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省气候环境特点为例,分析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及其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影响,阐述了现有路面结构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推荐一种路面结构,依据该路面结构特点阐释了其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苏堪祥 《公路》2012,(7):289-291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成因进行分析,结合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及使用效果,初步探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治早期水损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粒径不同用量胶粉加入沥青混合料后对混合料的压实和技术性能的影响,通过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以及低温弯曲试验来研究其技术性能.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不同的胶粉后,其密度会随胶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胶粉越细,沥青混合料越难压实.在同一胶粉含量下,掺加粗胶粉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要优于细胶粉,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会变差,掺加细胶粉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要优于粗胶粉,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越利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稳定性.掺胶粉后沥青混合料的水敏感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胶粉细度、胶粉掺量以及拌合温度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效果及规律,通过采用流变学原理,以胶粉细度、胶粉掺量、温拌剂掺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以车辙因子为评价指标,确定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粉掺量是最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胶粉细度和温拌剂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随胶粉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胶粉掺量和温拌剂掺量的增大而升高,当胶粉掺量达到17.5%,温拌剂掺量达到3%时,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提高效果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剪切速率、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和发育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软化点、延度、软化点差和弹性恢复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推荐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度5 000 r/min、剪切温度185℃、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50 min;采用上述工艺参数制备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更好,储存稳定性也得到较大改善,能满足高温多雨地区对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要求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温多雨地区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海峰  吕伟民 《公路》2005,(6):168-173
选取10种级配,以混合料的结构密实性、浸水车辙稳定性和压实性能为基础,提出了在高温多雨地区,满足表面层混合料结构和性能要求的连续密级配的选择方法,研究表明:最大密实线和Superpave控制点可作为了解混合料结构、压实性和永久变形特性的参数依据;在最大密实线和控制点下限之间选取连续密级配,可使混合料兼具良好的结构密实性、浸水车辙稳定性和压实性能,混合料也因此更适用于环境因素复杂的高温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7.
崔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2):201-203,209
通过三大指标试验、旋转粘度试验、高温PG分级试验和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MSCR)对不同SBS掺量(0、1%、2%、3%、4%、5%)的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内掺35%)的基本性能和高温性能进行研究,全面研究SBS掺量对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探究高温法制备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BS掺量的提高,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不断减小,软化点、延度和运动粘度不断增大;高温PG分级试验和MSCR试验均表明,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差,复配SBS后,其高温性能提升明显,当SBS掺量为3%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PG分级为76℃,弹性性能也十分优越;当SBS掺量较高时,继续增加SBS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贡献很小,所以从性能和经济角度综合考虑, 35%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推荐掺量为3%、4%。  相似文献   

8.
根据深圳地处高温多雨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滨海大道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系统研究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石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的标准和方法,及SMA的生产和施工工艺,提出了高温多雨地区SMA的级配范围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不仅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而且在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可循环利用资源方面极具实用价值,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0.
臧芝树  蔡燕霞 《公路》2012,(5):27-31
有效解决层间防水黏结材料薄弱问题,是桥面铺装耐久性的重要保证。针对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气候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种防水黏结材料,即AMP-100、FYT-1、橡胶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高温性能、不透水性能及黏结性能检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各项性能指标最优,其次为橡胶改性沥青、AMP-100、FY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