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在高铁中已成功运用,地铁采用此技术将提高铺轨精度和效率,是地铁铺轨施工、运营养护的发展趋势。文章简要介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及在高铁中的应用,并结合地铁的特点、地铁部分线段的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地铁轨道测量的CPⅢ控制网测量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CPⅢ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结合上海和宁波地铁的实测数据,对其结果精度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CPⅢ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可以满足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受"V"型天窗作业时间限制,某些运营铁路线或区间无法测量点对双边CPⅢ控制点,需进行单点单边测量。通过试验数据,在对CPⅢ控制网单边测量的数据精度指标与常规点对CPⅢ控制网测量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单边测量成果进行轨道测量的应用研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PⅢ控制网单边测量精度指标能满足高铁CPⅢ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求,单边测量成果可用于轨道测量。  相似文献   

4.
对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出新的思路。详细介绍CPⅢ平面、高程控制网监督测量的精度指标、技术要求及作业方法。指出,为确保CPⅢ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精确可靠,提高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几何线形平顺性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徐永刚 《铁道勘察》2013,39(2):7-9,13
开展将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中的轨道基础控制网(CPⅢ)测量与无砟轨道精调等相关技术引入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试验,融合、改进了传统的铺轨测量方法与施工工艺。阐述了轨道精密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在无砟轨道桥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CPⅢ控制网特点、测量基本原理及测量工艺流程;从测量准备、控制网建网、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方面分析操作要点;从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方面阐述施工测量注意事项。哈大客运专线鞍辽特大桥采用CPⅢ控制网进行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测量成果得到认可。轨道板安装和钢轨铺设在测量成果指导下完成,哈大客运专线每年定期复测按CPⅢ控制网操作要点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强 《铁道勘察》2011,37(1):1-4
CPⅢ网是控制高速铁路上无砟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一种高精度控制网。它采用自由设站进行多方向后方交会测量来获取角度、距离等测量数据,并采用分区无定向概略坐标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间接平差,得出CPⅢ点的坐标和CPⅢ网的精度。其网形结构、观测方法、观测时段及平差计算与传统的施工测量有着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提出无砟轨道铺轨基桩控制网的布网新方法。按照五等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布设基桩控制网,对基桩控制网的三种布网方案进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按照现行规范的精度要求,基桩控制网附合导线两端必须附合到线路控制网CPⅡ上。若将CPⅢ附合导线同时连接到CPⅠ和CPⅡ控制点上,原始数据误差对基桩控制网的点位误差影响非常大。试验结论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需要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方法,针对CPⅢ控制网测量对仪器配置要求高、需用专用设备和操作软件、控制点布设数量多等特点,论述控制测量的系统配置(仪器、设备、车辆、人员)、控制点布设和测量方法,并对一个测量标段(80 km)所需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根据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需求和控制测量的工作量,按照有关规定计算成本费用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此,建议CPⅢ控制网测量计费在原来计费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的幅度。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基于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的地铁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精调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坐标测量轨道几何形位的方法。通过对轨道几何形位检测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以轨道控制网CPⅢ点作为测量基准点,采用轨道几何形位与检测点的三维解析几何关系,建立三维坐标测量轨道几何形位的计算模型。现场无砟轨道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表明,三维坐标测量可有效对轨道几何形位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无砟轨道几何形位测量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11.
高铁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对平顺性要求,研究了为满足施工要求CPⅢ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施测方法。研究了为满足施工要求对CPⅢ控制网定位精度要求及CPⅢ控制网点位相对中误差及可重复测量误差精度控制指标,从而明确CPⅢ控制网点位的误差,最终为满足无砟轨道施工对平顺性要求提供测量保障。研究结论:(1)CPⅢ控制网网形采用沿线路均匀布设、施测方法采用多方向后方交会,对于控制CPⅢ网点间相对中误差具有重要作用。(2)CPⅢ控制网点位相对中误差及可重复测量误差精度控制,能满足轨道施工高平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内进行无砟轨道CPⅢ平面网建网测量,主要包括隧道段CPⅡ加密网控制测量及CPⅢ平面网控制测量两项工作,而解决洞内CPⅡ控制点与洞外CPⅠ(GPS)的联测方案是建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南吕梁山隧道无砟轨道建网中,利用960 m长的5#斜井和较长的4#斜井作附合导线,并利用2#斜井作补充控制,将网型呈三角形布置,提高了控制网的整体精度,并对其中的规范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在多联、多跨连续纵向连接特殊梁体结构及特殊铁路轨道控制网测量时,快速准确获取CPⅢ控制点平面坐标的难题.传统CPⅡ和CPⅢ网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由于观测的时间不同步,必然存在两次对中整平误差.研究采用CPⅡ与CPⅢ同步测量的方法,在满足GNSS观测和全站仪联测的任意位置摆设脚架的情况下,可节省CPⅡ埋桩费用;在安...  相似文献   

14.
将高铁精密工程测量中的CPⅢ测量与无砟轨道精调检测评估等技术引入广州地铁的建设与运营中,从建立轨道控制网(CPⅢ)、整体道床轨道精调、轨道平顺性检测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形成一整套轨道施工新工艺的测量标准和技术规程,实现广州地铁轨道的高平顺性与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轨道控制网(CPⅢ)是高铁控制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测量工作者对CPⅢ控制网的精度特点、观测方法已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在平时的作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测站的通视条件不是特别好等,需要对原有的传统网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精密定轨边角后方交会法测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  杭芬  岑敏仪 《铁道勘察》2009,35(5):10-12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铺轨基桩控制网(CPⅢ)通常采用自由设站边角后方交会法来测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设方法:三联架边角后方交会法,并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仿真实验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三联架法进行边角后方交会测量将得到更高的相对点位精度,具有更好的平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由测站的高速铁路CPⅢ高程控制网建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针对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高程网的建网测量,本文分析了CPⅢ高程网的技术要求及其德国建网方法和中国已有建网方法的技术特点,并根据CPⅢ平面网自由测站测量的原理,探讨利用CPⅢ平面网自由测站观测值构建CPⅢ三角高程网的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引进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构建CPⅢ三角高程网,并比对高精度三角高程网测量的前提条件,认为CPⅢ三角高程网是可行的;通过对其实际精度指标的大量比较和统计分析,认为可以达到二等水准测量和CPⅢ高程网的精度要求,因此是CPⅢ高程网建网测量的一种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岑敏仪  张同刚  李劲  谭俊 《铁道学报》2011,33(8):99-102
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现已成为客运专线建立CPⅢ网的主要形式,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与之配套的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网置平却一直未受重视和应用.本文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各级控制网精度指标和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控制网进行仿真试验,并结合在建客运专线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CPⅢ平面网必要点位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在考虑CPⅢ网的观测网形以及网中观测值的必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对CPⅢ标准网以及改进网的必要点位精度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误差理论分析,探讨CPⅢ点在2种网形下的合理点位精度,并进一步推算CPⅢ标准网以及改进网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合理允许误差.研究结论:采用边角网精度估算的方法,推算CPⅢ控制网的必要点位精度.认为改进CPⅢ网的交互强度虽比标准的CPⅢ网好,但其点位精度却比标准的CPⅢ网差,在横向精度方面差异更大.对标准CPⅢ网而言,其合理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应≤±1.5 mm,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允许值应≤±3.0 mm;对改进的CPⅢ网而言,其合理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应≤±2.0 mm,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允许值应≤±4.0 mm.  相似文献   

20.
朱新华 《铁道建筑技术》2012,(12):32-35,115
为保证轨道高平顺性,轨道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求高、测量工作量大、内容丰富、难点多。结合杭甬轨道控制网测量实际情况,对CPⅢ测量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