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靴轨关系的安全评估,采用激光摄像、紫外光电传感、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技术对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靴轨燃弧、靴轨动态接触力、集电靴硬点进行检测. 根据各项检测参数的特征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定标准;选择接触轨工作高度、接触轨偏移值、靴轨燃弧率和靴轨动态接触力4项检测参数,采用Topsis评价方法构建接触轨质量指数评价函数;基于各参数评定标准和质量指数评价函数提出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靴轨关系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运营车靴轨关系检测装置对广州地铁21号线镇龙西—员村段进行了全线数据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全线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与设计值偏离均不超过 ± 5 mm,最大燃弧时间为53 ms,最大燃弧率为0.025%,区间平均接触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35.6 、119.8 N,集电靴硬点最大为29.8 g,全线质量指数评分 大于 92.89分.   相似文献   

2.
车辆段采用接触轨和架空柔性悬挂技术都已经很成熟.技术数据比较,接触轨在走行轨电位和电磁影响方面与架空柔性系统基本相同,在结构形式、供电可靠性、牵引网电压、牵引网能耗和使用寿命方面强于架空柔性系统.架空柔性系统在安全防护、运营维护和设备费用方面较接触轨有优势.二者设备器材都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3.
支撑刚度对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ETR 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用自行设计的夹具,研究了支撑刚度对钢铝复合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测量了法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受电靴的磨损质量和弹簧在加、卸载过程中的变形能,分析了变形能与载流摩擦磨损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降低,载荷振幅均增大;弹性支撑时的载荷振幅和磨损质量总体上较刚性支撑的小;弹簧的摩擦耗能与变形能的比值越大,吸振能力越强,载荷振幅越小,载流磨损质量越低。可见,弹性支撑能降低载荷的振幅,保证良好的受流,选择合适的加载范围和一定刚度的弹簧支撑能有效地降低电弧烧蚀带来的材料损失,延长摩擦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某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为分析对象,从而对接触轨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探究其应用中的系统以及受力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的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abVIEW平台及NI相关硬件设备,开发了铁路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传送、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储存及数据共享等基本功能。钢轨的温度应力由实时轨温和锁定轨温推算出并实现实时显示。通过对无缝线路钢轨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对铁路无缝线路的管理,为工务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准高速接触网动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GJ+TCG-100准高速接触网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考虑线路不平顺、机车振动的受电弓/接触网系统计算模型,首先计算了不同跨距准高速接触网自振特性,利用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接触网跨距、网型及运行速度对受流质量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考虑机车振动后对受流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空轨的组成、发展现状、优越性以及建设空轨交通的必要性,并将空轨与地铁和轻轨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中小型城市的出行需求从空轨的建设资金、便捷施工、线路规划、运行效益、出行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计了在我国中小型城市发展空轨系统的可行性。此外,根据国外空轨运营多年的经验,进行了关于空轨建设的思考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BRT系统作为一种城市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通常被定位为中、小城市公交骨干或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使得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构建成轨交一中运量一常规公交的多层次、级配合理的系统。自2004年底首条BRT线路北京南中轴线开通以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已陆续建成数十条BRT线路。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传力机制,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反映斜拉索、主塔、半漂浮体系等桥梁特征的梁轨纵向相互作用平面模型,分析了斜拉索刚度、主塔刚度以及半漂浮体系中粘滞阻尼器对制动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动力的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满足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要求,且其分布规律与普通桥上相同;粘滞阻尼器对制动荷载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改善较明显,有效降低了梁轨相对位移,减小了制动力;与主塔刚度相比,斜拉索刚度对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可只考虑斜拉索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曲线地段无缝线路在改变线路参数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建立轨道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改变曲线半径、钢轨类型、轨枕类型、轨温等线路参数,计算长钢轨内部温度力,归纳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与线路参数间的关系.通过模型计算,无缝线路轨道框架与线路参数、轨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曲线半径逐渐增大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升降温温差越大,无缝线路稳定性降低.采用重型钢轨可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与Ⅰ、Ⅱ型轨枕相比,采用Ⅲ型轨枕时无缝线路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既有线路维护和使用再用轨新建铁路施工及验收中,桥上护轮轨与基本轨高差超出规范要求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适当修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磁浮列车受流器设计依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短定子线性电机驱动的磁浮列车的电能是通过受流器件供电轨上获取的。在分析磁沲列车运行姿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列车受流器主要设计依据,该依据已经在青城山磁浮列车示范工程磁浮车辆受流器设计中得到的应用,同时,也可作为城市轻轨车受流器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在铁路既有线的框构桥顶进施工中,线路加固方式受框构跨度、限界及限速等条件约束。根据1—9.Om框构桥顶进施工的实例,结合D型便梁和吊轨横抬梁的特点,设计并采用了组合工便梁法进行线路加固,由于该加固体系受约束条件少适应范围大,故对其结构组成、主要构件设计检算、施工顺序及技术要点等进行介绍,便于类似工程参考和比选。  相似文献   

14.
采用轨段单元模拟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钢轨模拟为弹性点支承Euler梁;钢轨下面的支承块视为刚体;道床板视为弹性薄板,并且采用横向有限条与板段单元法对其进行位移插值;钢轨扣件和支承块下胶垫和套靴模拟为线性弹簧和阻尼器;道床板与混凝土底座下的路基模拟为连续分布面弹簧和阻尼器。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和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高速列车-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系统竖向振动矩阵方程,得到了系统振动响应,进一步分析了套靴刚度和阻尼对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地铁减振扣件弹性垫在服役过程中刚度敏感性和对线路环境振动的影响,以南京地铁多条运营线路中抽取的压缩型减振扣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缩型扣件轨下弹性垫服役刚度特性、常温下疲劳特性和热加速疲劳老化特性等多环境室内综合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新旧压缩型扣件轨下弹性垫使用时间与刚度变化的相关性,得到了轨下弹性垫的时间-寿命特性曲线,提出了轨下弹性垫刚度变化百分比与使用时间的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周期性轮轨载荷和线路温湿碱环境等综合作用下,地铁减振扣件轨下弹性垫的服役刚度随使用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其弹性发生了性能退化;新的轨下弹性垫热加速疲劳老化刚度曲线与服役抽样轨下弹性垫的刚度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即轨下弹性垫的热加速循环老化试验能够模拟或演化轨道交通线路的热机械循环载荷等现场条件;基于Arrhenius寿命-应力热加速老化模型,轨下弹性垫服役应力和加速老化应力下的加速因子分别为1.99和1.36,进而可通过加速因子预测减振扣件轨下弹性垫的更换周期。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敷设阻尼钢轨前后列车通过时段噪声变化规律,以敷设了阻尼钢轨的广州某高架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架线路敷设阻尼钢轨前后轨道旁、距行车轨道中心线7.5和30 m处测点进行现场噪声试验,分别从时域统计、频谱和插入损失等方面分析了高架线路改造全过程,包括换轨前、换轨后、刚敷设阻尼钢轨及敷设阻尼钢轨运营半年后列车通过时段噪声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换轨和敷设阻尼钢轨作为源头上的降噪措施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噪声源强处2种措施分别降噪1.1、2.9 dB(A),敷设阻尼钢轨能降低钢轨Pinned-Pinned振动辐射产生的噪声;换轨前高架线路列车通过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00~3 000 Hz,分别在100~125 Hz和2 000 Hz附近出现第1、2个峰值,换轨后、刚敷设阻尼钢轨及敷设阻尼钢轨运营半年后的列车通过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500~2 000 Hz,峰值频率出现在800 Hz附近;高架线路整个施工改造过程中60 Hz以下低频噪声变化较小,60 Hz附近的频率为轮轨系统的固有频率,高架线路改造并未使轮轨系统固有特性发生较大改变;敷设阻尼钢轨运营半年后相比刚敷设阻尼钢轨时,在距轨道中心线7.5和30 m处,1 000 Hz以上高频噪声变化较小,桥梁局部结构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100~300 Hz)出现了一定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
结合锡林浩特铁路无缝线路铺设工程实践,给出适用于高寒地区无缝线路缓冲区轨缝设置的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较好地解决了高寒地区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对其他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上构建半实物仿真运行环境,研究将实物设备、虚拟设备融合成1个系统的方法。首先,在部分实物设备的基础上,通过配置虚拟设备来扩展线路,每个实物轨旁基础设备都在仿真系统中有1个对应的仿真设备;其次,虚拟轨旁基础设备、实物轨旁基础设备采用相同的接口接入信号系统,实物轨旁基础设备状态与仿真系统中对应仿真设备状态通过实物/仿真继电器状态同步器确保一致;再次,仿真系统通过实物列车信息获取软件从交换机镜像端口获取车载控制器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发送的报文中解析出实物列车位置信息;最后,以张江实训线、TACS试验线为例,验证这种方法在不增加安全风险的情况下满足信号系统在线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既有轨道纵断面CAD软件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铁路线路大修设计中,CAD软件的开发对提高设计效率意义重大.在研究测量原始数据和图形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AutoCAD 2002以上绘图平台,运用Visual C 6.0编译环境结合ObjectARX库函数,建立了图形绘制、图层设置和文字书写等接口函数和友好的菜单界面,实现了铁路线路大修设计中,轨面起落道量的自动计算、既有轨面线和设计轨面线等的自动绘制和标注.  相似文献   

20.
多方式换乘不仅决定了轨交线路服务范围,影响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沿线设施建设.针对上海11号线嘉定区内轨交站点多方式换乘现状进行客流调查,分析市域线客流特征、客流出行特征和多方式换乘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多方式换乘存在的问题,为市域线轨交站多方式换乘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