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报告1966年1月~1987年12月我院放射治疗妇科肿瘤12 395例,其中多原发性癌瘤52例,发生率为0.42%。近两年来发生率为1.77%,有逐年升高的趋势。52例多原发性癌瘤中51例为双原发性癌瘤,三原发性癌瘤1例,以宫颈癌合并其他癌瘤为最多,占86.54%。发生在生殖系统的33例(63.46%),发生在非生殖系统的19例(36.54%)。发病年龄与单发性癌瘤相似。妇科双原发性癌瘤1年内发生者占36.29%,5年内发生者占62.75%,平均间隔时间为5.01年,较一般双原发性癌瘤平均间隔时间6.2年为短。52例多原发性癌瘤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0%、36.36%和26.32%。  相似文献   

2.
1.本文报告60例骨巨细胞瘤手术,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31.75岁,21—40岁占75%。部位以四肢长骨端为多见,占78.33%,其中好发于膝部,占长骨端的68%。随访55的,有9例死亡,二例肺转移及3例局部复发。共占25.45%。2.病理:5年生存率Ⅰ级93.8%,Ⅱ级80.2%,Ⅲ级0,肿瘤间质细胞的形态与预后亦有关,F型5年生存率95%,H型75.9%。且H型及有血窦样结构者,肺转移较多。3.刮除加植骨术。复发率为13.3%,疗效较好,大块截除关节融合术,复发转移率为13.3%,截肢术主要用于Ⅲ级,但亦不能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73例结外淋巴瘤,占本科收治淋巴瘤的14.4%。从病史或临床检查均能确定其首发病灶在淋巴结外,发生在11个不同的器官或部位。70例进行了治疗,单独放疗者23例,采用综合治疗者47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9.2%及45.1%。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患者预后较差,ⅠⅡ期病人生存率较高。治疗失败的原因除病期过晚外,治疗不彻底,如放射治疗之剂量不足,化疗方案不正规也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后辅助放疗对HPV16相关Ⅱa(pT3)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后病理分期为Ⅱa(pT3)期食管鳞癌患者的97例病理标本以及54例正常食管黏膜或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E6、p75NTR及P13K的表达,并分析HPV16、PI3K与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术后辅助放疗对Ⅱa(pT3)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97例Ⅱa(pT3)期食管鳞癌组织的HPV16E6和PI3K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9%、69.1%;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42.3%,中位生存期52个月;HPV16阴性与阳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25.3%,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示,HPV16阴性者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和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亚组分析示,HPV16阴性组中年龄≤61.5岁、女性、无吸烟史者应用术后辅助放疗提高生存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变了Ⅱa期食管鳞癌患者固有的辐射敏感性。术后辅助放疗只能提高HPV16阴性Ⅱa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56年到1990年共收治乳腺恶性肿瘤病人2644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肉瘤21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的0.8%。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占28.6%。病检均非肿瘤转移。本组资料表明乳腺肉瘤的发病年龄较乳癌为轻,45岁以上及病史1年以上者预后较好。因乳腺肉瘤多经血道转移或局部浸润,很少转移到腋下,治疗以肿瘤切除和乳腺单切为主,放疗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3626例腹部囊性肿块进行了归纳分类,发现以卵巢的囊性肿块为数最多,共2653例(占73.16%),余依次发生于肾、肝、胰、胆总管等。本文对较为特殊,临床上较罕见的88例腹部囊性肿块做了详细分类,按其组织来源以炎性包裹性,潴留性积液最多,共40例(占45.45%),先天性囊肿次之,共26例(占29.36%)。其发生部位以肠系膜最多共32例(占36.36%),余部位依次为腹腔、腹膜后、阑尾等。  相似文献   

7.
晚期宫颈癌以放射治疗为主 ,其 5年生存率为 40 %~5 0 %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 ] 。要提高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就应设法提高局控率 ,降低远处转移率。我们从 1995 0 3~ 1996 0 4对 116例晚期宫颈癌(Ⅲ期、Ⅳ期 )进行放疗、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以探讨诱导化疗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所选病例为我院 1995 0 3~ 1996 0 4收治的宫颈癌患者 ,符合下列条件者入组研究 :①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的Ⅲ、Ⅳ期宫颈癌初治患者 ;②全身状况好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Karnifsky…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本院1963年元月——1971年12月期间放射治疗的215例鼻咽腔恶性肿瘤的分析,其中ⅢⅣ期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4.2%,总的五年生存率为30.2%,十年生存率为26.9%,从影响预后的因素来看,性别及病理类型对预后影响差异不大,年令在31~40岁预后最佳,病期愈晚预后愈差,所以我们认为抓三早仍是鼻咽癌防治的关键。由于晚期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在良恶性中心气道重度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镜室行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治疗的46例良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结果、临床表现、影像学及介入治疗情况,评估气道狭窄严重程度、气道狭窄类型、狭窄部位分布,使用呼吸困难指数(MRC DI)、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通过定期随访动态观察评价临床疗效,据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评价术后转归。结果 46例患者年龄(62.43±12.34)岁。气管狭窄36例(78.26%),左主支气管6例(13.04%),右主支气管10例(21.74%),右中间段支气管2例(4.35%);其中恶性中心气道狭窄33例(71.74%),良性病变13例(28.26%)。46例患者共进行58次介入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支架置入、冷冻、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前气管狭窄程度(85.42±7.81)%,术后为(24.17±5.79)%;右主支气管狭窄程度由介入治疗前的(81.00±17.13)%改善为(20.50±6.43)%,术后左主支气管狭窄程度(24.17±9.14)%,较术前(77.50±16.66)%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3,t=22.43,t=19.02,P均<0.001)。术后MRC DI 0.98±0.62,明显低于术前的3.42±0.57(t=19.65,P<0.001);介入治疗术后KPS(83.91±8.96)明显高于术前(34.01±13.14)(t=21.28,P<0.001)。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4例(8.70%, 4/46),一过性室早1例(2.17%, 1/46),牙齿脱落2例(4.35%, 2/46)。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首次介入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13.79%(4/29),另有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中;13例良性气道狭窄者目前生活质量良好。结论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治疗可迅速缓解中心气道狭窄,安全、可行、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66年6月~1986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104例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何杰金氏病(HD)3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71例。首发浅表淋巴结78例(75%),结外淋巴瘤26例(25%)。颈浅淋巴结为首发部位占76%(59/78)。上腔静脉综合征者10.6(11/104),合并白血病8.6%(9/104),白血病患者以纵隔为首发部位者占55%(6/9)。Ⅰ期9例,Ⅱ期29例,Ⅲ期37例,Ⅳ期29例。放疗组占15%(16例),化疗组占26%(27例),综合治疗组59%(61例)。近期疗效:CR(肿瘤完全消失)30%,PR(部分有效)58%,S(稳定)4%,PD(进展)8%。总有效率88%(91/104)。3年存活率26.3%(24/91),5年存活率18%(15/83),存活8年以上11例,10年以上6例,其中无瘤健在5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合单克隆抗体金标免疫斑点法对46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及30例肺良性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的肺癌相关抗原(LC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放疗前LCA的阳性率为97.8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0%)及肺良性病(13.33%)(P<0.005);放疗后LCA的阳性率为82.61%,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LCA的阳性率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该教研室1950年~1989年所做的1375例尸捡资料,结果表明,有完整资料的1266例尸检中临床和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79.3%,误诊率20.7%。疾病分类统计结果,50年代尸检病例中传染和寄生虫病占多数,而80年代则以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婴幼儿尸检以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源于围产期疾患占多数。作者分析了尸检数量减少和临床误诊的原因,阐明了尸检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22例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作了分析,指出激光辅以用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一次治愈率为78.37%。本文讨论了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与癌的关系,322例中癌变6例,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癌变率为1.86%。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6例,子宫体良性病变组46例,正常组50例的子宫内膜、晨尿、血清的CEA含量。结果示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种标本的CEA含量均值高于2对照组,而子宫体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标本CEA升高的阳性率于良恶性病变组间无差异。子宫内膜CEA含量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子宫内膜CEA含量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同时测定3种标本CEA值有助于区别子宫体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61例用不同方式治疗的宫体癌,Ⅰ、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1.9%和27%,在对12例不宜手术而单纯放疗的患者中,4例存活5年,3例存活10年以上,说明对不宜手术的患者单纯放疗有一定疗效,部分还可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23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并多器官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发现衰竭器官的顺序依次为肺、肾、心、肝、脑、胃肠、DIC。衰竭器官平均为3.4个。病死率为100%。结果提示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原发或继发肿瘤对脏器的侵犯是MOF发生的基本条件,而各种感染又是MOF的诱发因素,并对MOF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7~1984年共收治的肾脏恶性肿瘤216例其中肾细胞癌120例(55.6%),占肾脏肿瘤的第一位。有82例通过手术及活组织检查得到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占91.5%),颗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5例。在患者中31岁以上者占86.7%,而20岁以下者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为7岁(1例),值得注意。本组中75例做了肾切除术。术后随访,三年存活率为47.1%,五年存活率为32.9%,有23例存活五年以上。其中Ⅰ期17例,Ⅱ期6例。因此在今后应尽早诊断、治疗肾肿瘤,以提高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