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遇到岩溶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的不利地质环境,结合凤大高速公路工程实际,从岩溶区路基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处理的实施及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公路中常见的岩溶处理方法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常张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稳定性评价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毅军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4):13-15,39
根据常张高速公路路基岩溶的分布及特征,对岩溶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岩溶路基在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极易产生失稳破坏。以武深高速公路TJ05标丹霞枢纽互通主线1#桥上跨韶赣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对韶赣高速公路岩溶路基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结合理论对岩溶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整治技术进行探究。对岩溶路基的检测、理论分析、稳定性研究及整治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可为岩溶路基失稳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岩溶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之一,结合广东省汕湛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的工程实例,提出了采用压力灌注混凝土处治溶洞的方法,从路基稳定性评价、设计方案、参数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处治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5.
岩溶土洞塌陷严重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营,是覆盖型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面临的岩溶主要病害问题之一。该文分析了广西桂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岩溶土洞病害成因,在对土洞发育特征和分布状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土洞病害特点提出了处治原则,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解决了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湖南道县至广西贺州高速公路湖南段岩溶路基综合勘查情况,分析了岩溶对路基的病害,并针对不同岩溶形态的发育特征、规模、空间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路交通网越来越密集,设计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岩溶区,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还会出现隧道穿越岩溶区的现象。贵州省三凯高速公路SK13隧道对岩溶区采用超前注浆、格栅拱架加强的处理工艺,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对注浆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对类似的采空区治理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岩溶路基是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若处治不当,岩溶会对路基稳定造成威胁。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合某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基本情况,对下伏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分析了本段路基产生垮塌的原因,提出了疏导及截流的处治措施,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地区某一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地质塌陷为例,结合地质勘察的工程地质调绘、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和工程地质钻探等技术,研究岩溶路基塌陷的原因以,探究解决。工作人员明确岩溶地质特点,塌陷地段的处治需结合具体特点,和多种勘察方法,这样能对塌陷的高速公路路基进行很好的处治。  相似文献   

10.
岩溶是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高密度电法可利用岩溶区场地不同介质导电性的差异,寻找电性异常区域,从而进行岩溶发育程度判定。结合四川地区某高速公路实例,论述分析该种方法的探测成果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分析目前公路应急管理现状,提出了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内容,阐述了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和公路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为做好公路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公路管理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应从设计阶段抓起。探讨了公路设计中如何从路线合理选择、坡度及路面设计、交通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其景观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但针对公路景观的设计方法却尚未形成统一可靠的系统理论。从国内外公路景观设计现状人手,借鉴风景园林理论提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三元论,即生态、美观、安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探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数量、提高运行效率,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理念,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研究.通过双车道公路实车实验获得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双车道公路交通冲突时间与交通量、设计速度的关系模型.依据构建的模型,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基于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速度为80 km/h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95 veh/h/ln 时,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60 km/h 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54 veh/h/ln,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40 km/h 及以下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效益不明显,不建议设置.  相似文献   

16.
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道路中各种设计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研究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对在道路线形设计中把握安全尺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速公路使用性能要求,结合重庆市高速公路服务现状,选取高速公路养护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形成具有简单、可测、易获得、可靠、典型性5大特点的高速公路养护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解决养护难等问题,改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保障使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疆伊犁境内国道 2 18线道路翻浆的实际情况 ,从路基抗御道路翻浆的实际需要出发 ,拟订了抗浆路段横断面结构方案 ,据此进行室内模型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笔者所提出的抗浆路基可以有效削弱地表水及地下水入渗路基 ,控制道路翻浆主要通过控制路基中水体的入渗及运移来体现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为例,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为公路建设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的公路网已基本建成,公路部门的主要任务已从公路建设逐渐转到为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提高公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的公路管理上来。本文从廊坊地区公路管理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说明了在普通高等级公路实施“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通高等级公路智能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