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石家庄铁道学院国防交通研究所参加施工的京广线307号桥换架梁工程是京广线六期提速线路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原桥上部结构为双线17孔32m跨上承式钢板梁,由于上承式钢板梁的刚度不能满足铁路六期提速的需要,故需将其全部更换成钢筋混凝土提速梁。在换架施工方案设计上,先用高架  相似文献   

2.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7,5(3):F0003-F0003
石家庄铁道学院国防交通研究所参加施工的京广线307号桥换架梁工程是京广线六期提速线路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原桥上部结构为双线17孔32m跨上承式钢板梁,由于上承式钢板梁的刚度不能满足铁路六期提速的需要.故需将其全部更换成钢筋混凝土提速梁。在换架施工方案设计上.先用高架台车将旧梁整孔移出桥位,再将在桥下组装好的整孔新梁整体移入桥位.  相似文献   

3.
[铁路篇]受“非典”影响铁路第五次提速推迟 因为“非典”疫情的影响,铁路提速规划也有了新的调整,此前备受关注的国内铁路第五次提速将推迟到明年4月份左右。 对此,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非典对铁路运营的严重影响使得提速准备工作今年已经来不及完成,同时,铁路提速计划有了新的调整,第五次提速将比前四次提速的技术含量大大提升。 另据了解,铁道部还计划在2020年之前打造一个高速客运专网,陆续将有秦沈、京沪等数条高速铁路建成运营。  相似文献   

4.
在火车提速、铁路建设提速的2007年,人们将享受到更多铁路带来的方便和舒适。准备了多年的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于今年4月18日实施。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等既有干线,将实施200公里速度级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可达250公里。初步测算,提速后,全国铁路客运能力可增加侣%,货运能力增加12%。[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入手,对铁路提速前后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后,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选取提速前期1986年~1996年与提速后期1997年~2007年铁路运输投入产出数据,对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比较提速前后投入产出以及铁路提速后规模经济的变化情况.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铁路提速前期的11年生产中,其运输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但提速后的11年中,其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已不存在.从对比结果上看,尽管铁路提速后的生产没有达到规模经济,但它却是铁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入手,对铁路提速前后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后,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选取提速前期1986年-1996年与提速后期1997年-2007年铁路运输投入产出数据,对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比较提速前后投入产出以及铁路提速后规模经济的变化情况.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铁路提速前期的11年生产中,其运输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但提速后的11年中,其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已不存在.从对比结果上看,尽管铁路提速后的生产没有达到规模经济,但它却是铁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列车提速是当今中国铁路采取的重大举措。低标准山区铁路的提速是铁路客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龙岩-漳平-厦门铁路线的现状,分析了线路的技术标准、比较几种提速方式和客运需求,提出了开行摆式列车的提速模式,并就与该模式相关的曲线限制、线路标准、信号控制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进行了投资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铁路运能增加和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新建铁路的同时对既有线铁路的提速改造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平面改造中小半径曲线已成为既有线提速的一个瓶颈问题。以“哈尔滨至漠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加格达奇至塔河段的方案研究为例,讨论了关于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设计原则及思路;结合该区段工程的设计改造过程,根据铁路的平面既有现状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平面改造中小半径曲线的改造方法。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的铁路平面条件能很好地满足该区段的提速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既有铁路提速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单线区段的困难区间修建双线插入段或双线区间是增强区段通过能力和提高列车旅行速度的有效措施.修正了"外包区间"的概念、提出了"双插段单元"和"双线区间单元"(统称"双线单元")以及在双线单元实现列车双通过周期适应范围的概念;指出双线单元的通过能力是取决于区段条件的变量,取得最大通过能力的基本特征是单元内各区间的周期相等,双线单元只能在一定的运行图周期范围内实现列车双通过且适应的周期范围对于单元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一般是不一致的.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双线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论可以为单线区段扩能提速设计和单双线区段运营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提速列车通过铁路平交道口时的安全问题,研制了频率为150 MHz无线传输、太阳能供电的提速铁路道口安全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铁路道口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以及运行状态的监控、报警,实现了铁路提速道口的安全监控与信息管理.该系统已在成渝铁路成都—龙潭寺区间K+5885成都机务段道口使用2年,累计2.4万余对列车通过该道口,系统均有效监视了道口的通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缝线路附加挠曲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结合京沪高铁实际情况,建立了京沪高铁整桥双线有限元模型,以10跨32 m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例,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附加挠曲力及附加挠曲位移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列车在双线简支箱梁上单线运行时,其附加挠曲力值较小,4根钢轨的附加挠曲力值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钢轨附加挠曲力在桥台处较大,钢轨纵向位移则在桥梁中部较大,在桥台处较小。  相似文献   

12.
CRTSⅠ型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砟轨道具有整体稳定性强、刚度均匀性好、线路平顺度高、耐久性强的突出优点,满足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对轨道性能的要求,以板式无砟轨道为例,分别介绍了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板型分类、断面尺寸和对线下工程设计要求,对两种轨道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Ⅰ型轨道板比Ⅱ型轨道板制造简单、造价稍低,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比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几何精度高、结构整体性和纵向连续性好。  相似文献   

13.
250km/h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思想所建立车辆-轨道垂横耦合模型,在充分考虑多种波长并存的情况下,仿真计算了250km/h高速铁路各种轨道不平顺的管理目标值。计算结果与日本和德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的经验管理目标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道车辆通过曲线时,轮机作用力、抢重减载率、脱轨系数均较低 速车辆同类值高,同时轮轨磨耗加剧。本文村稳态曲线通过的研究,从 理论上给出了高速铁道车辆所能通过的最小曲线的半径、所需超高等, 同时给出了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有影响的几个参数,以确定最佳的悬挂 参数和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我国高速铁路的核心系统之一,是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保障。构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对于分析列控系统性能,验证列控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CTCS-3级列控仿真测试平台中轨道电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完成了轨道电路占用检查功能和轨道电路码序编制功能,并进行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情况的识别与防护。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较大跨度的双线铁路连续梁,将无缝线路中的"线-桥-墩"理论应用于铁路结构中,分析铁路桥在大跨结构中的线-桥-墩受力性能;成功解决了大跨铁路连续梁的三向预应力配束以及大跨连续梁在高地震地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速列车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分析不同线路条件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并以德国高速轨道谱和我国干线轨道谱产生的轨道随机不平顺作为耦合系统的激励,通过Newmark数值积分和Matlab仿真,计算了高速车辆在高速线路和提速干线条件下车体、构架、轮对等车辆各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车辆各部件振动响应均显著增大;线路条件对高速列车轮对及轨道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对车体系统振动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由于列车的运行,线路在通过列车轮群周期性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因而,线路振动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列车车轮群激励的频谱分析,指出它们主要集中在数十赫芝以内,对线路自振动频率较低的下部结构物特别有害,在设计高速铁路线路和旧线提速改造时对它们的破坏作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基于耦合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振动分析模型,输入不同截止波长的不平顺数据进行动力仿真计算,以确定轨道不平顺管理波长范围.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车体的沉浮和点头运动,引起车体垂向加速度增大;轨向不平顺主要影响车体的侧滚和摇头,引起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增大.长波不平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车体振动上,因此本文选定车体加速度作为确定不利波长的判定指标,对提速线路200km/h和250km/h速度下轨道不平顺波长管理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速线路轨道不平顺波长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