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12,(41):7-7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逐年走高。以美国为例,1~8月份共销售282139辆,占其同期汽车销量的5.5%。在这段时间,日本共销售472795辆新能源汽车。占其全部汽车销量的21.8%。而同期国内有统计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39辆,约占国内轿车销售的0.007%。但这个数字未包括进口的雷克萨斯CT200h、丰田凯美瑞、日产聆风、沃尔沃C30以及雪佛兰沃蓝达等等在国内的零星销售量。其中CT200h的销量较大。如果算上这些新能源汽车,其比例可以超过0.01%。  相似文献   

2.
到1985年9月末为止,全日本拥有液化石油气汽车317611台。按车种分,有轿车、载货车、特种车和大客车,但其中轿车占绝大多数,约占95%。液化石油气汽车的主要优点是燃料成本低。在汽油短缺的情况下,液化石油气是一种优良的代用燃料。据调查,全日本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的拥有量仍在缓慢增加。1985年9月末的拥有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0.4%,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营业用轿车占全部营业用轿车总数的93.3%。  相似文献   

3.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41):7-12
发展新能源汽车无捷径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逐年走高。以美国为例,1~8月份共销售282139辆,占其同期汽车销量的5.5%。在这段时间,日本共销售472795辆新能源汽车,占其全部汽车销量的21.8%。而同期国内有统计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39辆,约占国内轿车销售的0.007%。但这个数字未包括进口的雷克萨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排气污染,世界上一些汽车公司正在研究汽车代用燃料,为了减轻对城市地区大气的污染,人们还在积极开发,应用公共汽车代用燃料,文章介绍了天然气公共汽车,电动公共汽车和使用生物燃料的公共汽车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赖坚 《城市车辆》2001,(6):29-30
在城市污染气体的排放中,汽车污染排放占了50%以上,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汽车代用燃料。本将代用燃料汽车作了对比,介绍了电动大客车的发展情况,指出大型电动客车的研究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辛木 《汽车与配件》2011,(34):36-37
2010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大增32.44%和32.37%,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年新能源汽车(传统汽柴油车以外的所有车型)的产销量分别只有区区2万辆上下,其占当年产销总量的比重分别仅有0.113%和0.101%。而且,这些新能源车型中主要是以天然气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而新能源车产品除了有少量的投入示范运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市场化的销量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7.
由于能源紧缺、污染严重,1997年经国务院同意,由13个部委成立了国家燃气汽车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了要根据当地气化燃料资源情况来开发代用燃料汽车,并以城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作为推广代用燃料汽车的潜在用户,以双燃料汽车作为重点,支持以国内大型骨干汽车制造厂进行代用燃料汽车的开发和生产。 由于我国代用燃料汽车发展较晚,再加上我国还未制订代用燃料汽车的系列标准、法规和优惠政策。所以除部分地区发展较早外,很多省、市还处于代用燃料汽车研究和试验阶段。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加快了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一些骨干汽  相似文献   

8.
使用代用燃料汽车的环境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汽车生产和使用大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各国都在努力改进发动机燃料状况和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同时,积极尝试使用排放污染少的代用燃料作为汽车能源。各种使用和燃料汽车的排放污染较现用燃料低,而又各不相同,详细介绍了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排放污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将来的发展和使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氢燃料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汽车每天消耗石油1600万升,这样下去,人们担心地球上原油会很快用光。因此汽车界人士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和研制各种借用燃料汽车。在众多代用燃料中,氢气燃料和氢燃料电池是目前较有生命力的新汽车能源。本文介绍了氢气储存和使用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氢燃料轿车和氢燃料电池轿车研制、开发以及实际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为7.5亿辆,其中使用石油燃料汽车占97.8%,只有2.2%的汽车使用气化燃料和醇类代用燃料。代用燃料有酒精、甲醇、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丙烷等。 据世界石油组织公布,世界石油储量探明为1350亿吨,其中50%已消耗掉。按目前世界石油日需求量6650万桶计算,预计到2035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将消耗完,即使加上潜在储量,也只能维持50年。而1996年世界上天然气储量为139.72万亿m~3,按目前开采速度可用到2060年。  相似文献   

11.
杨景定 《时代汽车》2006,(10):60-61
1—8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了236.90万辆,同比增长41.07%。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全年的所有汽车销量(当年汽车销量为236.37万辆)。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分:中国汽车工业的确发展迅猛!更让人感慨的是,在销量超过10万辆的前五名车型中,捷达、夏利、桑塔纳这三个“老廉颇”居然仍榜上有名!合计起来,他们可能要占整个销量的15%份额。也就是说,这三个“垂而不死”的车型在今年1—8月中,仍在为中国汽车市场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汽车生产厂家增多,产量骤增,使销售周期延长。随着零公里销售的要求,成品车需经火车、轮船、双层货车驳运到目的地。为了防止出厂的新轿车受到酸雨、海水的污染和侵蚀、潮温空气中的尘埃、大自然鸟类的附着污染、紫外线或干旱地区风沙尘  相似文献   

13.
日益加剧的空气污染和石油能源危机是推动整个汽车行业采用代用燃料的主要因素。世界上已使用或在研发的代用燃料有:燃气燃料(石油气PG、天然气NG)、蓄电池电动力、醇类燃料、醚类燃料、氢气、气态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及复合燃料等。虽然汽车代用燃料种类颇多,但就目前世界范围而言,最为成功的代用燃料应为燃气燃料,主要是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2004年底全世界燃气汽车保有量约600多万辆。其中,LPG汽车500多万辆,CNG汽车100多万辆,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燃气汽车。  相似文献   

14.
惠丰 《汽车电器》2004,(12):37-38
液化石油气(LPG)作为汽车的代用燃料,在我国逐渐得到引用和推广。烟台交运集团同合绿色汽车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电喷汽车汽油/LPG两用燃料装置,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推广和应用。至目前产量为3000台套左右,已在烟台、威海、山西晋城等地销售2000台套左右。在《汽车电器》2004年第2期,笔者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电控部分。下面,仍以捷达GiX轿车为例,介绍其系统中的主要核心部件——匹配器ECU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说起以数量排名论英雄,那不妨先分析一下这些数字的构成。就以2007年的销售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年底如果以870~900万辆销售量收尾,那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只占到总销量的60%左右。而微型客车加上商用车约占40%左右。这一比例较之日、美、欧明显要低。如日本的乘用车占整个汽车销量的85%、美国包括皮卡在内则占到95%、欧洲则占了90%。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13,(1):10-10
12月美国汽车的强劲销量,推动2012年美国轿车和轻型汽车销量最终达到14492398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3%,也是五年来销量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燃料电池汽车及重整器龚木益近一个世纪以来汽车在全球迅速推广应用,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由于内燃机效率低,尾气和噪声污染严重及石油资源日见紧缺,迫切需要开发应用高效零污染汽车替代传统的低效高污染汽车。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正在研制开发代用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8.
李东 《汽车与配件》2006,(49):36-37
在地球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燃油价格不断高涨、环保法规日趋严厉的今天,有必要为汽车寻求代用燃料。正因为如此,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由煤炭或天然气制取的合成油以及从再生原料获得的生物燃油得到了应用。欧盟甚至还通过了一些决议,计划到2020年,欧洲23%的汽车使用代用燃料,其中天然气汽车占10%,生物瓦斯汽车占8%,氢燃料汽车占5%。  相似文献   

19.
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介绍,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的汽车销量增长了41%,达到了165万辆,超过了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的汽车销售收入增长了64%,达到了创记录的338亿美元。俄罗斯销售的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汽车制造厂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汽车最多,销售价值达到了2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国汽车的大量增加,汽车用燃料明显地日趋紧张。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汽车用的代用燃料,以解决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尤其是美国进入能源短缺的90年代,他们注重开发环境污染小的汽车代用燃料。一、甲醇目前,美国有些大城市已达到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研究表明,在洛杉矶市地区,用甲醇作燃料的小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空气污染。美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积极地鼓励用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甲醇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