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隧道开挖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隧道工程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针对隧道工程开挖安全施工管理问题,首先概述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多发事故及其发生原因,进而在隧道开挖的施工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管理两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开挖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问题,可以为隧道开挖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隧道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日常施工项目中,技术人员会先开挖隧道洞口土石方,将其预留在台阶上,然后减小仰坡开挖和对施工的影响,最后进行超前大管棚动开挖施工,整个施工过程都非常复杂,所以必须按照科学的施工顺序开展施工作业。在此背景下,对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通风控制是隧道开挖的重点,通风良好会对隧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对此,首先对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难点进行介绍,然后对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浅埋偏压隧道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隧道开挖施工有限元模型,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路桥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在施工技术上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隧道施工企业,必须在隧道施工中切实加强现代开挖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探讨了隧道开挖中常见的支护工具;其次就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强化隧道开挖支护效果,促进整个隧道工程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工程开挖施工中,要求综合考虑围岩类型、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开挖方式。如果隧道围岩地质条件较差,则可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施工方式。对此,首先对双侧壁导坑法进行介绍,然后以桐梓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V级围岩施工中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已有隧道上方进行基坑开挖,下方隧道的变形是基坑施工控制的关键。采用实测分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已建盾构隧道上方进行基坑开挖的工程中,下卧隧道的变形控制措施,即在基坑开挖前进行搅拌桩加固、设置抗拔桩并在隧道内设置"米"字型支撑,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上方基坑开挖过程中下卧隧道的变形规律。得到如下结论 :搅拌桩加固过程中,隧道发生轻微的下沉变形,而基坑开挖则会导致隧道整体抬升与横截面收敛变形;搅拌桩加固与抗拔桩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隧道隆起变形,而隧道内的"米"字型加固则能有效减小隧道的收敛变形,搅拌桩施工引起隧道发生"横鸭蛋"式收敛变形,而后续的基坑开挖则对隧道的收敛变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分析分岔隧道在不同开挖方案下的结构稳定性和优化开挖过程,以某正在施工浅埋分岔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分岔隧道中的不同开挖方案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分岔隧道在不同开挖方案施工时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差异,对分岔隧道开挖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3种组合开挖方案均能保证分岔隧道的结构稳定,三导洞法中核心土的作用不是特别明显,中导洞法的施工位移和应力比三导洞法的均有所增大,但仍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本工程施工宜采用中导洞法。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施工中应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必须规范其工艺流程,充分掌握技术要点,严格遵循行业标准进行开挖,减少超挖,保障隧道的开挖作业的安全,从而提高隧道开挖质量。本文主要对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进行研究,然后从施工控制要点,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监控测量要点。  相似文献   

10.
王斌 《交通标准化》2010,(7):189-192
按“新奥法”施工的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全长7590m,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行双车道,属于长大岩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开挖施工采用IDTS3850爆破振动仪对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通过对结果的回归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爆破振动波衰减经验数学模型。同时,结合该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提出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以确保隧道开挖洞室、初期支护、二衬、相邻隧道等已有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该研究对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已有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杭千高速南峰、善岭隧道为六车道曲墙连拱隧道,隧道最大开挖宽度36.3 m,是目前国内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度最大的隧道之一,隧道开挖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围岩稳定性、动态施工过程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连拱隧道的开挖变形受力情况及合理的施工过程,探讨了关健工序的施工合理控制方法,对后续工程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环境保护因素影响,在环保、震区进行隧道洞口施工是首要难题。成兰铁路某隧道采用"零开挖"进行隧道进洞施工,通过隧道进洞被动防护、超前支护、减震爆破开挖,支护及时封闭成环等措施的应用,有效保证了隧道进洞施工的安全,提高进洞施工效率,有效保护洞口周边的环境,并推广到其它隧道进洞施工中,对后续类似工程条件下隧道进洞施工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V级软弱围岩杏花村偏压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偏压隧道进行开挖数值模拟,研究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中微台阶法与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的不同效果。结合杏花村三车道隧道施工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FLAC3D准确模拟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结果表明:在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中,偏压侧位移较大,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在偏压侧设置挡土墙或加厚衬砌厚度的措施。通过对数值模拟中围岩应力状态、衬砌结构内力的比较,综合考虑后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有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史寒冬 《交通标准化》2012,(10):109-111
利用平面数值模拟方法,以某浅埋偏压的公路隧道施工为背景,对隧道左右洞开挖顺序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找到两种开挖方式在整个开挖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破坏的施工步骤,得出浅埋偏压隧道先开挖深埋侧可避免出现较危险的施工状态这一结论,对研究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白龙江隧道的施工技术,确定了隧道开挖的支护方式及关键技术;隧道洞口和洞身的施工方法,着重介绍隧道洞口浅埋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开挖作业和洞身Ⅳ级、Ⅴ级围岩地段开挖作业的具体方案、方法,施工步骤;超前支护措施中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大跨公路连拱隧道安全控制爆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开挖爆破施工安全及爆破振动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的问题,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陈家桥大跨度连拱隧道开挖爆破施工为例,开展安全控制爆破研究工作.从钻爆预设计着手,建立了爆破安全控制流程和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震动实测分析和反馈对隧道开挖爆破进行了安全控制,有效地指导了隧道开挖,减少了爆破对围岩及已有支护结构的扰动,确保了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西客专某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基于有限元Plaxis-3D分析软件,采用莫尔-库伦模型,对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进行了施工参数数值模拟。研究了隧道开挖中不同开挖循环进尺、不同台阶长度、不同分块大小施工对隧道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挖循环进尺为1 m时,开挖步最大累积变形为30 mm;台阶长度为5 m时,隧道相对收敛为74 mm;上台阶高度为3 m时,隧道相对收敛为76 mm。此开挖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变形,保证隧道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8.
综合大跨度隧道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现场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挖不同阶段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探讨了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分层法在该级围岩条件下的是合理的,而开挖支护方法的选择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0.
某隧道施工中采用TSP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从开挖过程来看,洞身围岩揭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结论符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论,结合掌子面实际开挖情况,随时调整开挖进尺,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了隧道的安全、优质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