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J6108农用运输车车架弯曲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赵旗 《运输车辆》1995,(4):11-13
文章介绍了进行汽车车架弯曲计算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车架弯曲计算法的计算原理及计算机程序,介绍了CJ1608农用运输车车架并对该车架进行了弯曲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某新建大跨度钢拱桥吊杆为对象,研究了吊杆频率估算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测频率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对比研究了通过频率估算经验公式、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吊杆频率的差异,通过环境激励和强迫振动激励下的现场试验获得了实桥吊杆的频率值,并基于实测结果考察了频率估算方法的准确性。发现采用整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吊杆振动频率有较好的精度,并基于实测数据拟合给出了吊杆顺桥向与横桥向1阶弯曲频率估算的支撑条件系数和欧拉临界荷载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计算轮齿根部过油孔对齿轮轮齿强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齿轮根部过油孔处的应力,并与无过油孔齿根应力进行对比得出过油孔应力集中系数。同时,将此应力集中系数代入齿轮弯曲疲劳寿命曲线,得出有过油孔齿根疲劳寿命,与无过油孔齿轮相比,寿命明显减小,齿轮损伤明显增大。计算结果与疲劳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一维固结理论和孔穴扩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由孔压静探求解软粘土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方法,并以在广东某高速公路软土深厚试验段所作的孔压静探试验为例,对地基土的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分析和对比,发现由孔压静探资料估算软粘土的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用连续梁法计算四缸机曲轴的弯曲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四缸机曲轴采用旋转坐标系、变支承刚度系数的连续梁法计算弯曲强度。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比传统的简支梁法的计算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6.
以一维固结理论和孔穴扩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由孔压静探求解软粘土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方法,并以在广东某高速公路软土深厚试验段所作的孔压静探试验为例,对地基土的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分析和对比,发现由孔压静探资料估算软粘土的固结系数和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受钢束竖弯、平弯及线路中线弯曲的影响,PC梁桥纵向钢束通常具有空间弯曲的复杂形状,造成钢束摩阻损失计算困难。工程中通常只考虑钢束竖弯造成的摩阻损失以简化计算,这样可能会造成摩阻损失计算时存在误差。微段法根据微分原理将钢束划分成若干微段,在微段内将空间弯曲简化为平面弯曲,并采用设计规范中的方法分析计算,根据积分原理获得钢束摩阻损失。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微段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钢束空间弯曲形状,是一种合理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平整度桥面下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采用结构基频来计算桥梁结构的冲击系数,而基频的计算宜采用有限元方法,但如何计算,规范没有明示;而且规范给定的连续梁基频估算公式不分直桥和弯桥;再者按规范基频估算公式计算冲击系数的值有待商榷.采用一种基于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ANSYS来实现公路桥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方法,对弯桥车桥耦合振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直线和曲线连续梁桥考虑了桥面不平整度后车桥耦合振动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直桥和弯桥的动力系数不同,换算成冲击系数均大于连续梁按规范给定的基频估算值计算的冲击系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考虑剪力滞效应后的箱梁弯曲变形计算问题,由箱梁弯曲的曲率方程出发,探讨了剪力滞效应对箱梁挠曲变形的影响机理.结合设计规范,提出了箱梁弯曲变形计算的剪力滞系数和有效翼缘分布宽度2种修正方法,利用提出的2种修正方法对简支梁和连续梁在集中和均布荷载下的挠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剪力滞系数的修正方法精度较高;考虑到设计的方便性,建议在剪力滞系数未知的情况下采用有效翼缘分布宽度修正方法来考虑剪力滞效应对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燃料电池车车架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燃料电池车车架模型,对车架进行弯曲和扭转两种工况下的静力分析,计算出车架的应力特性。得出车架承受载荷时的最薄弱部位,并提出强度加强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燃料电池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快速、准确评估拱桥吊杆振动冲击效应,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动力监测数据的拱桥吊杆冲击系数快速估算方法。该方法以日常交通荷载作用下吊杆连续动力响应数据为基础,对实时冲击系数进行频次统计,得到标准日概率密度谱;采用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方法计算吊杆冲击系数,确定与之对应的标准日概率密度谱分位点,给出分位点合理取值建议,并以该分位点的实时冲击系数作为快速估算值。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刚性吊杆钢拱桥中,基于动应变监测结果,统计7根吊杆实时冲击系数概率分布,结合车-桥耦合振动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日常交通荷载作用下,吊杆实时冲击系数概率密度曲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标准日概率密度谱合理;建议取实时冲击系数标准日概率密度谱上85%~90%分位点对应的实时冲击系数作为吊杆冲击系数快速估算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侧岸约束下高填路基稳定性问题,分别采用二维的两种计算方法——极限平衡Spencer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其安全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以替代Spencer法。建立侧岸约束下高填路基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不同冲沟岸坡坡度的三维安全系数并与Spencer法的二维安全系数比较,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侧岸约束下高填路基稳定性三维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岸坡坡度越陡,三维效应系数越大,越有利于路基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试验条件及要求,提出车身B柱断面截面系数分析及计算方法。首先,依据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条件,建立B柱力学简化模型,计算出B柱典型位置的碰撞载荷;再根据简支梁弯曲强度理论,分析计算B柱典型断面的最小截面系数;然后结合B柱侧碰变形趋势对人体伤害的影响分析,初步设定B柱各位置断面的截面系数;最后,通过对某标杆车型B柱数据的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预应力砼桥梁预应力筋数量估算常用的3种方法,即基于应力要求估算方法、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要求估算方法和按抗裂性要求估算方法;以3种不同桥型和不同跨径的实桥为工程背景,计算出每种方法的预应力数量,对3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齿轮强度校核过程中缺少弯曲疲劳数据的现状,根据国标GB/T 14230-1993《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中4.2B方法设计齿轮弯曲疲劳试验装置,通过成组法及升降法测试FAS3420H齿轮材料弯曲疲劳性能数据,并根据疲劳数据在不同应力级别上的分布特征,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有越出点分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处理,由计算结果绘制不同存活率弯曲S-N曲线。  相似文献   

16.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上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对整车的侧倾和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其刚度与强度是稳定杆设计的重要指标,由于其几何形状受布置的影响,结构相对复杂,传统的理论计算是建立在不考虑空间尺寸,对结构进行了大量简化之上,只适合形状较简单的稳定杆,对于形状复杂的稳定杆,传统理论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准确预测稳定杆的强度与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某车型的稳定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稳定杆的强度与刚度进行分析,为稳定杆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试验场对电动车起步、停车工况验证不足的问题,基于城市道路起步停车次数多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电动车城市道路循环试验开发方法。结合城市道路类型以及驾驶方式定义试验场景库,按照试验开发目标定义强度指标。根据试验场景库和试验里程构建初步试验方案,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开展道路载荷测量。通过雨流计数法及疲劳损伤理论对道路载荷数据进行载荷强度计算,得出强度系数。根据强度系数阈值调整试验方案,达到强度系数目标,确定试验方法。实测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目标要求,完成实际试验开发。  相似文献   

18.
范小彬  邓攀 《天津汽车》2013,(12):47-50
为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自适应控制性能,需要对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精确的识别或估算。鉴于附着系数估计的复杂性,文章综述了目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中的汽车动力学建模和轮胎/路面摩擦模型建模,重点讨论了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中传感器的直接检测估计法,以及基于车辆动力学、回正力矩和状态观测器等动力学模型的估计算法,并对各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对开发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和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精确地计算纯电动汽车传动轴的扭转疲劳寿命,文章针对某型纯电动汽车,首先按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策略,计算了不同制动程度下传动轴上的反向扭矩。在进行等速传动轴的匹配计算时,选择不同规格的等速传动轴,校核了这些不同规格的等速传动轴在假设理想工况下的疲劳失效里程,并计算了各规格传动轴的静扭强度裕度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文章假设的一般行驶工况条件下,为了达到可接受的疲劳失效里程,传动轴扭矩裕度系数需要设定在2.7~3.1。文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可为纯电动汽车传动轴的匹配计算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已积累的试验经验和试验数据出发,结合最近颁布的曲轴弯曲疲劳试验行业标准QC/T637-2000,对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评估中涉及的强度评价指标,载荷精度与试验精度,试验规范,安全系数的估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