加固。2阶段联合分析方法充分发挥了地层-结构模型和结构-荷载模型各自的优点,为评估上方卸载的隧道结构安全状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简化车身结构应力的测量过程,并能测得车辆自重导致的应力,基于线性系统和小变形假定,提出了一种结构应力的免卸载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无需卸去被测车辆自身零部件和其他负载的情况下,让被测车辆分别向左、右倾斜相同的角度,利用车辆倾斜引起结构应变的改变,间接地计算出测点应力。基于该方法,进行了一钢架结构试验,对比了免卸载测量法与传统卸载再加载的方法所测得结构应变值,平均误差为3.46%;又进一步进行了实车试验,对比了实车试验的应力值与有限元分析所得应力值,平均误差为6.78%。两个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软土路基超载设计与卸载时机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志光  魏金霞 《公路》2004,(8):220-224
理论和实践均表明,采用排水固结法时,路基中线处的最终沉降与路基填土厚度或最终填土高度成正比。根据最终沉降-填土厚度拟合曲线可以推算设计荷载下的最终沉降,进行超载设计;利用预压期的监测资料推算的最终沉降可以得到设计荷载下的沉降和剩余沉降,进行卸载时机的判断。卸载时机还可以利用沉降速率法、有效应力面积比或有效应力系数法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路基超载预压卸载时间的确定是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路基规范对卸载时间采用双标准控制,采用超载预压一段时间卸载后,地基沉降速率会发生变化,其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也有所不同.该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路基最终沉降量和填土高度的关系;结合实际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基桥头段路基采用加固土桩及预压处理时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双曲线法,根据预压土顶的沉降速率确定路床顶的沉降速率从而判断沉降速率是否达到规范规定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滨海新区软土地基路基上的加固土桩+预压处理路段,双曲线对于预压半年内的沉降拟合和实际情况最相符;根据路床顶的沉降速率方程判断卸载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陕西省金属结构厂与长沙建筑和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了 FJZ20型自铲式翻斗车。该产品集铲装、运输、自卸三大功能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机械.该产品于1990年9月10日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将投入批量生产.1 使用范围和主要特点FJZ20型自铲式翻斗车适用于建筑、筑路、中小型矿山、仓库、码头、砂石场、盐场等作业现场,它可以进行铲装或运输土方、灰砂、煤炭、粮食、食盐以及铲雪等松散物料,也可以进行混凝土、石  相似文献   

12.
徐召选 《专用汽车》2010,(11):62-64
对国内自装卸运载车的新装卸模式与传统装卸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新装卸模式的结构设计,分析了新结构的优缺点,为个性化需求的轻型物流车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岩石强度服从统计分布的特点,通过定义损伤变量,并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运用岩石力学中的D-P强度准则,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对大理岩在不同卸荷速率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试验所得的岩石力学参数及求解数据,通过拟合求得损伤本构模型的分布参数,进而确定损伤本构模型的演化曲线。通过与试验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曲线基本能反映大理岩在三轴卸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点;导致高卸荷速率下的大理岩试件强度相对要低的原因,是高卸荷速率的岩石在卸荷过程中其内部损伤演化发展相对要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通过增加一套辅助装置,在自动卸货汽车卸货时给予驾驶员一定的提醒,避免驾驶员因为疏忽忘记放下自动卸货汽车的货斗,导致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5.
岩石峰后应力应变特性的加卸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峰  杨相如 《公路》2011,(5):131-136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采用TAW-2000微机控制岩石伺服压力试验机对辉绿岩进行了三轴加载和卸围压试验,通过分析岩石强度、体积变形在试验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围压的关系,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卸载试验条件下,岩石在屈服破坏后,同样具有应变软化特性和破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地应力区域由河流深切引起的河谷谷坡岩石卸荷破坏,考虑在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建立高地应力深切河谷计算模型,应用自上而下、逐步卸荷的方法对V形深切河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谷坡在卸荷效应下的受剪破坏深度。基于Mohr-Coulomb原理提出剪应力发挥系数f概念,通过绘制f曲线来描述坡体内部剪力状态水平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较之自重-卸荷模型,高地应力区的谷坡岩石卸荷效应更显著,即破坏深度更大;随着先期地应力量值增高,同一高程处的岩石卸荷破坏深度增大;同一量值高地应力作用下卸荷后,随高程降低岩石破坏深度增大,因此,在低高程区域的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趋于恶劣。据此提出灾害预防措施与线路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气卸散装水泥罐式汽车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利 《汽车技术》1995,(4):16-18,22
重点论述了气卸散装水泥流化床主卸料原理,对流化床中的导料滑板,气室等几种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出料管的布置方式及压缩空气管路系统中各部件的作用,并对卸料过程中的混合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物流过程,装卸搬运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活动。它的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各种物流活动,同时每次装卸搬运都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和消耗很多的劳动,装卸搬运管理的高低不仅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而且是影响物流费用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可实现多卸货次序的中分自卸汽车列车,它通过电控气、气控液的方式分别控制汽车列车两货箱侧箱板开启、底板中部突起进行卸货,前、后箱卸货次序不受限制,避免了传统自卸车对车厢长度要求高、稳定性差、对卸货场地要求严格、无法加装全挂列车等缺点,使货物堆放更到位,避免二次转运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了卸货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杨砚宗 《路基工程》2014,(2):108-110
以多组砂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为基础,对卸荷条件下接触面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砂土径向卸荷条件下的桩-土接触面剪切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采用大型直剪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卸荷的桩-土接触面剪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