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燕 《中国船检》2010,(10):74-76
2009年,在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一艘名为"和平方舟"号的医院船首度公开亮相。2010年8月31日,犹如天使一般的她从舟山港起航,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中国"和谐使命2010"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遣医院船赴国外执行巡诊及医疗服务。那么,医院船究竟什么样?她具备哪些特点?此次执行任务的意义是什么?为此,本刊记者连线了正在随船执行任务的新华社驻海军摄影记者查春明。在他独特的视角下,海上医院船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中国的《参考消息》转载了国外关于中国海军新型潜艇的相关报道,并指出国外报道来自于互联网。尽管《参考消息》上这篇报道篇幅不大,但却是自2003年中国海军361号潜艇失事后最引人关注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国产新型船坞登陆舰公开曝光,再度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海军装备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及未来作战样式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海外传媒渲染报道,“该舰表明中国海军开始由传统的平面两栖作战样式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推崇的两栖机动登陆作战样式,甚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样式转变”;也有海外军事评论员指出,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于未采用直通甲板而限制了直升机搭载数量,因而对提高中国海军立体垂直登陆作战能力的辅益并不大。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所具有的大载运量、适航性以及成建制投送距离,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船装备设计生产乃至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样式多年来是始终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建设的,并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条件下多兵种协同实施立体登陆作战的实践。新型船坞登陆舰的面世与其说表明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开始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海军无疑会对机动登陆、超地平线登陆及立体垂直登陆作战的优点有所认识和吸取,但更重要的还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一军事爱好者对中国海军新型两栖登陆舰的猜想性评述,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国内新型舰艇的建造速度,并通过加装新型电子.武器系统,改进一批老旧舰艇,提高其现代海上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抓住有利时机,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国内急需或仍属空白的武器装备,以加快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在当时引进的众多武器装备中.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费用最高,影响力最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被看成是中国海军真正走向远洋的开始,对中国海军未来水面舰艇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1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加入现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具备防空能力。2002年,外媒不断传出中国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下水的消息,并且刊登了舰艇上安装中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的局部图片,由此引发了对迅速提高中的中国舰队防空能力的极大关注。与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每种舰艇都有与作战思想相配套的系统,由于近年来新军事思想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围绕中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系统配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叶介甫 《航海》2014,(1):25-27
2013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浙江舟山起航,前往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海军最新型医院船,是我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船上搭载的某些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和平方舟”2008年底入列东海舰队,2009年在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这次首次派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任务揭开了医院船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军事技术的进步是科技进步在军队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包含着武器装备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军事技术进步与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必然对军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作为现代海上力量的后来者,中国海军近乎从零起步,其曲折的成长和壮大经历在整个世界范围都是相当独特的。新中国海军自建军起至21世纪初的60年间,正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海军作战体系日渐形成和成熟的阶段。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海军发展经验,中国海军在各领域装备建设及现代海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60多年间新中国海军在装备技术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海军防卫能力不断向海洋延伸、扩展的经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从有海无防的极度孱弱状态跻身于当今世界海上强国之列的奋斗和崛起历程。  相似文献   

9.
视界     
《珠江水运》2011,(19):10-11
1 9月29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官兵在太平洋上举行升旗仪式,喜迎新中国成立62周年。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末以来,中国开始较大规模地建造新军舰,中国海军在20世纪70~80年代后又一次迎来了换装的高潮。由于这些军舰将是中国海军在21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战装备,更代表中国近年的科技水平,因此有关这些新型军舰的消息成了广大军事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这些新型舰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序列中,有一级护卫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进入新世纪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在役一一这就是被称为“江湖”级的中国第一代导弹护卫舰。受到研制年代及当时国内护卫舰技术水平的限制,江湖级护卫舰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并不突出,除了装备有反舰导弹外,在某些性能上只相当国外50、60年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海军一艘035型“明”级常规动力潜艇在日本九州外海浮出水面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原本是中国海军潜艇的一次正常巡航训练,但却被日美等海外媒体大肆炒作,更对中国潜艇此次出航并在日本外海上浮的意图妄加猜测。西方军事专家在分析中国潜艇此举的深层意义时指出:这是中国海军突破日美等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设置的“封锁岛链”、走向“蓝水”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装备序列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导弹驱逐舰,它不仅在外形上与第一代旅大级有着明显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舰上的雷达、武器、动力、电子战设备方面也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整体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该型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整体作战实力的增强,在大、中型驱逐舰的设计建造能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了中国海军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被国外称为旅沪级的导弹驱逐舰。相对于第一代旅大级驱逐舰,旅沪级可以说没有任何继承性,全新的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的应用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使其在技术层次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第一次在一艘中等吨位驱逐舰上布置了如此复杂而繁多的新型系统,其中很多技术的应用填补了海军装备中的一些空白,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初,一艘新型常规动力潜艇的图片开始在中国各大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这是一艘完全不同于此前中国海军已露面的新型潜艇。那么,这到底是一艘怎样的新型常规潜艇?它与此前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其他常规潜艇相比先进在哪里?为什么中国海军在15年里竟迅速推出了三种新型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6日到13日,中国海军在北阿拉伯海参加了由巴基斯坦海军主持的多国海军联合反恐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参加多国海上军演。据巴基斯坦海军司令穆罕默德·阿扎尔·塔希尔将军透露,总计有27个国家参加这次“和平-07”演习,其中巴基斯坦、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9国派出战舰、海军航空兵或特种部队参加,另外18个国家各派一名海军军官作为观察员到现场观摩。在这些海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军091型核潜艇 091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研制代号为“09”,是中国第一种在没有外国技术帮助和参仿原型的情况下发展的第一种大型海军作战装备。1974年交付中国海军。091型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打破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及垄断,有效地提高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不过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以及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影响,091型核潜艇的技术性能并不理想,在交付中国海军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在不断进行着各种试验和测试工作,一直难以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即使这样,091型核潜艇仍然建造了5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期间建造的后续艇在性能、可靠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直到90年代初才具备了有限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022的攻击     
今春以来,国内多家传媒相继报道了中国海军的新型导弹艇已经整建制成军并进行现代海战场条件下作战演练的情景,显示中国海军装备的新型导弹艇已经形成作战能力,开始担负保卫国家安全及海上权益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加快,一批批性能先进的新型舰艇陆续装备部队,引起了世人和军事专家的极大关注。前不久,中国海军最新型护卫舰开始海试,更引得各方瞩目。据报道,新型护卫舰是在“江凯“级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发展而来的,称为“江凯“改型。该型护卫舰的建成不但标志着中国海军护卫舰的技战术水平已经与世界同步,而且还标志着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将有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幕后英雄     
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先进装备的定型生产体现了中国海军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国防工业整体水平的增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自主研制能力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武器装备研制缓慢或半途下马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特别是在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一批批性能先进的舰载武器及水面作战舰艇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在为中国海军拥有这些先进舰艇及武器系统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这些成绩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幕后英雄,那就是担负新型武器试验的海上试验舰只。它们中,无论是由作战舰艇改装还是专门建造的,都为中国海军不同时期新型舰载设备的最后定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的公开资料对中国海军中的试验舰艇加以介绍,以便使广大读者对中国海军中的这一特殊成员及中国新型海军装备的发展情况有一些深入的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8月18日至25日的“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中国运-8新型海上警戒机首次公开露面,与俄军A-50预警机一道执行海上及空中预警指挥任务.运-8新型海上警戒机的首次实战演练,表明了中国海军作战样式的革命性变化,即舰艇仅依靠自身雷达探测目标信息的时代已经终结,由海上警戒机进行空中探测、预警的时代已经来临.尽管这种“预警机参与的作战样式”在国外早已应用,但对于中国海军而言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