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原桥的重力式桥墩,架设装配式公路钢桥临时加固原有危桥,以保障特种车辆通行;运用ANSYS软件分析和计算了方案中钢桥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通车实况证明方案足合理的,也为装配式公路钢桥的架设和运用提供了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顾萍  史庆春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3):55-59,64
针对简支体外预应力钢-混结合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温度沿混凝土截面线性分布,体外预应力筋直线布置,剪力钉所受到的剪力和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相对滑移呈线性关系,推导出结合梁及体外预应力筋由温度效应产生的内力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并讨论了在日照温度效应下,各种因素对体外预应力钢-混结合梁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式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吻合;日照温度效应使简支结合梁的混凝土板受压,钢梁顶部受拉,底部受压,对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影响很小;当剪力钉刚度足够大时,温度应力不随剪力钉刚度变化而变化,剪力钉布置和桥梁跨度对体外预应力钢-混结合梁温度应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结合梁桥的新结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使钢桥更加经济的设计策略,即将钢、混凝土结构结合并在制造时尽量避免焊接。填充混凝土的钢管梁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延性,能为桥梁提供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钢厂的产品或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冷加工可以大大减少焊接工作量,所以应当在主梁中更多的采用。有5座采用钢管梁或冷加工钢梁的组合梁桥的组合梁桥已经建成,并对这些桥的结构性能和强度进行了研究。这种桥梁已在一些目标工程的设计中采用。研究表明,新型组合桥梁的结  相似文献   

4.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预拱度及合龙口纵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成桥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较小,该桥采用2个中跨依次合龙的施工顺序;各墩墩顶负弯矩绝对值和中跨跨中挠度随钢箱梁长度与中跨跨径之比k1增大而呈线性减小,该桥k1最终取0.371,中跨钢箱梁长75 m;钢箱梁自重和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对预拱度影响较大,前者变化6%、后者变化10%时预拱度变化值分别约为15 mm和13 mm;环境温度对合龙口纵向变形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变化10℃时合龙口纵向变形变化12 mm。施工控制时应严格控制钢箱梁自重、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确保按设计温度合龙。  相似文献   

5.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结合梁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桥技术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重大桥梁工程实例,对我国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桥技术特点进行综述和讨论。分析近几年我国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桥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发展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桥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钢-混凝土结合段是混合梁的关键部位,决定着混合梁设计的成败.依托渭河特大桥设计与优化,提出结合段整体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思路,着重介绍结合段构造选型以及设计与优化的思路、过程、方法,详细描述结合段构造设计成果,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合段局部空间模型,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受力较均衡、变形连续协调、总体应力水平总体满足设计要求,说明结合段整体设计和构造设计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唐方清  罗嗣碧  戴万江 《公路》2012,(5):132-136
在借鉴已有桥梁钢—混结合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瓯江大桥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梁式桥,采用PBL剪力板及加预应力束的设计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规范,局部分析及对预应力锚固体的比较,提出基于传递弯矩和剪力的梁式钢—混结合段,采用PBL剪力板与预应力束组合的设计理念,并介绍PBL剪力板的作用原理及强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中通道泄洪区约6.0km非通航桥梁的选型问题,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理念,采用对比分析法,确定了经济跨径和结构方案,并从梁高、断面形式及剪力键布置3方面优化了结构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5×110m、高5.0m单箱双室连续钢-混结合梁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使钢桥更加经济的设计策略,即将钢、混凝土结构结合并在制造时尽量避免焊接.填充混凝土的钢管梁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延性,能为桥梁提供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钢厂的产品或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冷加工可以大大减少焊接工作量,所以应当在主梁中更多的采用.有5座采用钢管梁或冷加工钢梁的组合梁桥已经建成,并对这些桥的结构性能和强度进行了研究.这种桥梁已在一些目标工程的设计中采用.研究表明,新型组合桥梁的结构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曲线钢-混凝土结合梁桥整体升温25℃和桥面板降温7.5℃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在整体升温的温度应力作用下沿桥宽方向桥梁跨中挠度值、桥面板横向位置值、纵向应力值,并给出了整桥的变形云图;降温的温度应力下桥面板沿桥宽方向桥梁跨中挠度值、桥面板横向位置值、混凝土板及钢箱梁底板纵向应力值,同样给出了桥面板及钢箱竖向位移分布云图。通过对曲线钢-混凝土结合梁的有限元分析,说明曲率效应和扭转效应在曲线梁桥计算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西欧结合梁桥的现有发展水平:介绍10座结合梁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李扬 《上海公路》2020,(1):68-71
介绍某地锚式钢-混组合梁悬索桥的结构设计。该桥呈半漂浮结构体系,在桥塔和主梁之间安装竖向支承、纵向阻尼器和横向挡块以增强抗震性能;组合梁由钢结构主梁、横梁、纵梁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板构成,中心梁高2.775 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截面采用五边形,塔高81 m。主塔塔底设置两个矩形承台,并设系梁,每个承台布置9根φ2.5 m钻孔灌注桩。锚碇采用重力式嵌岩锚碇结构,扩大基础。主缆采用镀锌铝高强平行钢丝束,PPWS工法架设。采用Midas Civil和自编软件SBSS等程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各项检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钢-FRP桥面板结合梁桥剪力连接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全  孙宝俊  陈娟 《世界桥梁》2003,(2):40-43,55
FRP桥面板具有优越的性能,与钢梁结合形成的钢--FRP桥面板结合梁桥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试验提出一种经济有效、施工便利的梁、板连接方式,对其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和疲劳性能均满足AASHTO规范的要求。得到了FRP板中栓钉连接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为钢—FRP板结合梁桥的推广应用作出了前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立钢混结合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多种最不利工况静力计算,分析钢塔柱、混凝土塔柱及钢混结合处的应力和变形,确定各部件的应力状况及分布,研究钢混结合段接头的传力机理,对设计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连续钢-混叠合梁桥墩项区桥面板,在非荷载因素作用下受拉易产生裂缝,采用支座强迫位移法解决上述问题.为研究支座强迫位移法对叠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产生的预压应力效应,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汉口侧6×90m连续钢-混叠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的支座强迫位移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利用ANSYS的APDL语言建立大型“梁-壳-实”有...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云龙互通主线桥第21联为跨越甬台温高速铁路桥梁。桥梁为56.45m+115.3m+44.5m=216.25m三跨一联变截面钢-混凝土叠合梁桥,为国内第一跨度同类型钢-混叠合连续梁桥。从桥型特点、结构设计、耐久性设计及施工方案等4个方面介绍设计要点及创新理念,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规范尚未对桥梁结构在高温沥青摊铺时的温度场做出规定,由其引起的温度应力也尚未考虑。该文以柳州市某钢-混叠合简支梁桥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横向平面模型,进行了高温沥青摊铺时的瞬态热分析,拟合了高温沥青摊铺作用下叠合梁竖向最大温差计算公式,并与中国规范关于日照温度作用下竖向温度梯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沥青摊铺温度场降温在前2h最快,实际工程中可适当洒水加快降温;组合截面竖向温差最大达到70.47℃,最不利温差曲线服从指数分布;高温沥青摊铺下钢-混叠合梁竖向最不利温度梯度大于日照温度场引起的温度梯度,在以后的设计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针对叠合梁桥纵向抗剪分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滑移效应的影响引入到钢-混凝土叠合梁桥当中,在进行抗剪分析时考虑了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杰  张君琳  李业  谢增奎  杨立坡 《公路》2023,68(1):111-117
以聊城中华路大桥为例,采用midas总体计算和ANSYS细部分析的有限元联合分析方法对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钢—UHPC结合段的受力开展了研究。首先采用midas civil分析软件建立全桥的总体杆系模型,以获得钢—混结合段控制截面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内力;然后在ANSYS中建立了结合段板壳—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将提取的内力施加于局部模型,计算得到钢—混结合段细部应力。通过受力分析发现,独塔斜拉桥采用钢—混结合段后,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和钢结构抗拉的材料优点,构造受力合理,实现了材料和结构刚度的平顺过渡,是一种合理的方案选择。通过细部应力分析发现,在钢格室与承压板连接处以及顶底板折角、腹板折角与填充混凝土的接触面处,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应对这些部位进行局部加劲或采用平滑倒角的方式加以避免。对结合段中腹板的厚度与承压板厚度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中腹板厚度可适当降低中腹板的应力,但不能降低其他钢结构的高应力水平;而增加承压板的厚度可以显著降低钢结构的高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