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环境选线"的理念,要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仅从地形、地质角度出发进行选线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宏观角度出发,考虑气候、植物对公路选线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分布于云南不同气候、植物环境条件下的公路建设的调查研究,从地质灾害层次分析了气候、植物等环境因子与公路建设的相互影响,得出气候、植被及地质是公路建设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基于气候、植被及工程地质的公路"环境选线"的思路,并以云南省昭通—待补公路的建设为例,阐述了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路路基常见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病害、滑坡病害、泥石流病害等等,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公路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做好公路选线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公路路基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公路地质选线设计要点等等,保证公路路基地质灾害得到更好预防,提升公路选线设计水平,希望能够给相关工程提供良好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中实现铁路三维实体选线设计,研制了一个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该系统集成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地理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航测影像信息和卫星遥感信息,建立了一个逼真显示的铁路虚拟地理环境;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构建了铁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库;通过调用库中的实体基元模型,实时构建方案线三维模型,并在三维环境下对其进行检查修改,比选不同结构类型,实现三维实体选线设计.系统在中老铁路勘测设计中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让选线工程师在室内环境下模拟现场实景分析和踏勘,能快速构建方案线三维实体模型,具有方案线比选直观等特点,能满足环境选线、重大工程优先选址选线、海外铁路选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使驾驶模拟系统应用于公路选线阶段的备选方案评价与比选,基于公路堪测理论,利用备选方案的平,纵,横初步设计资料构建公路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地面模型,判断公路两侧填挖关系,按指定的坡比和台阶宽度,自动生成道路两侧边坡模型;搜索全线填挖高度,自动提取桥梁和隧道信息,并构建桥梁和隧道的仿真模型,最后将上述构建的模型输出为Open?Flight格式。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构建选线阶段的公路三维模型,所构建的模型与实体模型误差小,模型格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该方法能有效缩短利用驾驶模拟系统进行备选方案评价与比选的视景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准确确定路线方案,将无人机航测、BIM技术综合进行应用。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测的正射影像及数字表面模型,建立了地理信息三维模型并获取道路中桩高程,同时与传统方法获取的地面高程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合BIM技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公路选线,通过具体项目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提高设计者路线方案比选的效率,增加公路选线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山区公路改建在选线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山区公路改建的背景,说明了公路改建的特征,从而更好的进行选线设计,然后详细论述了选线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衡量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本质因素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的优选方法.通过右平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选线选优排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在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中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简单便捷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设计,以多尺度效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保护冻土由粗到细、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的分层目标选线方法,构建了理论模型。结合不同地形地貌、既有工程、构造物与建筑物在不同比例尺下的表现形态,给出了分层目标法的层次划分,确定了每个层次下公路路线选择的影响因素。考虑路线节点重要度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给出了第1层次下多年冻土区选线模型。利用公度原理给出了第2层次下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年平均地温、冻土分布、融区构造和既有工程等影响因素的标度分级,并构造了第2层次下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困难度模型。综合考虑冻土地温、冻土含冰量、冻土病害和植被覆盖带来的冻土危害,同时兼顾多年冻土区既有工程的热干扰,构建了第3层次多年冻土区公路选线可靠度模型。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秀水河至雅玛尔河段为例,运用分层目标法进行了公路选线。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分层目标法确定的路线方案可以准确避绕高病害率的冻土区域,避开既有工程的相互干扰,从而获得工程困难度低、可靠度高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针对旅游公路的特点,引入"旅游价值"的概念,对旅游公路的选线因素、选线原则、与普通公路的选线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旅游公路选线应重视生态选线、安全选线、价值选线等结论,能够为道路设计中同类项目的公路选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量近年来逐渐增加,为了提升工程建设效益,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在公路设计过程中,会有许多设计线路,不同的路线会产生的工程量以及工程施工资金是不同的,以当前公路设计中路线选线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技术发展形式,提出多种优化选线工作质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的公路选线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公路选线设计方案优选的复杂性,在采用AHP法构造公路选线优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权和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基于熵权的公路选线模糊层次分析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路选线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整体工程使用性能,公路选线工作和公路工程中的规划、施工及周围景观的协调等工作的合作要求较高。在阐述基本的公路选线原则和步骤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公路选线设计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公路选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院等现场的勘测设计一体化、计算机辅助选线设计软件系统、现代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调研,进一步明确了虚拟环境选线系统智能环境建模的关键问题和研究难点。通过各种途径,检索相关科技论文及研究报告200多篇。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了解了虚拟环境建模理论、KBE、GIS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拟定详细的研究大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公路三维表面模型是公路三维设计的基础,其关键是设计模型和地表模型的叠加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IN的地面模型和道路设计模型叠加算法,基本原理是把参考模型的边界多边形当作约束边界线插入操作模型,在保持参考模型拓扑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局部LOP优化,然后删除位于参考模型边界线内的点和三角形。算法具有实现简单、速度快和运算稳定的特点,已成功应用在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公路选线设计软件,并在很多设计院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工程设计与规划中基于地形图的三维虚拟技术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公路设计案例,对如何使用InRoads软件进行公路线路辅助设计进行了说明,其独特的组件设计能力,有效且准确的解决复杂的几何设计难题,可提供广泛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公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的路线方案既经济合理,又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对高新技术勘察手段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均有比较直观的反映,在工程区域地质条件评价、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比选、病害成因及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常规手段和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云南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公路选线中的应用方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公路选线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迅速增加,公路的建设要求逐年提高,路面平整、线路顺直以满足高速行车的需要.公路建设势必存在切割边坡、深填沟谷以克服自然条件阻碍,满足路线线形指标要求.常常因为在公路项目前期选线踏勘阶段对地质环境与岩土性质认识不足,路线大填大挖路段极易出现边坡失稳,甚至引起山体滑坡现象,使建设投资增加,并可能成为公路建设运营后的安全隐患.因此,深入探查地质条件、合理选线,对于公路建设运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公路选线是一项综合性先导工作。通过对平原水网地区选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归纳了高等线公路选线就把握十大要点,并提出选线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9.
公路选线要受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道路美学、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质等.公路选线时应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查明特殊地区和不良地质地段的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灵活运用选线原则和掌握选线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货运枢纽的条件下,运用几种不同的预测方法预测公路货运场站的适站量,根据得到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公路货运场站的规模和数量。结合公路货运场站规划的实践以及需求预测成果,对综合公路货运场站的布局模型进行分析。通过重要度指标量化,建立基于重要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借助优化建模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建模,编写求解程序,成功建立求解模型,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