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造船业的火爆,源于全球造船市场的兴旺。2003年起,航运币场开始复苏,出现运力供不应求、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全球各大船公司也开始大量订造船只。受此行情影响,世界造船市场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2003年至20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其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全面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工业也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8,(12):33-37
金融危机宣告了百年一遇航运、造船盛世的终结,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加重了冬日的寒意。运力供求失衡、运价连跌不休、融资环境恶化,不断引爆着一个个弃单“炸弹”。2009年,市场如何演变?机遇怎样把握?岁末,记者经过大量采访撰写而成的这组文章,希望能对来年的市场运行轨迹有所勾勒,对业界做好过冬准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源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刘方琦 《船舶》2016,(1):1-15
文章对2015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6年市场发展予以展望。2015年,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分化迹象日趋明显;油船:航运市场和新造船市场一枝独秀;箱船:航运市场低迷,运力过剩,然而2015年订单飚升(主要指超大型集装箱船),但2016年难以再现;干散货船及海工:市场低迷,订单严重下滑。新船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总体略优于2015年;航运市场贸易量同比将出现增长,但难以抗衡2016年运力的大幅增长,市场供求仍失衡;预测2016年新造船市场逊于2015年,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存在局部性机会,海工市场维持弱势。  相似文献   

4.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5.
1 2009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低迷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低迷。2009年全球共拆解集装箱船148艘,运力超过27.5万TEU;运价基本维持在盈亏平衡点以下,船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近期,船公司加大与造船厂的谈判力度,大量新造船订单被推迟或撤销,同时旧船拆解量继续增长,预计运力供求状况将好于前期预测。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运融资新特点及我国的政策选择(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商船队更新需要大笔资金,而银行业因巴塞尔协议的生效以及80年代累积的大量坏帐而不能也不愿为航运业提供其所需的那么多资金,同时巴塞尔协议的生效使银行向船东提供船舶低押贷款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航运业存在的大量的资金缺口,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现存运力过剩状况,另一方面船东将不得不为资金来源而竞争。对于我国航运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鉴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以及当前我国造船业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海运量增幅不及预期,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压力继续增大,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处于弱势并在低位徘徊。面对相对疲软、不确定的2011年航运市场,干散货、集装箱、油轮、造船等几大市场下半年走势如何?专家给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海运量增幅不及预期,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压力继续增大,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处于弱势并在低位徘徊。面对相对疲软、不确定的2011年航运市场,干散货、集装箱、油轮、造船等几大市场下半年走势如何?专家给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9.
尧乐 《海运情报》2006,(7):30-30
卑格森环球燃气(BW燃气)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气海运公司,在主要业务的LPG船方面正加强新造船投资,一方面更新超大型LPG船(VLGC)中的老龄船,另一方面增加新的运力。在成长市场的LNG船方面,在相隔很久后去年获得了长期合同,已回归市场。  相似文献   

10.
台州造船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荐平  黄林育 《船艇》2004,(7):9-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由于航运业持续发展,使世界造船市场呈现兴旺势头。据权威的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OSC)发布的题为“2015年前的世界造船与价格”报告指出.世界造船业将继续保持兴旺局面。估计世界船队的运力将从2000年的5.43亿总吨(GT)增长到2015年的7.59亿总吨.增长约40%。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加速淘汰单壳油船时间表和对散货船也做出要求双层壳体的决定.加快了船舶的更新速度。更有力地刺激了新船的建造需求。从船舶市场的实际情况看,2003年航运市场的火爆促使新船订单大量增加,世界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期,全年新船订单达1亿吨,年造船产量约5700万载重吨(DWT),创历史新纪录,而且专家估计近几年船价将保持升势。可见,今后几年只要世界航运业、造船业不出现突发性变化.世界造船产业将不会发生能力过剩危机,这一形势,对中国、对浙江和台州加速发展造船业,都是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海运市场、船舶需求量、船舶更新量、拆船量以及造船能力等方面,分析了1995~2005年间国际船舶市场的形势。鉴于世界造船能力过剩,且过剩扩大化趋势已成定局,如果供求关系不加以调整,则2000年或以后的国际船舶市场将可能趋于萧条。  相似文献   

12.
1月份大量交付的新造船创造了纪录,使得运力已经过剩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20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提高到2005年的18%,与国际造船大国的差距大幅度缩小。造船完工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4.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5.
华晨 《海运情报》2004,(6):18-18,5
大型船公司A对亚洲与北美、欧洲的集装箱贸易进行了供求预测。据该预测,由于新造船的竣工,箱位供给2003年达到顶峰,2004、2005年的增长率将下降,预计货流增长率在8%~10%。在船舶供求方面,至少在2005年前将有90%以上的高箱位利用率。在各航线,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煤炭供求及干散货运力趋势进行分析,浅析其对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船转向?     
<正>虽然地中海航运已成为全球运力第一的班轮公司,但班轮公司之间的运力竞争已非PK的唯一,在多式联运业务和减碳规划方面,地中海航运仍持续前进。自今年年初超过马士基,登顶全球集装箱运力榜首之后,地中海航运的运力扩张脚步仍然没有停止。6月下旬,Alphaliner披露称地中海航运在江苏新时代造船下单订造20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包括10艘8100TEU型船和10艘11400TEU型船,在造船订单激增20万TEU。  相似文献   

19.
正展望2018年,国际经贸发展预期稳健,航运市场具有趋稳向好基础,造船市场有望驻足前行;然而船舶行业依然面临着运力和产能双双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市场复苏之路仍然荆棘丛生。一、2017年行情回顾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向好,特别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成效显著,对国际海运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全球海运量实现了4.1%的增长,创近五年最高增速。运力供给方面,由于新船交付量有所回落,加之船舶拆解市场较为活  相似文献   

20.
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工业未来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3年起,全球海运运力需求高涨,船舶供不应求,推动了世界造船业迅猛发展,造船大国低成本扩张,发展中国家趁机大力发展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