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冷器的布置优化是提升增压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某SUV匹配汽油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不足问题,分析进气阻力及中冷后进气温度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台架试验对比2种中冷器布置方案引起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前置式中冷器相对顶置式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中冷后进气温度降低17.4℃,发动机功率提升3%,扭矩提升5.2%。文章通过优化中冷器的布置为发动机性能提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利用深度冷热冲击试验台控制冷却液温度,以某一废气涡轮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为对象,进行了冷却液温度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冷却液温度对发动机燃油消耗量以及有效功率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冷却液温度的逐渐升高,柴油机CO和HC的排放量都随之降低并趋于稳定;在低温状态下,冷却液温度对NOx的影响较为明显,在高温且当缸内温度达到平衡后,冷却液温度对NOx的影响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3.
涡轮增压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非常高,经过增压的空气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汽缸燃烧室,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燃油的不规则预燃而发生爆震,产生降低增压效果、损坏发动机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冷器的使用原因、工作原理、作用与副作用、分类、主要故障和维护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中冷后进气温度是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一台某厂家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发动机台架测试系统上运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工况,通过全流稀释采样系统(CVS)检测排气中原机NOX排放值以及SCR催化器后的NOX排放值。结果表明,当排气温度为42~62℃时,提高中冷后进气温度能够有效提高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排气温度,但也使得原始排气中的NOX排放值增大;排气温度的提升使得SCR的转化效率得以提升,但由于原始排气中NOX排放值的增大,SCR的转化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台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中装入一台涡轮,可吸收没有涡轮时将被废弃的排气能量。 寇敏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用其已经涡轮增压中冷的298千瓦(400马力)柴油机发展成了一台复合涡轮发动机。新发动机提高功率12.5%;燃料消耗量改善14.8%。严格地说,复合涡轮本身产生的燃料消耗量的改善是4.6%。且改装需要的变动很小,有可能将现有的发动机改装为复合涡轮发动机。 发动机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各个影响性能的因素如缸径、冲程、压缩比、增压压力、喷油压力等与设计所选材料热强度和结构之间的折衷处理。降低排污和大幅度改进热效率将成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改装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天然气的特性,通过理论分析,从动力性角度论述了柴油机改装为天然气发动机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障碍,并从供气系统、燃烧系统、进气系统、点火系统、增压中冷技术、控制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柴油机改装为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总装驻一汽军代室组织对“解放”CA1122J型军用高栏运输车及系列底盘进行了符合欧洲Ⅱ号排放法规要求的技术改进,军用发动机由原来的CA6110Z型增压柴油机更换为CA6DEⅡ-17型增压中冷柴油机。新柴油机是以CA6DEⅡ—18型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基础,增加军用柴油机的特殊要求进行改进的。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出现有近百年历史,现在由于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得已解决,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方面应用较为普遍.采用涡轮增压器主要作用是提高柴油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同时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还可以降低柴油机排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测小缸径增压中冷柴油机气缸压力,分析其燃烧过程及放热规律。结果表明,负荷增加,放热率增大,燃烧始点提前;采用较小的供油提前角,可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大燃烧压力;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可降低峰值温度,因而对降低NOx 有利。  相似文献   

10.
结合车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念,介绍了CA6110Z1A1增压环保型柴油机在不改变CA6110自然吸气型发动机原有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增压技术的结构改造要点和整机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AVL全流采样(CVS)系统,在3台国Ⅳ重型柴油机上进行了国Ⅳ、国Ⅴ柴油油品对排放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使用ESC,ETC以及ELR测试循环。3台发动机均采用增压中冷+SCR技术路线,供油系统包括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系统,排量范围为3.8~11.9 L。研究发现,无论是ESC循环还是ETC循环,国Ⅴ柴油相对于国Ⅳ柴油,均可以降低重型柴油机的PM和CO排放,但对NO_x,THC和ELR烟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将增压空气加以冷却的增加几乎在所有的柴油机上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在汽油机上获得应用。这种增压用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降低排放和燃油耗。采用新的冷却液冷却的中冷方案可使增压空气的压差比目前空气冷却的系统有所降低,汽车前端的安装空间可以缩小,同时响应时间也可缩短。本文以实例介绍Behr(贝尔)公司冷却液冷却的中冷方案、增压空气/冷却液-冷却器的结构型式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地区下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机化大气模拟测控系统对增压中冷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下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专题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下的增压中冷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排放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减小,导致吸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缸内吸气终了的温度和压力下降,从而使得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等有效燃油消耗区明显变窄。  相似文献   

14.
《重发科技》2009,(2):45-46
中冷器一般只有在安装了涡轮增压的车才能看到。因为中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 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一般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副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增压空气的冷却可使增压柴油机热负荷降低,这在增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已被充分证实〔1〕。但是高参数的增压空气中冷系统的获得是与中冷器尺寸的增大和提供冷却空气的风扇尺寸的增大分不开的〔2〕。由此可见,增压空气中冷系统热效率的状况,取决于一些互相矛盾的因素的协调,比如在中冷器和中冷系统的其它元件的尺寸既要满足布置条件,又要符合经济观点的情况下,达到增压空气冷却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春富 《汽车运用》2008,(12):37-38
发动机斯达-斯太尔系列重型汽车是我国为发展重型汽车工业而引进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的新型产品,其发动机采用WD615系列高强化柴油机,分别装配在总质量16~32吨级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上,按进气方式分为自然吸气、废气涡轮增压、增压中冷和增压中冷谐振进气式发动机,功率分别为150千瓦、180千瓦、195千瓦、210千瓦、230千瓦和275千瓦。WD615系列柴油机配件通用化程度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真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C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C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特点:采用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6114系列大功率202kw(275马力)。235kw(320马力)环保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YC6112系列大功率209kw(285马力)环保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M11系列大功率261kw(350马力)。331kw(450马力)环保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动力极强劲,燃油经济性极高。  相似文献   

19.
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多采用冒烟限制器(增压补偿器)来降低低转速全负荷时的烟度,但这会降低低速扭矩,影响汽车的性能。在研究开发YC6112ZLQ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过程中,通过选用高压缩比和带放气阀的增压器,合理选择冒烟限制器弹簧刚度和调整预紧力,提高了低速扭矩,降低了烟度,满足了汽车配套需求。  相似文献   

20.
法国Uni公司在其民用产品Poyaud 520系列柴油机上,采用增压、增压中冷及超高增压等技术并扩大缸径和冲程,发展了可用于军用、重型民用车辆的发动机系列。本文以其中七种军用车辆发动机为主,对其性能、结构特征做了简单介绍。文章结尾,作者就超高增压发动机用于坦克动力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问题,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