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是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管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管控技术标准研制了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综合了工程参建各方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网络通讯和GIS等现代技术,通过人工监测、实时监测、现场巡视和视频监控四种监控方式对地下工程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平台集软、硬件于一体并涵盖监测巡视、评估预警与响应处置等管理要素。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实现了全面的工程安全风险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安全风险科学管控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国内外安全风险理论分析、经验总结、建设案例分析以及将传统风险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融合及研发,结合我国建设实际首次建立了一套贯穿地下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保障、技术标准体系为支撑和实时监控体系为手段的综合动态管控模式,实现了将传统的注重安全事故处理向现代的全过程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研究成果的应用验证了所提出模式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安全管理人员的角度,对隐患管理、风险与危大工程管理及灾害气候管理进行了研究。从事故隐患等级、事故伤亡类别和超期隐患三个方面建立了隐患管理预警,从故障、维保、超重和资格证书四个方面建立了机械设备预警,从风险等级和危大工程管理两个方面建立了风险与危大工程预警,并建立了灾害气候预警体系,实现了台风、暴雨、干旱、暴雪、寒潮、高温、雷电、大雾等灾害气候预警。为落实安全管理预警工作,制定了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岗位预警信息推送原则,通过预警方式提醒、协助安全管理人员落实责任,实现分级管理和重点管理,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建设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建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目前风险控制体系的工程应用情况,搭建了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模型,对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外部架构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下工程施工中岩爆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爆是高地应力环境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文章针对岩爆的形成原因和机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岩爆硐室开挖的施工防治措施、组织原则及工艺流程,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的开挖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施工中岩爆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爆是高地应力环境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文章针对岩爆的形成原因和机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岩爆洞室开挖的施工防治措施、施工组织及工艺流程,可为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的开挖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地下管线和障碍物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需要精细化物探成果。介绍了地下工程物探应用技术、探测深度、探测精度;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工程探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避免因物探成果疏漏而导致工程风险。最后针对物探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事件高发、预警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理念,结合盾构掘进参数智能化预报警机制研究,研发了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平台,平台主要包括盾构掘进设备参数及监控数据全维度采集、综合信息集成、GIS图层展示、盾构掘进参数智能监控、监控量测数据智能采集、风险预测及预警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能够实现对盾构掘进数据超限智能预警、风险智能监控、施工风险动态管理以及成型隧道结构工后风险状态管控等功能。该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为有效解决当前盾构施工监管难度大、风险响应滞后等问题,以及对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市政类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信息化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样例。  相似文献   

9.
隧道工程作为特殊的地下工程构筑物,施工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监测十分重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通过三维点云测量,可以进行隧道开挖过程与模型对比分析、变形对比分析和侵限对比分析,及时地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的沉降和收敛情况、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为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最佳时机和修改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可依监测成果进行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预报和风险分级管理。工程实践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测量结果与Leica TPS1200全站仪对比表明,精度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关要求,数据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路桥企业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方面的若干问题,讨论了风险因素存在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提出了基于HAS层级分析策略的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并以路桥企业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例,进行施工风险指数一致性的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从水上溢油应急处置全过程角度,分为风险防范、监测报警、预测预警、应急设备、损害评估和综合辅助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水上溢油应急处置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了目前溢油应急处置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本研究可为溢油应急处置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朔黄铁路的及时改造升级和运量逐年增加,黄骅港车站承担运输任务更加繁重,车站作业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将会对作业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希望通过实行安全预控体系完善黄骅港车站作业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总结以及结合黄骅港车站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影响编组站作业安全的因素,并且结合安全科学工程理论以及超前管理、事前预防的管理理念,通过提出嵌套式的编组站风险预控体系,实现对黄骅港车站安全风险的提前控制。根据研究表明:在该风险预控体系中,危险源识别是核心层;防护层是具体法人实施措施;保障层是科学且长效的保障机制,保障层中3级监控系统是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希望以黄骅港车站为例探索基于嵌套模式的编组站的风险预控体系,从而提高编组站作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地质勘测及施工管理不到位等情况,隧道塌方等事故时有发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文章通过引入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方法,综合利用历史事故案例数据库和专家经验数据,建立了塌方风险分析模型,以定量化的风险发生概率为风险基准设定了隧道施工的容许位移量和容许位移速率,并提出了基于Web平台的隧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可视化系统,实现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实时监测、变形预测和现场安全风险预警可视化。该系统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与系统具有工程预警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已建地铁车站进行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工程,需对改造结构进行技术评估,并涉及对原结构设计内力和位移附加增量的有效控制。文章针对苏州地铁1号线金鸡湖西站已建成的地下车站的围护、主体结构局部改造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风险,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结构附加应力和变位,为控制改造施工安全提出了结构构造措施和监测措施等合理化建议,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下工程设计中,基坑变形控制是预防工程环境风险的关键,也是基坑设计分析的重点。结合上海轨交12号线汉中路站深基坑工程的实践,介绍了对工程周边地面建筑实施的保护措施和监测的过程,分析了对不同基础形式建筑物保护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系统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优化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运营组织维护设计6道“管理门(SS-Gate)”。通过为每道管理门设置相应的风险管理任务和分配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建立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SS- Gate System)”。并举例介绍如何在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过程中进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铁路物流中心向数字技术赋能的智慧铁路物流中心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适应我国已有的庞大的铁路网络及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在传统物流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等改造是较为经济合理的。对现有铁路物流中心的安全预警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原则和需求进行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及追踪技术,提出一种智慧铁路物流中心安全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在铁路物流中心完成智慧化的安全生产监控和灾害监测等任务,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和事故的及时预警,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从而推动安全预警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地下工程的防水问题,一直是施工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南湖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变形缝和墙身渗水的处理方案,提出了相关的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为以后南宁市地下工程的防水处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介绍隧道及地铁工程预警控制平台的建设及应用,统筹分析了隧道及地铁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便更加准确地指导隧道及地铁现场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快速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并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平台采用自动触发和手动预判触发双重预警控制,结合红线卡控、围岩变形、施工材料容差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四项预警内容,控制隧道及地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平台实现全集团公司所有隧道及地铁工程的集中管理,所有施工信息和有效数据通过互联网即时传输,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设备等隧道工程常见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策略的施工风险预警系统,阐述了该预警系统的核心功能,搭建了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风险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隧道工程案例,对施工风险预警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可靠性评估,证明了所研究内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